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經濟發展“翻身仗” 項目建設是“生命線”
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市委結合盤錦實際作出部署,以上率下,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抓高質量發展上,打贏經濟發展的“翻身仗”。打贏經濟發展的“翻身仗”,項目建設是“生命線”。
歷經近40年的發展,盤錦從沒有像今天這樣,對項目的認識升華到一個新的高度:做好產業轉型升級,沒有項目的支撐無法實現;提升城鄉功能品質,沒有項目的支撐無法實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沒有項目的支撐無法實現。近日召開的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強調,一切盯著項目看、一切圍著項目轉、一切扭住項目干。
抓項目建設,首先要立足于“好”。項目建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站位要高。好的項目建設必須符合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遼寧振興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符合國家發展戰略和全省重大部署,聚焦“五大安全”,圍繞“三篇大文章”,既要立足一域,又要為全局添彩;項目建設要著眼于“新”。能不能體現“雙創”成果轉化和“專精特新”,能不能體現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能不能體現數字經濟發展,是我們抓項目建設的重點。我們既要夯實產業基礎,又要跟上時代發展的脈動;項目建設還要符合盤錦市情。我們的產業定位已經非常明晰,要做大做強12條產業鏈特別是三大產業鏈,我們既要做到全面開花,又要做到重點發展,讓頭部企業項目筑根基、配套產業鏈項目補短板、精細化工項目強弱項、新興產業項目調結構、基礎設施項目穩支撐。我們要精心謀劃、包裝和儲備一批大項目、好項目、新項目,努力形成千億領航、百億帶動、十億支撐、億元集聚的項目方陣,繪就“大項目頂天立地、小項目鋪天蓋地”的生動局面。歸根到底,就是要謀劃建設富有時代感的高質量項目群,這樣,項目森林,才能生機盎然。
發展是第一要務,項目建設必須要“實”。招商引資,從最終結果上考核,不僅要看簽約率、注冊率,還要看簽約之后是否落地、是否投產。不容避諱,我市招商引資態勢整體良好,但也不同程度存在著“走過場”“過度拆分”甚至“假簽約”現象,這不僅說明我們存在政績觀的偏差,更損害了地區發展生態和對外形象。市委一再強調,要切實以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精神做好招商引資工作,一定要真招商、招好商,將更多優質項目吸引到盤錦,以項目落地為標準評價項目建設工作的成效;抓項目建設的過程必須要實。務必樹牢“干部敢為、企業敢闖”的風向標,面對問題不“躺平”,解決問題不“繞道”,才能不斷掀起抓項目、促投資、增動能的熱潮;目標導向要實。各地各部門要切實將工作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放在項目上,做好項目謀劃、做實招商引資、嚴格招引標準;服務舉措要實。我們要千方百計為企業排憂解難,快速掃清影響項目進度的“絆腳石”,對各類要素保障,一定要提前“算好賬”,做好充足準備,寧讓要素等項目,決不讓項目等要素,以實際作風和舉措結出項目建設豐碩果實。
抓項目建設,要統籌好發展和安全,要綠色、依法有序推進。安全是底線,沒有安全,項目建設就無從談起;法治是保障,沒有法治,項目的高質量發展就無從遵循;綠色是底色,沒有綠色,項目的可持續發展就無法實施。我們要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壓緊壓實安全生產責任鏈條,全面提高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我們要把法治環境建設作為營商環境建設最突出、最緊迫的任務,著力規范司法、執法、審批、監管權力的運用,以法治環境的持續改善來促進和保障營商環境的根本好轉;我們要堅持“生態立市”的發展戰略,始終把踐行新發展理念貫穿項目建設的全過程,努力走好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營造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發展局面。項目建設不能“剜到籃里都是菜”,要安全、依法、綠色推進項目建設,這既體現了我們的發展戰略,也是時代所需,更是從盤錦發展的歷史經驗得出的結論。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落實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的首戰之年,是盤錦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全市上下必須鉚足干勁,抓項目、抓落實、抓發展,以高質量項目推動高質量發展,以牢牢守住項目建設“生命線”支撐打贏2023年經濟發展的“翻身仗”,在新時代遼寧振興上展現盤錦更大的擔當和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