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盤錦加快建設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先行區建言獻策
——市政協委員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側記
政協委員討論政府工作報告。王克威攝
1月4日,出席市政協九屆二次會議的委員們分組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和其他報告。
在第一討論組,委員們圍繞政府工作報告,從各自行業、各自領域談感受、提建議、話發展。報告中提到,加快建設東北糧食集散和精深加工基地。對此有委員提出,我市因其地理位置、糧食生產、加工、儲運和港口等優勢成為北糧南運大通道的重要節點。應充分利用北糧南運契機,做大做強糧食相關產業,打造有盤錦特色的海陸聯運通道,積極搭建集種植、收儲、物流、貿易、深加工、園區運營為一體的現代化工業全產業鏈服務體系,搭建域內糧食收購儲運信息平臺,助力地域經濟發展。
有委員表示,對報告中提到的加快壯大新興產業集群深有體會。他認為,在消費升級與“雙碳”政策推動下,鋰電池行業需求將持續旺盛。對此,他建議,應加強產業布局謀劃,助推我市發展鋰電池產業鏈;明晰產業發展路徑,打造以“新材料”為核心的產業體系;建立健全指導目錄,大力實施產業鏈精準招商。
在第二討論組,委員們認為,政府工作報告既體現了我市過去一年埋頭苦干、攻堅克難所取得的成績,又指明了今年各項工作的目標任務,讓實干高效有作為的標準更明確、思路更清晰,這樣的報告令人備受鼓舞,倍感振奮。委員們表示,應當認真學習先模精神以及先進經驗,通過參與解放思想的討論活動,找準病灶、深挖病根、亮出點子,在解放思想中提高境界,在對標學訪中尋求良策,為盤錦加快建設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先行區建言獻策。
多位政協委員對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深有感觸。委員們建議,應堅持發展現代農業、科技農業,加快智能網絡設施建設,建立數字田園體系,讓稻蟹種養實現全程數據可監測、可收集、有追溯;秉持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理念,突出生態振興,推動現代鄉村建設;深入實施“引賢下鄉”工程,培養一批有文化、懂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農民隊伍;加快農村郵寄快遞物流發展,積極發展農村電商,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服務鄉村振興。
在第三討論組,委員們圍繞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強化基層治理等方面踴躍發言,積極討論。有委員建議,要千方百計拓寬高校畢業生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渠道。考慮到中小微企業是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主體,應在這方面采取更多支持舉措。有委員建議,要深入挖掘年輕人參與靈活就業的機會,鼓勵行業協會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數字化技術手段,搭建靈活就業數據共享平臺,促進靈活就業者和企業信息有效對接,實現即時精準的供需匹配。
有委員認為,疫情防控工作是對基層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應建立協調高效的應急管理組織體系,充實社區(村)力量,提高社區處理應急險重任務能力;可推進政協履職向基層延伸、向群眾貼近,切實把政協的協商民主優勢、凝聚共識優勢、聯系群眾優勢轉化為基層社會治理效能。
第四討論組會場內座無虛席,與會政協委員們討論有溫度、有深度。“政府工作報告全面客觀總結過去一年工作,內容具體、實事求是,明年工作思路清晰、創新性和前瞻性都很強。”有委員表示,聽完報告后備受鼓舞,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將按照報告要求,牢記委員使命,擔起委員職責,強化理論學習,踴躍參加活動,密切聯系群眾,努力干出新時代政協委員的新樣子。
委員們紛紛表示,未來要充分發揮在本職工作中的帶頭作用,結合我市實際,迎合廣大人民群眾需求,促進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委員在政協工作中的主體作用,持續關注民聲民意,積極開展走訪調研,做好黨委、政府與群眾緊密聯系的橋梁和紐帶。
第五討論組齊聚一堂,委員們一致認為,政府工作報告是一個求真務實、亮點頻現、鼓舞人心的報告。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履行維護國家“五大安全”政治使命,著力補齊“四個短板”,扎實做好“六項重點工作”,堅持生態立市、工業強市、以港興市,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加快建設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先行區,是開啟新征程的務實舉措,鼓舞人心,催人奮進。報告對2023年的工作提出的“ 九個聚力 ”目標明確、措施可行。大家紛紛表示,要緊密圍繞我市中心工作,進一步提升履職能力,為我市加快建設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先行區貢獻力量。
第六討論組內氣氛熱烈,委員們爭相發言,各抒己見。大家一致認為,報告在肯定了市政府過去一年工作的同時,對今年的政府工作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
