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要聞動態 > 盤錦要聞

全市人才工作系列報道之二 提升平臺“支撐力” 賦能振興“新引擎”

發布時間:2022-09-07 信息來源:盤錦日報 瀏覽次數:524

人才是強市之本、創新之源、發展之基。我市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及省委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堅持把人才工作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緊扣發展建設需要,多元布局加快推進我市創新平臺建設,提升平臺“支撐力”賦能振興“新引擎”,為遼寧建設國家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提供重要支撐。

強化創新主體培育

市第八次黨代會明確提出,加快形成以“一帶雙創”為核心,產業園區多點支撐的創新發展布局。在遼河兩岸規劃“南北兩園”科創集聚區,形成政府圍著企業轉、企業圍著市場轉、創新圍著需求轉的良性循環。通過強化創新主體培育、建設實質性產學研聯盟、開展項目“揭榜掛帥”機制、實施“帶土移植”等舉措,不斷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為各類人才發揮作用、施展才華提供廣闊天地。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平臺是集聚載體。去年出臺了《盤錦市加快科技雙創孵化載體建設引育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在創新主體培育方面下足功夫。通過建立企業梯度培育新機制,分級培育、分類指導等有效措施,加快培育以雛鷹、瞪羚為主的“新字號”創新主體,取得了新的進展。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69家,雛鷹企業54家,瞪羚企業13家。

作為瞪羚企業中的佼佼者,中藍電子是在盤錦本地組建、發展和壯大起來的光學電子領域高新技術民營企業。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現已成為中國手機核心器件的領軍企業,公司馬達產品出貨量位列國內第一、全球第三,鏡頭產品出貨量位列國內第三、全球第六。產品技術達到全球領先水平,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完全實現國產替代。

2022年“盤錦英才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入選者、遼寧中藍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長金兌映說:“中藍電子經過10年的創新發展,更加堅信企業發展的關鍵在創新,核心在人才,唯有重視人才,才能贏得未來。”

在地方經濟建設中,高端科技創新平臺在創新資源整合、創新要素高效配置、創新人才快速聚集等方面發揮著獨有的優勢。目前,我市有省級專業技術創新中心26家,市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83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52家、高新技術企業183家,創新平臺建設發展態勢良好。

科技型企業蓬勃發展,為人才提供了干事創業舞臺,也挺起經濟高質量發展“脊梁”。今年上半年,共實施科技成果轉化32項,技術合同認定登記額達3.44億元。

產學研深度融合

年初以來,我市集中力量深入頭部企業進行專題調研,梳理重點產業鏈創新聯盟、研發中心和科技孵化器建設情況,“清單式”推進落實,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有針對性地撮合成立一批產學研用技術創新聯盟。聯盟集中體現企業意愿,讓企業做盟主,通過契約關系,與相關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機構、科技服務機構等形成產學研用金介聯盟,共同解決創新鏈中關鍵核心技術問題,促進新技術產業化規模化應用。

成立實質性產學研創新聯盟建設工作專班,以重點發展的產業創新鏈為主線,推動創新聯盟建設工作落實落地。組織科技企業加快與重點院校共建產學研創新聯盟,建設一批以企業為盟主,以合作高校科研單位為成員,共建實質性研發機構,實施關鍵技術攻關研發,解決產業發展和企業創新重大技術問題的實質性產學研聯盟,使企業與高校科研單位的科技合作更加緊密、深入和長遠。

今年上半年,我市共建設市級產學研聯盟26家,全市產學研聯盟總數達80家。其中盤錦信匯丁基橡膠產學研聯盟等8家被省科技廳認定為2022年度首批典型實質性產學研聯盟。截至目前,華錦集團、科安隆、福瑞電子等企業與聯盟高校科研院所已開展對接合作,共同開展關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今年,我市11家提升類聯盟獲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能力提升類實質性產學研聯盟后補助105萬元支持。以實質性產學研聯盟為載體,盟主與聯盟成員共建聯合研發中心,引進高端創新人才團隊,培育本地科技人才,共同開展關鍵技術攻關研發,全面提升了主導產業創新水平和企業創新能力。

推廣“揭榜掛帥”機制

由企業發布“榜單”,吸引高校院所科研團隊來“掛帥”,共同投入、重點打造聯合研發平臺,攻克“卡脖子”關鍵技術,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

近兩年,我市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引才理念,以“揭榜掛帥”為媒,從企業“卡脖子”技術難題入手,做大柔性引才文章,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今年以來,聚焦石化及精細化工、糧食集散和精深加工、電子信息等重點產業鏈關鍵環節和技術短板,開展“揭榜掛帥”技術攻關。征集篩選攻關項目清單,組織企業、高校科研單位實施重大技術攻關20項。信匯、科安隆、新科、北方農業4個典型聯盟承擔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列入省“揭榜掛帥”科技攻關專項榜單,獲得省級科技專項資金600萬元,目前正在推進實施中。

“帶土移植” 合作共贏

在2022年“盤錦英才計劃”“帶土移植”團隊入選者名單中,來自遼寧新科石油設備制造有限公司郝永平團隊、盤錦遼河油田天意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嚴正國團隊、遼寧中茂新材料有限公司董淑祥團隊入選。

通過開展科技招商、舉辦成果對接活動等方式,將市域外高端人才連同其團隊、項目、技術等整體打包,來盤解決我市產業發展急需緊缺的“卡脖子”技術、關鍵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難題或創辦科技型企業,吸引一批高層次人才來盤創新創業。

近年來,先后與大連理工大學、沈陽工業大學、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等20余家高校院所開展交流合作,圍繞企業技術、人才需求,深挖院校科研成果在盤轉化。圍繞主導產業可持續發展,緊盯精細化工技術源,聚焦中試環節,強化中試能力建設,建設遼寧(盤錦)精細化工中試基地,引進國家級人才團隊,在推動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目前,全市組織實施“帶土移植”項目21項,包括創辦企業類6項,技術攻關類15項。其中,引進原美資企業SEPAX TECH公司董淑祥團隊成立遼寧中茂新材料有限公司開展“3000噸/年特種功能添加劑”項目成果轉化,柔性引進了西安石油大學嚴正國教授團隊來盤聯合開展“應用于陸地海洋環境超深井大功率頂部驅動鉆井裝置”項目產業化。幫助新科石油、道博爾、信匯新材料等企業對接高校院所,引進人才團隊,開展核心技術攻關,為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人才因城市而聚,城市因人才而興。我市將堅定不移實施人才強市戰略,讓越來越多的人才向往盤錦、扎根盤錦、圓夢盤錦,為盤錦建設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先行區提供堅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