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要聞動態 > 盤錦要聞

盤錦奮力在打造新時代“六地”等六個方面走在全省前列——攻堅之年謀突破 振興路上顯擔當

發布時間:2024-01-15 信息來源:盤錦發布 瀏覽次數:1064


繁忙作業的盤錦港。 盤錦市委宣傳部提供

天意實業公司科技攻關小組成員正在研討技術難題。 李昕陽攝

核心提示

今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的攻堅之年。近日,盤錦市相繼召開市委八屆七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以及市九屆人大三次會議、市政協九屆三次會議,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出臺相關實施意見,以超常規舉措推動工作落實。

立足資源稟賦,發揮區位優勢,加快項目建設,盤錦市延續2023年的良好發展態勢,以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為總牽引,錨定新時代“六地”目標定位,聚焦“八大攻堅”任務,將奮力在打造新時代“六地”、經濟高質量發展、改革開放、區域協調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增進民生福祉六個方面走在全省前列。通過把綜合實力優勢轉化為振興支撐優勢,把體制機制創新、地理區位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優勢,把城鄉聯系緊密、油地一體優勢轉化為融合發展優勢,把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綠色發展優勢,把民生福祉優勢轉化為高水平保障和高水平安全發展優勢,在新時代遼寧全面振興上展現更大擔當和作為。

在打造新時代“六地”上

走在全省前列

“六個走在前列”目標定位,是盤錦市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精神的重要部署和實際行動,是更好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盤錦實踐的重要決策和頂層設計,是盤錦市追求高質量發展的任務書和作戰圖,充分體現了盤錦市委奮力推動全面振興的歷史主動和使命擔當,充分體現了盤錦市委對未來全面振興的系統思考和通盤謀劃,充分體現了全市上下銳意進取、乘勢而上、走在前列的強烈意愿和堅定信心。

深度審視實情,盤錦市信心倍增。從國家層面看,黨中央、國務院對盤錦市的重視支持沒有變,在華錦阿美項目建設、遼河儲氣庫群項目建設等多方面給予了有力支持;從省級層面看,盤錦市在遼寧振興發展格局中的地位沒有變。盤錦市地處國家“一帶一路”和遼寧沿海經濟帶的戰略節點,是全國重要能源基地,正在建設全國重要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基地、東北糧食集散和精深加工基地,在遼寧振興發展格局中舉足輕重,省委、省政府始終給予關注和支持;從盤錦市自身看,支撐振興發展的良好基礎和獨特優勢沒有變。盤錦是全國重要的水稻主產區和優質稻米生產基地、國際濕地城市、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全國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東北地區重要的港口城市,資源稟賦優越,這些都為盤錦在新時代遼寧全面振興上展現新擔當、作出新貢獻提供了堅強支撐。

基于這一深刻認識,盤錦市提出在打造新時代“六地”上走在全省前列,就是要放眼全局謀一域,找準自身坐標方位,積極主動擔負使命,在遼寧打造新時代“六地”中發揮關鍵作用、引領先行突破。

東北全面振興面臨新的重大機遇讓盤錦市有能力也有決心,在遼寧打造國家重大戰略支撐地中,建設遼寧維護國家“五大安全”的戰略支點;在遼寧打造重大技術創新策源地中,建設全省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新基地;在遼寧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新高地中,建設全國重要的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基地;在遼寧打造現代化大農業發展先行地中,建設全國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在遼寧打造高品質文體旅融合發展示范地中,建設國際濕地旅游目的地;在遼寧打造東北亞開放合作樞紐地中,建設東北對外開放新前沿。

在經濟高質量發展上

走在全省前列

以華錦阿美項目為龍頭,培育發展“大化工+精細化工”產業集群,謀劃形成17條細分產業鏈,金發生物等23個項目列入省級重點工業項目,全球首個聚乙烯和聚丙烯裝置APC先進控制項目在盤錦竣工,世界首座電熱熔鹽儲能注汽試驗站成功投產,石化及精細化工全產業鏈漸具規?!?023年,盤錦市高質量發展打開新局面,科技創新引領作用不斷增強。

在此基礎上,2024年,盤錦將乘勢而上、開創新局,經濟運行整體向好,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達到全省平均水平;2025年,銳意進取、走在前列,經濟運行全面向好,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領先全省平均水平;2026年以后,保持優勢、持續領先,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全市主要經濟指標總量、增速持續走在全省前列,對中國式現代化遼寧實踐形成堅強支撐。2024年,盤錦市著力做實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謀劃布局未來產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夯實高質量發展根基。

