我市扎實開展無疫小區 無疫社區、無疫村創建行動
我市深入貫徹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堅持把疫情防控工作和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結合起來,在全市迅速啟動“無疫小區、無疫社區、無疫村”創建行動,并于4月3日向全市公布第一批“無疫小區、無疫社區、無疫村”創建申報單位名單,13個小區、19個社區、25個村榜上有名,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和群眾評議,助力打贏疫情防控殲滅戰。
市委組織部、市民政局、市衛健委聯合組織開展“無疫小區、無疫社區、無疫村”創建行動,第一時間成立工作專班,圍繞無疫時間長短、防控難度大小、疫苗接種和核酸檢測情況、基層黨組織發揮作用情況、黨員和群眾發動情況、建立完善常態化疫情防控機制、防范風險能力、包保責任落實等8個方面,細化目標要求、申報范圍和創建標準,以最小防控單元為載體,組織全市各小區、社區、村積極申報,切實把組織優勢發揮出來,讓基層自治機制運轉起來,讓廣大黨員群眾參與進來。
在全市公布的第一批創建申報單位名單中,雙臺子區勝利街道四季城小區、興隆臺區渤海街道河畔社區禧區、大洼區田家街道漫步壹號院等13個小區積極申報“無疫小區”。盤山縣胡家鎮胡家社區、雙臺子區勝利街道團結社區、興隆臺區興隆街道先鋒社區、大洼區大洼街道東升社區等19個社區積極申報“無疫社區”。盤山縣甜水鎮公興村、雙臺子區陸家鎮任家村、興隆臺區新工街道糧家村、大洼區新興鎮王家村等25個村積極申報“無疫村”。
同時,全市各級黨組織充分發揮“黨群一張網”優勢,充分發揮社區(村)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不斷提升群眾自治能力,進一步筑牢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堅固防線,著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新格局。截至目前,在城市社區建立791個網格黨支部、805個樓道黨小組、1385個黨員中心戶,在農村建立676個網格黨小組、1992個黨員中心戶,廣泛發動黨員骨干、網格員、退役軍人、老干部、志愿者、物業工作人員等群體,利用網格微信群、電話、實地走訪等多種形式,積極做好人員排查、物資運輸、垃圾清運、環境消殺等工作,形成黨組織引領、黨員干部示范帶頭、群眾廣泛參與的生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