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抓“最大政績” 一手抓“第一要務”
春節后一上班,全市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會議、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專題部署項目工作)相繼召開,充分表明市委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一手抓“最大政績”、一手抓“第一要務”的鮮明導向。用“最大政績”保證“第一要務”的實現,用“第一要務”的發展成果體現“最大政績”。
全市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會議要求全市上下將黨建工作更好地融入中心大局,大抓基層,堅持守正創新,以高質量黨建保障和助推高質量發展。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凝聚全市上下提高思想認識抓項目、緊盯目標任務抓項目、錘煉實干作風抓項目、強化責任落實抓項目的濃厚氛圍,拉滿“進度條”、擂響“奮進鼓”。
基層是黨的執政之基。抓黨建是最大政績,最重要的也是在基層。基層黨組織是測試群眾滿意度的晴雨表,是發展的支撐和保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建設歷來是為黨的中心工作服務的。當前全省的中心工作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全力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以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實現全面振興新突破。要把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和省委的工作要求變成盤錦的具體實踐行動,就需要全市上下按照市委的部署,深刻認識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性,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在改革中謀發展,在發展中謀創新,在創新中謀穩定,為經濟建設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今年,盤錦經濟發展要打“翻身仗”,重點是抓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各基層黨組織要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去抓發展這個“第一要務”。
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項目,是發展各種要素的集中體現,是穩定投資、拉動經濟、集聚產業的重要載體。抓“第一要務”,就是要聚焦項目的發展。項目招引落地、生根開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干部的良好作風做保證,基層黨建就要發揮引領作用,鍥而不舍、一抓到底。市委強調,抓項目要樹立一切盯著項目看、一切圍著項目轉、一切扭住項目干的鮮明導向,集中更多精力和時間抓經濟高質量發展,用“第一要務”體現“最大政績”的實際效果。
“最大政績”和“第一要務”都事關根本、事關全局、事關長遠,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實踐證明,一個地方的黨建工作做得越好,黨建與經濟建設的融合程度越高,經濟社會就會保持更健康更穩定的發展。
一手抓“最大政績”,一手抓“第一要務”,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要聚焦統籌兼顧,把黨建工作與經濟建設有機結合,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考核,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優勢和發展成果,用成效檢驗基層黨建工作實效。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要著眼高標準推進,通過基層黨建錘煉過硬工作本領和工作作風,把練就的本領和形成的作風貫穿到項目建設的各環節、全過程,推進建設富有時代感的高質量項目群。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要因地制宜,推廣業已成型的與項目管理工作有效融合的特色基層黨建模式,以叫得響、立得住、可復制、推得開的黨建品牌助推項目建設。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要強化激勵機制,發揮績效考核指揮棒作用,堅持清單化、項目化、工程化推進,通過抓黨建優服務,優服務促發展,促發展惠民生,形成良性循環,樹立“干部敢為、地方敢闖”的風向標,全面帶動“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掀起抓黨建、抓項目的熱潮。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落實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的首戰之年,是盤錦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兩個會議作出的工作部署錨定“最大政績”不動搖,扭住“第一要務”不放松,全市上下要全力貫徹落實,奪取首季“開門紅”,實現半年“雙過半”,全面完成年度項目建設目標,打好2023年經濟發展“翻身仗”,譜寫新時代東北振興、遼寧振興的“遼沈戰役”的盤錦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