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紀檢監察“硬約束”提升營商環境“軟實力”
營商環境的優劣決定著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質量,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地區發展軟實力的重要標志。
年初以來,市紀委監委將助力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服務保障振興發展的“一號工程”,緊緊圍繞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的營商環境建設目標任務,查腐敗、追責任、管作風,以精準監督涵養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以靶向施治提升營商環境“軟實力”,為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強化警示教育,常打廉政“預防針”
“通過這次談話,我更深刻地認識到了作風建設對營商環境的重要性。”雙臺子區營商局負責人在接受區紀委監委廉政談話后表示,要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讓企業辦事少跑腿。
市紀委監委堅持把廉政談話作為監督推動“三新一高”部署落實、打造良好營商環境的“先手棋”,分層分批對各縣區和市直部門班子成員開展廉政談心談話1045人次,征求意見243條,做到班子成員、重要崗位、新提職干部“三必談”,樹牢“營商環境就是我們自己”“人人都是營商環境”的發展理念。
豐富警示教育途徑,提升以案警示的教育效果。市縣兩級紀檢監察機關組織參觀警示教育基地26批800人,督促召開警示教育會議134次5813人,觀看警示教育片92次4571人,通報曝光5批12起破壞營商環境典型案例,使黨員干部筑牢黨性意識和廉潔意識,形成整治營商環境領域腐敗問題的濃厚氛圍。
守正創新,打出廉政教育“組合拳”。精心制作了《靶向整治破壞營商環境問題》短視頻,創作《漫說盤錦市政商關系負面清單》《春節廉潔漫畫》組圖,推出“H5優化營商環境我接力”掌上簽名活動,發布《廉潔過大年》系列圖文寄語,開展元宵節“點廉燈、猜燈謎”活動,以豐富的廉政教育形式常打“預防針”,常敲“警示鐘”,號召黨員干部轉變作風,引導群眾和市場主體積極參與監督。
強化貫通聯動,擰緊責任“總開關”
對企業來說,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水和空氣,須臾不能缺少。
為進一步提升營商環境監督精準度,市紀委監委制定26項具體措施,明確32項重點監督項目,以清單化、項目化、工程化方式,把各方力量“聚起來”,把評價標尺“立起來”,把監督利器“用起來”,確保各項措施落地見效。
盤山縣紀委監委打造“公共競爭”的經營環境,通過召開市場主體座談會,集中力量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對征集的問題實行臺賬式管理,精準移交,清單式巡檢,動態清零,助力營商環境雙滿意度提升。雙臺子區紀委監委利用信息化手段,在行政審批單位、服務窗口等顯著位置設立了210個“營商環境監督舉報二維碼”,搭建群眾監督舉報“直通車”。興隆臺區紀委監委探索“蹲點式”“融入式”監督,聯合職能部門深入企業一線,跟進企業合理訴求,協調推動解決問題。大洼區紀委監委緊盯政務服務窗口“微腐敗”問題,采取“自查+紀檢監察+巡察”三位一體聯動方式開展監督檢查,發現問題46件,處理20人。
截至目前,已推動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清償拖欠各類賬款52588.71萬元,兌現政府未履行的承諾15條,糾正司法領域不當執行問題42個,推動撥付逾期執行款63.97萬元,切實讓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感受到在盤錦辦事便捷又高效。
強化執紀問責,鋪設紀律“高壓線”
市紀委監委敢于亮劍,以紀法“硬約束”、處治“零容忍”推動營商軟環境持續優化。
全市紀檢監察機關拓寬“四位一體”信訪舉報渠道,利用線上線下媒體平臺公布監督舉報電話,采取專項巡察、大數據比對、明察暗訪等方式起底篩查問題線索。在查辦破壞營商環境案件中,精準運用“四種形態”,提升辦案數量質量分量,以紀檢監察機關“硬約束”持續釋放全面從嚴、一貫到底的強烈信號。截至目前,受理問題線索222件,立案80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55人、組織處理50人,留置11人,移送司法機關7人。
“在營商環境監督行動中,我們要以凈化政治生態為根本,以強化政治監督為手段,聚焦監督重點,特別是對政府誠信、權力運行、中介機構、幕后交易和干部狀態等五個方面突出問題精準發力,壓緊壓實部門主體責任,嚴格履行監督責任,懲治作風頑疾,以強有力的監督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讓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真切感受到盤錦之變、營商之變。”盤錦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