委員們紛紛表示,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遼寧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的首戰之年,是盤錦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市實現高標準規范、高水平提升、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年。廣大政協委員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銳意進取、善謀實干,圍繞市委市政府工作重點,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精準選題,充分發揮參政議政職能,積極建言獻策;為高效落實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深入實施“增強發展動能,推進振興先行”十大行動,體現政協擔當,貢獻政協力量。
第七討論組的委員們認為,政府工作報告實事求是,務實創新。對過去一年的各項經濟指標客觀反映,對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實際情況做了精準說明。對2023年的各項工作部署,緊緊圍繞發展大局、民生保障和社會治理能力提升,針對性、指導性強,是完成各項重點工作的基本遵循。從總體上提出了“堅持生態立市、工業強市、以港興市,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加快建設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先行區。”契合市情,鼓舞人心。
委員們表示,2023年政府對繁榮發展社會事業有力度有項目有目標,如加強城市醫聯體和縣域醫共體建設,完善分級診療體系;加快推進市中心醫院腦血栓病治療中心、遼油寶石花醫院急診及血液凈化中心、大洼區人民醫院新院區、市疾控中心業務辦公樓等項目建設,確保市中醫醫院開診運營;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五年行動,做好國家衛生城市復審迎檢工作;常態化建設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推動廣廈藝術街、遼河楹聯博物館、遼河碑林等文化場所完善服務功能,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水平;抓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鼓勵文藝創作,講好盤錦故事;開展文化惠民演出120場;建設全民健身設施100套;辦好冰凌穿越挑戰賽、球類業余聯賽等群眾性體育活動。這些都是值得期待的。
第八討論組的委員們在討論中表示,政府工作報告對2022年工作回顧很客觀,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反映出差距和不足。對2023年工作部署很翔實,任務十分明確,特別是在依托優勢,加快發展方面的分析,非常鼓舞人心,凝聚了共識和力量。
過去一年里,我市全面落實國家及省穩經濟系列政策措施,及時出臺了助企紓困穩定經濟發展10條政策,深入開展“千人助千企”活動,累計減輕企業稅費負擔50多億元,支持央企改革創新發展,實施民營企業培育計劃。全力擴大有效投資,實施統籌發展和安全十五項重大工程。全年開復工投資500萬元以上項目609個,竣工245個。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真抓實干的結果。
政府工作報告對2023年的工作要求以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為總基調,扭住發展第一要務不放松,篤定高質量發展不動搖,高效落實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深入實施“增強發展動能,推進振興先行”十大行動。要在央地合作上實現新突破,支持遼河油田改革發展,推動兵器工業集團精細化工及原料工程全面建設,支持遼河石化建設稠油研產基地,支持北瀝公司研發專用油品。這些是盤錦實現新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和底氣所在。
第九討論組的委員們認為,政府工作報告中用數據反映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實情,客觀地說明了當前面臨的實際困難,以增強全市上下干事創業的緊迫感。對2023年的工作部署,明確要堅持生態立市、工業強市、以港興市,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加快建設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先行區。
委員們表示,政府工作報告中把教育和創新放在了突出位置,提出聚力興教育抓創新,增強內生動力支撐。強調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特別是加快高中階段學校多樣化發展,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支持盤職院創建職業教育本科,促進遼油職業技術學院創新發展。支持大工盤錦校區“雙一流”建設。這些都將為盤錦高質量發展創造有利條件,提供更有力的智力支撐。
在第十討論組,委員們提出了優化社區人員配置,提升社區治理能力,保障應急狀態下社區服務鏈條式運轉;大力開展科技工作中的研發和成果轉換,重視人才的培養和崗位適用;優化公共交通服務,解決停車難問題等7個建議,得到了一致認可。委員李學云對民生實事方面提出意見,提出政府工作報告中每年都會將民生實事作為工作重點,但在解決民生問題的落地實施舉措上存在不及時等情況,希望政府承辦部門能加大力度。疫情當前凸顯醫療資源緊張的現狀,應當特別予以重視,對醫療服務無法有效普及的問題應該著重解決。
通過本次討論,委員們對市政協九屆二次會議充分發揚民主、積極協商議政、坦誠建言獻策取得的成果給予高度評價。大家一致認為,應當堅持專門協商機構性質定位,聚焦助力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發揮人民政協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職能作用,充分展示新時代人民政協的強烈履職擔當和良好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