2024年,盤錦市將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重點在精細化工、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開展技術攻關,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180家、高新技術企業16家、雛鷹瞪羚企業16家。圍繞建設“三大產業基地”,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發展方向,實施投資超億元延鏈補鏈強鏈項目59個,持續推進“減油增化”“減油增特”,做實做細石化及精細化工全產業鏈;加快推進東北新發地農產品供應鏈中心等項目建設,發展稻米加工、油料作物等產業鏈,推動糧油加工及生物科技產值突破340億元;積極推進中藍電子上市融資、集聚上下游配套企業,建設光學電子產業基地。

在培育新興產業上,盤錦市將制訂實施新質生產力培育行動計劃,依托頭部企業,大力推動新興產業集群發展,積極引育新型儲能等未來產業項目,實現產業鏈高端、產品鏈高質、價值鏈高效,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在推動數字賦能上,實施“上云用數賦智”行動,推廣“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以數字技術賦能實體經濟,加快智慧冷鏈倉儲中心、?;分腔酃犯鄣葦底只椖拷ㄔO,支持遼河油田數智油田、儲氣庫智能化建設,推進遼濱經開區、盤錦高新區智慧園區建設,打造“數字盤錦、智造強市”。

在改革開放上

走在全省前列

2023年以來,盤錦市著力提升對內對外合作水平,努力打造東北開放新前沿。10萬噸級拓寬型深水航道投入運行,30萬噸級原油碼頭及通用泊位、液體散貨泊位工程等重點項目有序推進,新培育各類跨境電商企業20家,復制推廣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42項,遼濱經開區連續5年躋身全國化工園區30強,盤錦高新區在省級考評中蟬聯第一……

這是盤錦市向改革要動力、向開放要活力的生動寫照。

2024年,盤錦市將著力完善體制機制,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合作,系統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等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主動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在暢通國內大循環、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發揮更大作用,以全面深化改革贏得發展主動,以高水平開放合作拓展發展空間,在改革開放上走在全省前列。

盤錦地處渤海灣中心地帶,是遼寧沿海經濟帶主軸城市和渤海翼重要組成部分,居于東北亞經濟圈與環渤海經濟區的交叉點,區位優勢突出。盤錦港作為東北及內蒙古東部地區最近出海口,使盤錦對外開放優勢更加明顯。

立足區位優勢,盤錦市不斷增強前沿意識、開放意識。今年,盤錦市將全力推進向北開放,持續加強對內合作。深化與東北兩省一區、京津冀等重點地區的對接合作,推動盤錦精細化工中試基地與清華大學、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加強科研合作,加快中試成果轉化,深入推進盤錦無錫對口合作,積極融入“一圈一帶兩區”區域發展格局,深度融入遼寧沿海經濟帶建設,主動對接沈陽現代化都市圈,加快推動石化及精細化工、裝備制造等產業協同發展,爭取在產業轉移、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等領域取得一批務實合作成果。

盤錦市將通過建設高標準開放平臺,用活用好遼寧自貿區協同區等政策性平臺,更好發揮園區產業發展、項目建設“主陣地”作用,吸引各類資源向盤錦集聚。暢通海陸大通道,加快提升港口能力能級,推進阜盤鐵路等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把通道優勢轉化為開放優勢、發展優勢。

在區域協調發展上

走在全省前列

盤錦作為資源型城市,區域協調發展意味著不僅僅關聯周邊城市、域內城鄉,更有與中央企業的合作共贏。

著眼于區域協調發展走在全省前列,盤錦市將深度融入遼寧“一圈一帶兩區”區域發展格局,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統籌城鄉、油地資源合理布局、科學配置,完善“一帶雙創”“一軸五城”發展布局,推動基礎設施向鄉村延伸、公共服務向鄉村覆蓋、現代文明向鄉村傳播,提升城鄉、油地發展的融合度、均衡度和綜合競爭力,打造全國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和資源型城市創新轉型發展新典范。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盤錦市將堅持城鄉一體、油地融合、區域協同,推進全域布局優化,推動周邊城市聯動發展,在更大范圍內整合資源要素,夯實可持續發展后勁。

