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啟動繁殖丹頂鶴全域調查專項工程
5月6日,我市正式啟動繁殖丹頂鶴全域調查專項工程,對盤錦濕地及周邊區域野外丹頂鶴繁殖數量、分布情況進行集中調查,同時對區域內分布的其他鳥類進行監測、記錄。
這項工程是我市改善濕地生態環境、濕地物種保護與研究工作的重要內容,為丹頂鶴種群保護、棲息繁殖地環境維護提供重要的依據,由市林業和濕地保護服務中心負責持續實施。
據了解,市林濕服務中心組建了8支監測調查隊伍,在不干擾丹頂鶴種群及其他野生動物棲息繁殖的前提下,通過走訪問詢、望遠鏡觀測、無人機等智能設備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分別在遼河口土地管理區、酒壺嘴、羅家、南井子、羊圈子、趙圈河干魚溝、老背河及錦州大有農場8處丹頂鶴繁殖、分布的主要區域開展調查工作,充分掌握調查區域的丹頂鶴動態信息,記錄野外丹頂鶴繁殖種群數量及分布地點,了解丹頂鶴日活動時間、范圍及習性,同時記錄棲息繁殖地的生態狀況和主要威脅因素。
市林濕服務中心主任李玉祥說,盤錦濕地作為丹頂鶴種群的最重要棲息地之一,是丹頂鶴自然繁殖分布地的最南限,也是自然越冬地的最北界,自然條件優越。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視濕地生態及物種的保護和建設,尤其在黑嘴鷗、丹頂鶴種群和棲息繁殖地保護與研究方面,潛心投入、真心付出,取得了很多成果、積累了很多先進經驗。
特別是丹頂鶴人工繁育工作,盤錦已堅持推進30多年,并于2015年建成了鶴類繁育保護站,經過多年努力,人工繁育丹頂鶴種群數量已達200余只,從2021年開始,陸續將丹頂鶴飼養種群放歸自然,開始野化工作,并有部分鶴類在野外配對繁殖。因此,繁殖丹頂鶴全域調查專項工程也是為了掌握人工放歸種群的繁殖狀況和繁殖分布,為盤錦進一步提升丹頂鶴人工種群管理奠定基礎。
目前,8支監測調查隊伍已經深入到各自負責的區域,進入實質性監測調查階段。市林濕服務中心同步為鶴類繁育保護站增加了人力投入,做好丹頂鶴人工繁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