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花開滿城
——我市高標準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
非遺傳承體驗、名家書畫公益課堂、文化惠民演出……在總面積4500平方米的興隆臺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一個個特色鮮明、底蘊深厚的文明實踐活動相繼“綻放”,不僅為市民帶來精神食糧,更帶來了滿滿的幸福感。
一直以來,興隆臺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圍繞陣地建設、思想引領、志愿服務、文化傳播等廣泛開展接地氣、貼民心、有實效的文明實踐活動。依托黨政群的文明實踐“三級體系”,區級文明實踐中心、11個街道文明實踐所、118個社區(村)級文明實踐站全覆蓋,注冊志愿者人數達到9萬人。
這是我市建強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的生動體現。
近年來,我市不斷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夯實工作基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作出專門部署。市精神文明辦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細化任務分工、壓實工作責任,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實現高質量全覆蓋。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4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48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537個。
同時,我市一直積極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各縣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均已建設完成,在實現全覆蓋的同時,同步同標準推進拓展提升。
探索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縣級融媒體中心、網格中心)“三個融合”,拓展打造出300余個政企共建、油地共建、城鄉共建文明實踐基地、文明實踐點、文明實踐廣場和1條文明實踐綠道。有效整合組織、教育、醫療、文化、工會、婦聯、共青團等行業機構和組織資源優勢,推動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與黨群服務中心、綜合文化中心等基層陣地融合發展,構建起三級文明實踐網絡。聚焦群眾需求,統籌學習實踐科學理論、宣傳宣講黨的政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豐富活躍文化生活、持續深入移風易俗五項任務,做到供需精準、供給有效,吸引群眾廣泛參與,全面豐富文明實踐內容。
有陣地就有舞臺。雙臺子區注重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與黨群服務中心、綜合文化中心、農家書屋、村史館等基層陣地融合發展。強化品牌打造,堅持創特色、創亮點,組建盤錦市杜麗梅志愿服務愛心協會、盤錦愛心志愿者發展促進會等志愿服務團隊116支,打造“四點半課堂”“52一刻鐘”“退伍老兵傳理論”等特色志愿服務項目百余個。
圍繞“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盤山縣有效整合道德講堂、文化廣場、村史館等現有場所和設施,建立健全形勢政策、節日文化、文明風尚、科技知識、法律法規傳播陣地。規范“規定動作”,每個陣地按照有場地、有制度、有旗幟等“七個一”的標準進行基礎化建設。同時,創新“自選動作”,在陣地特色化、項目特色化、方式特色化上下功夫,推動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接地氣、入人心。
大洼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依托現有陣地,不斷進行功能完善,提升水平。各類新時代文明實踐場所,不定期組織開展各類公益性文體活動、文體賽事活動、閱讀推廣活動、展覽展示活動,文藝演出、體育健身活動等。不斷滿足群眾精神文化及體育健身需求,切實提升市民文化素養和文藝鑒賞能力。同時,積極拓展公共文化服務范圍,依托“榆樹劉萬成民俗館”“榮興博物館”“上口子高蹺展館”“葦編草編基地”等多個特色鄉村文化陣地,延伸為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大力弘揚新鄉賢文化,傳承鄉愁記憶,培育文明鄉風。積極推動先進典型走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成為實踐陣地常駐“好人導師”,帶動群眾參與文明實踐活動,弘揚文明時代新風。
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圍繞不斷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我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不斷推深做實,新時代文明實踐探索蹄疾步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