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要聞動態 > 盤錦要聞

打造“盤錦樣板”

發布時間:2024-04-02 信息來源:盤錦發布 瀏覽次數:357


——我市積極探索綜合窗口改革試點工作

三月盤錦,春意盎然。市政務服務中心內,秩序井然。辦事者正享受著“一窗辦多事”的高效便捷。

市政務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以前,不同的事,要在不同窗口辦理,現在,不同的事,只需一個窗口就能全部辦理。

去年10月份,我市被確定為全省唯一綜合窗口改革試點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按照減窗口減人員、優流程優平臺、增服務增效能的工作要求,強力推動、聚力攻堅,全力打造“盤錦樣板”,實現了“一窗收件、分類辦理、統一出件”政務服務新模式。同時,也為全省“綜窗改革”探索了有益經驗。

高位推動 高頻聯動 高效行動

探路先行、落實為要。在被確定為全省唯一試點市后,我市將“綜窗改革”作為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的重要抓手,高位推動、高頻聯動、高效行動,形成了聚力攻堅“綜窗改革”的濃厚氛圍。

高位推動,做實支撐保障——

“綜窗改革”考驗的不僅是政務服務窗口建設,更是政府自我改革的勇氣和刀刃向內的決心。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在調研指導中特別強調,要以“綜窗改革”為契機,最大限度便民利企。

全市第一時間召開動員部署會議,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掛帥,專班推動。每周調度督導、支持保障,協調解決具體問題,為全市“綜窗改革”提供了支撐保障。

高頻聯動,廣泛凝聚共識——

統一思想。通過召開動員會、調度會、碰頭會,多層次多角度宣傳發動、廣泛動員,消除個別部門的“畏難”情緒、消極心態。

形成合力。按照工作要求,部分人員返回到原單位,部門力量得到加強,同時,事項審批流程更優化,標準規范責任更清晰。這些可預見的改革成果,得到各部門認同和配合。

高效行動,科學統籌推進——

摸清底數。對31個進駐部門,開展深度調查研究。

對標先進。到北京市朝陽區、石景山區政務服務中心學習經驗做法。

提煉總結。梳理我市政務服務在標準化試點、政務服務事項庫標準化建設等方面的前期成效。

形成方案。按照省營商局要求,制定“綜窗改革”方案,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明晰措施,壓實責任。

掛圖作戰。根據方案,倒排工期,有序開展事項確認、流程再造、系統升級、人員培訓和場所改造等工作。

跟蹤督促。建立周通報制度,高質高效完成各項既定任務。

規范運行 規范標準 規范服務

“綜窗改革”以來,我市聚焦窗口設置、事項梳理、流程再造等關鍵環節,精準發力,解難題、破難點,助推企業群眾辦事實現“一窗通辦、一次辦好”。

規范窗口設置,實現“一窗通辦”——

997個事項全部納入無差別綜合窗口,窗口由原來的22個減少到8個,壓減率64%,打破部門以往職能單一、“擺攤設點”格局,解決了忙閑不均、長時間排隊等候等問題。單個窗口平均業務受理量提升1.8倍,承接事項范圍提升3.5倍,即辦件時限壓縮30%。

規范事項梳理,實現“一套標準”——

在《辦事不找關系指南》編制的基礎上,逐項精細梳理,明確1349個審查要點、299條注意事項、常見問題,形成“一窗收件”審查事項清單,統一標準、統一材料、統一口徑。

為確保綜合窗口與各事項主管部門數據同源、動態更新、聯動管理,建立事項審核要點動態管理機制,制定政務服務事項動態管理辦法。審批事項和標準公開發布,讓企業和群眾一看就明白、一次就辦好,做到辦事流程清楚、結果看得見。

規范流程再造,實現“一網可控”——

收件、審批、出件等簽入簽出全過程由系統掃碼管控,前臺無差別“照單收件”,后臺不見面審批,形成閉環管理,實現前后臺收辦同步。

通過全程不見面審批,有效消除了審批過程的“隱形門檻”、模糊條件等障礙,避免“黃牛”“黑中介”等擾亂政務服務秩序的行為發生,讓辦事不找關系、用權不圖好處深入人心,企業群眾辦事的體驗感和滿意度明顯增強。

規范服務模式,實現“一次辦結”——

對大廳布局進行了優化改造,將服務臺、取號機等“服務要素”推至群眾辦事的“第一線”。大廳設有2名導引員“巡回引導”,主動問候、事前導引。每個樓層分別設置綜合咨詢臺,9名專職人員提供一對一幫辦代辦,滿足市場主體的個性化需求。全面落實“首問負責”和“一次性告知”制度,推行事項集成辦、承諾辦、一次辦。

聚焦企業群眾需求提供特色服務,實行工作日午休時間“接力辦”、非工作日“預約辦”、特殊情況“幫代辦”、“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兜底辦、高頻簡易事項“自助辦”的“不打烊”全天候服務,變“定時定點”為“隨時隨地”,最大程度地利企便民。

據了解,1至3月份,共開展各類特色服務達708件,其中自助服務450件、延時服務118件、幫辦代辦140件。

強化聯動 強化管理 強化監督

“綜窗改革”以來,我市通過建章立制,強化聯動、管理和監督,不斷完善綜合窗口運行,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全力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

建立聯動響應機制——

建立聯動機制,對復雜或特殊問題,依托音視頻系統,前臺求助,后臺及時響應、快速解答。

專門制定工程建設項目聯合審批綜合窗口運行規則,明確住建部門牽頭,部門間建立聯審聯辦會商機制,前臺人員一窗收件,依托“工改系統”推送至各業務部門并聯辦理,避免企業群眾多頭跑。

建立動態評估機制——

結合“我陪群眾走流程”“政務服務體驗員”活動,定期組織開展“回頭看”,進行動態評估,強化跟蹤問效。

推行潮汐審批,后臺增配審批工位,調配專網專線,儲備應急人員,遇高峰期、人流量增大情況及時增補。

為進一步減窗口、增效能,經省局調研評估,近期又將159項商事登記事項納入無差別綜合窗口。

建立日常培訓機制——

編制業務培訓課件,組織前后臺人員開展30余場面對面培訓,同時,通過老帶新同坐窗口的方式,提升業務實操能力。

16名前臺人員實行交叉輪崗制,全部通過專業培訓和行政辦事員等級認定持證上崗,實現了從“專科受理”向“全科能手”的轉變。

持續開展業務能力常態化培訓,制定培訓制度,每月對綜合窗口人員進行業務能力考核,以模擬辦事、抽查提問等方式,強化業務知識運用,提升業務技能,全力推動改革出實效。

建立人員管理機制——

將各進駐部門人員的黨組織關系統一轉到市營商局黨組,統一參加局黨組組織的黨建活動,建強戰斗堡壘,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制定出臺綜合窗口標準化運行規則、考核管理辦法,從工作職責、業務流程、服務規范、工作紀律、人員考核等方面強化內部管控。

建立效能監督機制——

依托市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效能監管子平臺,常態預警、全方位監督,對照《辦事不找關系指南》公開事項要點,實時監控、評價反饋、不定時暗訪。

每天四次專項巡查,督查在崗在位狀態,建立問題清單,督促整改落實,規范服務行為。

綜合窗口運行以來,截至目前,已辦理各類審批服務4099件次,其中,即辦件764件次;受理咨詢773件次,出證1517件;日均百件,最高辦件量達到222件次,“好評率”達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