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市系列會議看高質量發展之三 盤錦“實”了
“咬定目標不放松,敢闖敢干加實干,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實現逆勢而上,穩中有進,全市經濟平穩向好……”去年年末,在市委八屆七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市委書記王炳森作出了一份突出“實干”、體現“實效”、反映“實際”的報告。
“實現盤錦全面振興,關鍵在干部,重點在落實……”今年年初的市九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市委副書記、市長邢鵬在政府工作報告中,10余次提及“團結實干”“拼搶爭實”“求真務實”“實干家”等“實”字詞語。
“實”,儼然成為我市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詞。
2023年,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全市上下知重負重、攻堅克難,凝聚起奮發向上的精氣神,形成“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生動局面。
十年磨一劍的華錦阿美精細化工及原料工程項目全面開工、總體進度達到27.5%;遼河儲氣庫群庫容規模和日調峰能力穩居全國首位;精細化工中試基地實施中試項目15個;30萬噸級原油碼頭建設實現復工;6個萬噸級以上通用泊位竣工驗收、2個通用泊位開工建設,港口年通過能力8000萬噸……
這些都是求真務實拼經濟、真抓實干穩增長的一個個生動實踐,更源于市委、市政府謀劃思路和制定政策的深進去、實起來,提出的更具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政策舉措——
目標任務,指向“實”。
市委八屆七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結合國家的“九項重點任務”、省里的“八大攻堅任務”,提出了“打造新時代‘六地’、經濟高質量發展、改革開放、區域協調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增進民生福祉”等六個方面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標定位。“六個走在前列”,緊緊圍繞國家所需、振興所系、盤錦所能、群眾所盼,既緊密結合盤錦實際、突出盤錦特色,又充分考慮工作的系統性、連續性,對于推動盤錦振興發展至關重要。
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進出口總額增長6%;城鎮新增就業1.8萬人;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糧食產量113萬噸以上;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這些目標,是基于盤錦發展的短板正在補齊、回升向好的態勢日益鞏固,綜合基礎條件、增長潛力和預期變量等因素確定的,兼顧了需要和可能。只要全市上下堅定信心,搶抓機遇、贏得主動,銳意進取、乘勢而上,這個預期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
目標已經確定,擺在我們面前的就是落實、落實、再落實。
全市廣大黨員干部堅守執行者、行動派、實干家的角色定位,把全部心思用在干事創業上,把所有精力用在狠抓落實上——
作風建設,指向“實”。
實干出實績,實績驗實干。
下基層、到一線、看現場,摸民意、察實情、出實招……
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目光下移、身子下沉,深入現場辦公、走進基層把脈,在解決一件件具體的現實難題中,推動發展,謀百姓幸福。
全市廣大黨員干部講實話、辦實事,務實功、求實效,腳踏實地、嚴謹細致,立說立行、馬上就辦,強化“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理念,久久為功、日日做功。
歲末年初的系列會議上,無論是會議入場時的提前時間量,還是離場時的秩序井然;無論是聽報告時的聚精會神,還是交流研討時的站在全局高度多提意見建議;無論是研討交流時間的加長,還是會議內容的詳盡豐富……扎實清爽的工作作風撲面而來。
不做表面文章,不?;ㄈC腿,求真務實,注重實效,踏踏實實做好每一項工作,進而推動全市各項工作提速、提質、提效——
收獲成效,指向“實”。
今年是盤錦建市40周年,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盤錦人不畏艱險、勇擔使命,在一次次的困境中磨礪耕耘,破繭成蝶,積累了寶貴的發展經驗,取得了一個個了不起的成績。
我們始終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高標準創建全域全國文明城市,高質量推進濕地生態保護,國際濕地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市、全國首批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
一個個高光時刻無不證明著我們的拼搏實干、勇往直前。
盤錦是全國重要的水稻主產區和優質稻米生產基地、國際濕地城市、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全國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東北地區重要的港口城市……
我們在國家、東北、遼寧的戰略發展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堅定地扛起了維護國家“五大安全”的重要使命。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只要我們咬定目標不放松,敢闖敢干加實干,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打好打贏三年行動攻堅之年攻堅之戰,就一定能夠在新時代遼寧全面振興中走在前列,譜寫出中國式現代化盤錦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