盤錦市將增強縣域經濟綜合實力,推進盤山縣國家新型城鎮化示范縣建設,完善縣域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特色種植養殖等產業,支持重點鄉鎮街道加快發展,全力推進西部鄉村振興發展。持續加強央地合作,深化油地融合,支持遼河石化、華錦集團等駐盤央企改革創新發展,全力推動華潤集團等央企在資本、項目、創新、產業鏈供應鏈等領域開展更多合作;支持遼河油田“千萬噸油田、百億方氣庫”建設,深度推進油地重大項目共建、安全生產共管、民生事業共享、生態環境共保。加快城鄉融合,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城鄉一體推進提升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促進城鄉要素雙向流動、合理配置,力爭盤錦在全省率先躋身全域全國文明城市之列。共建遼河三角洲高質量發展試驗區,持續推動與營口、錦州兩市產業協作、交通互聯、生態共建、政策共商,加快形成“三區一通道”協同發展格局。

在生態文明建設上

走在全省前列

盤錦市境內擁有8萬公頃葦田,丹頂鶴、黑嘴鷗等珍稀鳥類在此棲息,使盤錦享有“鶴鄉”美譽。生態環境,是盤錦市最寶貴的財富。

2023年,盤錦市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實現了新進步。遼濱經開區、盤錦高新區獲評國家級綠色園區,環境空氣綜合指數排名全省第三,國考、省考斷面水質全部達標,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達100%,遼河口候鳥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提名地通過國際專家現場評估,遼河口自然保護區成為首批國家林草科普基地。

在生態文明建設上走在全省前列,盤錦市將以協同創建遼河口國家公園為牽動,放大國際濕地城市品牌效應,大力發展生態增益型和生態賦能型產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穩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在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中實現跨越式發展,建成廣泛認知的“濕地之都”“北方水鄉”“魚米之鄉”,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城市。

今年,盤錦市將統籌推進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開展空氣質量改善“五項行動”,推進陸海協同治理,提升河流和近岸海域水質。嚴格管控耕地和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打造 “無廢礦區”,完善城鄉一體化大環衛體系,健全農業固體廢物收集利用處置體系。加快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統籌推進城市綠道、城市水廊、小微濕地、口袋公園建設和城市道路綠化景觀提升。積極實施“綠滿遼寧”工程,開展濕地保護和生態修復,鞏固提升遼河流域(渾太水系)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工程(下游盤錦段)。持續鞏固“退養還濕”、藍色海灣、大凌河口等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效能,增加濱海濕地生態價值。

在增進民生福祉上

走在全省前列

1月6日,在盤錦市九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全體與會人大代表以無記名投票方式票決產生了2024年盤錦市政府民生實事項目15項。將民生實事項目交由全體人大代表票決,開啟了盤錦市群眾“點單”、代表“定單”、政府“領單”、人大“驗單”的為民辦事新模式。

盤錦市始終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用心用情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2023年,民生工作再上新臺階。健康盤錦建設成效明顯,成為全國81個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試點城市之一;養老服務得到加強,長期護理保險國家試點工作持續深化;客運公交一體化實現城鄉全覆蓋,入選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成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4.6%和8.2%。

今年,盤錦市將以爭創全域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推進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精細化、城市管理可視化,實實在在為群眾解難題增福祉,建設高品質 “宜居宜業之城”,打造令人向往的“幸福平安之城”,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堅持把穩就業作為重中之重,今年,盤錦市將全面推動就業增長,同時,聚焦創業型城市建設,加快推進各級創業孵化基地建設。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大力發展銀發經濟,積極創建省級示范托育機構,為“一老一小”創造更加美好、更高品質的幸福生活。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加強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和應急能力建設,深化疾控體系改革,深入推進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試點、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分布。持續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建設成果,著力打造國家級健康城市樣板市。實施學前教育普惠保障行動、義務教育強校提質行動、普通高中優質特色行動和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工程,不斷提升各級各類教育質量和水平。

藍圖已繪就,奮斗正當時。今年正值盤錦建市40周年之際,盤錦市將奮力把“六個走在前列”的美好愿景變為現實中的生動場景,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牢把握盤錦在維護國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戰略任務,堅持生態立市、工業強市、以港興市,統籌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進一步加強黨對各項工作的全面領導,鮮明樹立重實干、重實績、重擔當的選人用人導向,鍥而不舍糾“四風”樹新風,堅決打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攻堅之年盤錦戰場攻堅戰,努力將盤錦建設成為“宜居宜業之城”“幸福平安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