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璀璨 文明花開
——盤錦市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攻堅年系列報道③
整潔的長街,四通八達;繁華的街市,規范有序;豐富的綠地,移步換景……徜徉在盤錦市城區,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創城標語和公益廣告,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家庭不斷涌現,道德模范引領市民向善向美,美麗鄉村建設日新月異,文明新風撲面而來,文明創建滿城春的景象成為我市一道亮麗風景。
今年以來,按照市委、市政府推進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總體部署,我市向著爭創全域全國文明城市和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目標奮力挺進,努力建設全方位、更高層次的文明城市,分別按創建周期及既定任務,定節點、抓重點、攻難點,高效統籌、分類施策、梯次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市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這座城市處處發生著令人驚喜的改變。
高位推動 全市上下齊抓共管
文明,是城市進步的標志,是城市發展的靈魂,是城市最美的風景。秉承“為發展助力,讓百姓受益”的原則,堅持“為民惠民靠民”理念,盤錦市委、市政府堅持高點起步、高位推動,不斷優化頂層設計,構建了市委書記、市長親自抓創建,市創城辦具體抓實施,市直部門各司其職,遼河油田積極參與的創建格局。
盤錦市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韌勁扎實推動創城任務落實,建立重點工作提示單、市縣(區)協同聯動、定期專業測評、媒體曝光、檔案資料“三色表”通報等機制,逐步進入常態化、制度化軌道。督查通報見人見事、批評報道點名道姓,以實招辦實事、以實干求實效,用干部的辛苦指數換來群眾的幸福指數。同時,圍繞城鄉基礎設施、環境衛生等方面實地督查,開通創城熱線,上線“隨手拍”,積極傳遞民聲、響應民意。
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終是盤錦市委、市政府的創建初心。去年以來,盤錦市將75%以上的財政支出用于民生,讓文明城市創建真正成為造福市民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著力滿足群眾需求。夯實“我為群眾辦實事 爭作貢獻促振興”載體效應,事不避難、義不逃責,落實智慧停車等48項群眾“急難愁盼”實事,心系群眾安危冷暖,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著力擦亮生態底色。提升空氣質量,綠化覆蓋率達43.7%,退耕還河9.1萬畝,退養還濕8.59萬畝,建成“百公里文明綠道”,繪就“城在綠中、人在景中”優美畫卷。著力提升城市品質。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新建成“四好農村路”707公里、口袋公園13個,新改造29個老舊小區,改廁工程驗收合格率居全省第一,城鄉客運公交一體化等工程。
創建惠民 城市環境整潔有序
文明,積累于一點一滴;文明,體現在一舉一動。市民是城市的主體,只有市民積極支持、廣泛參與、形成合力,才能增強我市文明創建的原動力和生命力。6月11日,盤錦市“文明交通志愿服務全城快閃行動”在全市各縣區的大街小巷全面啟動,數十支活躍在基層的志愿服務隊伍走上街頭,以別開生面的方式引導群眾文明出行,引發近萬名群眾線上線下互動傳播。
在雙臺子區盤錦火車站前交通崗,杜麗梅愛心團隊志愿者身著紅馬甲,手執小紅旗協助交警疏導交通。一名老大爺等待綠燈過馬路后,一名志愿者攔在老大爺面前,畢恭畢敬贈送一枚紅色口罩,同時打開手機向老大爺播放一曲《步步高》。志愿者的陽光笑臉伴隨歡快的樂曲,令老大爺頓時興奮不已,連連說:“走路守規矩光榮!”另一邊,兩名中年男子因為闖紅燈過馬路,也被志愿者閃攔。二人分別獲贈一枚黑色口罩,享受的樂曲卻是悲涼的《江河水》。志愿者和顏悅色與他們交流出行不守規矩的弊端。二人羞愧難當,連連說:“引以為戒,下不為例!”
城區現場進行的文明交通志愿服務快閃行動同時“搬遷”到了線上。除了盤錦日報和盤錦廣播電視臺等傳統主流媒體進行現場采訪外,市精神文明辦微信公眾號“文明盤錦”、雙臺子區微信公眾號“雙臺子微”、興隆臺區微信公眾號“福尚興隆”和大洼區微信公眾號“大洼宣傳”也現場采訪發布快閃行動資訊。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抖音號和傳媒公司自媒體以及熱心市民紛紛加入行動,轉發快閃行動資訊。線上線下互動,倡導文明出行成為共識。
圍繞創城目標,我市加大宣傳力度,在主次干道、廣場公園等場所多角度、高熱度展示公益廣告,3231輛出租車頂燈常年播放創城標語,全市公益廣告“抬頭可見,駐足可觀”;貫徹落實《盤錦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靶向開展露天燒烤、行人闖紅燈、不文明祭祀、遛狗不拴繩、飛線充電等看似尋常、實則難解的十大頑疾,立規明矩整治城鄉文明環境;堅持“立得住、叫得響、傳得遠”,選樹表彰市級精神文明建設典型325個,培育國家、省級典型221個,構筑“層層有先進、處處有典型”的生動局面,逐步形成典型輻射文明的規模效應;實施油地、政企、城鄉共建,高標準建設597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1108支志愿服務隊活躍城鄉,打造“愛心郵路”“紅孩子成長營”等12個省級志愿服務品牌,系列志愿服務活動貫穿全年,51萬余人在文明實踐中感受溫暖。
全民共享 城市居民幸福滿滿
金杯銀杯不如群眾的口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是城市文明創建的試金石,身邊的美好變化,是廣大市民群眾增強幸福感的源泉。
位于大洼區田家街道的富田花園小區和東方小區,這里一直存在著“飛線充電”、綠化區域亂堆亂放的現象。田家街道聯合區消防救援、城管執法、小區物業等部門,組成排查整治工作小組,告知小區居民“飛線充電”存在的安全隱患,嚴令禁止“飛線充電”行為,并宣傳消防安全知識。對于占用綠化區域亂堆亂放的行為,檢查組引導居民積極參與到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工作中來,并和小區居民一起行動,將堆積的垃圾和雜物進行了徹底清理。在這定居40多年的居民翁大媽開心地說:“門前的花圃內以前總堆著垃圾,現在煥然一新!”
文明創建永不止步,眾志成城城市更美。文明城市的創建,一棒接一棒;城市文明的腳步,永遠不停歇。在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省市黨代會精神背景下,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以《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為標準,我市將繼續秉承“為民惠民靠民”創建理念,圍繞基礎設施維護、環境衛生整治、市容秩序整治、交通秩序整治、氛圍宣傳營造、市民素質提升6個文明城市創建重點和群眾高度關注難點問題開展攻堅行動,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整體提檔升級,全面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不斷將創建重心從“面子”向“里子”拓展,讓文明城市創建真正成為民心工程;不斷推進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城市進程,建設美麗幸福盤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