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要聞動態 > 盤錦要聞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加快建設農業強市 打造全國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樣板

發布時間:2023-04-06 信息來源:盤錦日報 瀏覽次數:1079


——“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

44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三場)。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昕就《盤錦市鄉村振興三年行動專項方案(2023-2025年)》進行了深入解讀,重點介紹我市加快推進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推動盤錦鄉村振興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為實現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作出突出貢獻的總體目標、重點任務和具體舉措。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委老干部局局長谷田,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何玉華,市生態環境保護服務中心副主任尹海,市文旅廣電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江流,盤山縣委常委、副縣長馮大慶,大洼區委常委、副區長邢云志現場回答記者提問。

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市農業農村局會同有關部門及各縣區、經濟區,共同起草制定了《盤錦市鄉村振興三年行動專項方案(2023-2025年)》,進一步細化分解目標,謀劃政策措施,清單化、項目化、工程化抓好落實。

我市三年行動鄉村振興工作的總體目標為:到2025年,我市產業興旺取得新突破,圍繞土特產發展鄉村產業,盤錦大米、盤錦河蟹兩大主導產業走在全國前列;生態宜居實現新發展,農村人居環境水平位居全國前列,打造全國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樣板;鄉風文明得到新提高,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產業體系更加健全,農民精神風貌和鄉村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升;治理有效獲得新進步,鄉村自治、法治、德治結合更加充分,鄉村治理體系更加健全;生活富裕達到新水平,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省前列,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聚焦黨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要求,市農業農村局細化設置了加快推進鄉村產業振興、加快鄉村人才振興、加快鄉村文化振興、加快生態振興、加快鄉村組織振興5個方面共計32項重點任務,均提出了具體指標安排,確保各項工作做到可評估、可量化、可考核。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關鍵。農村發展,根基在產業發展,核心是解決農民增收問題。我市將推動盤錦稻蟹產業走在全國前列;鞏固畜牧業發展,持續提升養殖效率;創新發展現代漁業,發展濕地生態漁業,建設海洋牧場示范區;做強農產品加工業,推進農產品加工項目建設,加快高升、遼濱兩個農產品加工集聚區建設,培育遼寧省遼河流域粳稻產業集群、大豆產業集群,建設東北糧食儲備集散中心和精深加工基地。到2025年,全市稻蟹綜合種養面積達到95萬畝,盤錦稻谷全產業鏈及大豆產業集群全產業鏈產值力爭達到110億元和200億元以上;水稻、玉米兩大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生產機械化水平分別達到99%96%,位居全省第一。

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要素。我市利用資源優勢,發掘民間非遺傳承人的力量,著手把盤錦地域特色的葦藝草編納入免費技能培訓項目。讓有就業意愿的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實現體面就業,并將自然資源與傳統手工藝完美結合,促進產業振興,以產業振興促進鄉村振興。今年,我市將立足鄉村現狀實際,因地制宜把握鄉村人才特色和需求,培育本土、吸引外來,著力解決基層鄉村引不來、留不住等現實難題,以鄉村人才的振興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加快培育鄉村本土人才,深入實施盤錦英才計劃,積極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育、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素質提升、農民技術員培訓,加強涉農學科專業建設,為鄉村振興提供動力。深入實施三支一扶計劃,吸引人才下鄉創新創業,落實返鄉創業人員扶持政策,加快農業創業創新園區和星創天地建設,鼓勵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到鄉村創業創新,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強化鄉村人才待遇保障, 打造良好人才生態,推動專業人才服務鄉村,為鄉村振興開足馬力。

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根魂所系。我市將全力深耕鄉村文化、聚焦融合發展,在優化公共文化體系布局、強化優質文藝作品供給、保護傳承鄉村歷史文化、推動鄉村文旅產業升級等四個方面謀劃新藍圖、構建新格局、制定新目標、實現新突破。持續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動公共文化資源重點向鄉村傾斜,為農村地區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產品。創新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方式,推進數字農家書屋平臺建設,變政府端菜為群眾點菜,向群眾提供精準服務;落實好公共文化服務標準體系,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實施星火傳承盤錦非遺傳承人才培養三年行動計劃,逐步形成傳承人群梯隊,為鄉村振興儲備人力資源;打造以田莊臺鎮為代表的建成遺產+活態遺產文化游項目,做強以國家級、省級非遺項目為主題的研學游線路。通過引進阿里本地生活平臺盤活零散民宿資源,扶持鄉村民宿精品化發展,打造盤錦民宿品牌;培育鄉村文旅業態,開展好開海節、采摘節、冬捕節等文旅活動,將四季農事民俗打造成特色文旅產品;鼓勵葦藝草編、刺繡剪紙等傳統工藝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把指尖技藝轉化為指尖經濟;推動符合條件的村鎮創建國家級、省級鄉村旅游重點鎮、重點村,將美麗村打造成旅游村。到2025年,縣級及以上文明村鎮占比達到92%

生態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近年來,我市持續開展全域美麗鄉村建設,全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村屯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居生活品質得到顯著提升。可以說,盤錦的鄉村具有很好的兩山轉化基礎。今年,我市啟動了盤錦市兩山實踐創新基地的創建工作,并推薦大洼區平安鎮平安村作為全市首個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參加全省評選。我市將不斷探索、積極引導、深刻挖掘,到2025年全市力爭創建8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努力探索具有盤錦特色的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實踐模式,努力打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盤錦生動實踐樣板。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推進農村道路、飲水、燃氣等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完善教育、就業、醫療、養老等社會服務保障,推動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到2025年,全市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53.5%;非動遷村美麗宜居(示范)村覆蓋率達到97%以上,位居全省第一。

組織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根本保障。辦好農村的事情,實現鄉村振興,基層黨組織必須堅強,黨員隊伍必須過硬。我市將加強農村基層組織陣地建設,建強用好村黨組織場所陣地,廣泛開展社會工作和志愿服務。圍繞鄉村產業振興,在財政支持、土地政策、金融扶持、商務服務、供銷合作、人才保障、激勵措施等7個方面予以全力支持,推動各有關部門把工作開展到鄉村、把服務投送到一線、把政策落實到基層。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鄉村振興干部隊伍。健全黨組織領導的鄉村治理體系,優化農村網格化管理服務,嚴格落實四議一審兩公開制度,積極推行村級陽光三務,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深化黨建引領、智慧治理,加強一庫一中心兩平臺建設。發展壯大村集體(分場)經濟,深入開展黨群共同致富專項行動。到2025年,集體(分場)經濟年收入10萬元以上的村占比達到80%

為確保鄉村振興三年行動目標任務順利推進,市農業農村局和市直有關部門及各縣區、經濟區進一步完善機制、壓實責任、強化落實,堅持項目化推進、清單化管理,扎實推動各項工作任務有力有序有效落地落實,在鄉村振興方面為實現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作出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