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新十條”,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最新回應!
精準落實新十條,不搞層層加碼
這十條措施,是為了持續提高防控的科學精準水平,執行中要堅決糾正簡單化、“一刀切”,不搞層層加碼。比如,除養老院、福利院、醫療機構、托幼機構、中小學等特殊場所外,不再查驗核酸陰性證明,不再查驗健康碼和行程碼,對于跨地區流動人員也不再查驗,不再開展落地檢。各地要按照要求,精準落實。
居民沒必要囤積和搶購藥物
要提示大家,沒有必要去囤積和搶購藥物。隨著整個工作的部署,無論是在藥品銷售網點,還是在醫療機構,這些藥物是充足的。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應急司司長郭燕紅介紹,有緊急醫療需求的患者,無論有沒有核酸結果,他們的醫療需求都必須也應該得到滿足。所有醫療機構都不能以任何理由對患者進行拒診,特別是沒有核酸結果的這些緊急就醫者,有很多是急危重癥,容易造成治療的延誤,因此更要及時為這些患者提供緊急的醫療服務,我們要求所有醫療機構要落實首診負責制和急危重癥的搶救制度,同時要制定和完善相應的應急預案,并嚴格執行。救治患者絕對不能以是否有核酸檢測結果為前提條件。
國家衛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介紹,對病毒和疾病認識的進一步加深、疾病危害性的下降、有效的疫苗和藥物的供給,以及應急處置能力和救治能力的提升等,都是恢復疫情前生活狀態的一些條件,或者是關鍵要素。
在當前,要繼續做好一些相關的準備工作。一是加強疫苗的接種,尤其是老年人群的疫苗接種。二是要加強藥物的研發、生產、儲備,來滿足患者的用藥需求。三是要關注病毒的變異,持續監測病毒的變異情況,特別要關注病毒的傳播力、致病力的變化。四是優化完善醫療救治的方案和資源的準備。比如說分級診療方案落地的相關政策、救治設備、物資、空間、人力資源的準備等。五是強化基層能力建設。充實基層的專業防控和救治力量,加強居民的健康監測和管理。六是強化重點場所、重點人群的保護,對醫院、養老院、福利院、托幼機構、中小學等重點機構的人員密集情況要加強管理。七是加強宣傳溝通,提升個人的健康意識。疫情防控離不開每個人的參與、理解、配合,需要社會同心、同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