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體紛紛聚焦我市高質量發展取得的新成效新突破
近日,由中宣部組織開展的“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遼寧主題采訪活動走進盤錦。50余名中央和省直媒體記者在我市進行為期2天的調研采訪,深入了解、親身感受我市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蓬勃態勢。6月18日和19日,人民日報客戶端、人民網、央廣《中國之聲》、光明日報客戶端、工人日報客戶端、法制日報微博等中央及省直媒體聚焦我市高質量發展取得的新成效新突破,推出20余篇精品力作。
6月18日,人民日報客戶端推出《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從實驗室到產業化,如何跨越“達爾文死?!薄?,報道通過中試基地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更多石化和精細化工領域的新興產業加速聚集,帶動產業鏈升級,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
6月18日,人民日報客戶端還推出了《高質量發展調研行|盤錦有這樣一家“隱形冠軍”企業》,聚焦我市新質生產力代表性企業——遼寧中藍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是一家主做手機攝像頭對焦馬達的高科技企業,10多年來,中藍電子實現了關鍵技術自主可控,產品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盤錦市以中藍電子為龍頭,建設光學電子供應鏈產業園,吸引并支撐配套企業在盤錦集群發展。
6月18日,光明日報客戶端推出《節“氣”增“綠”,老油田數智化轉型加速》,報道了世界首座電熱熔鹽儲能注汽試驗站——遼河油田電熱熔鹽儲能注汽試驗站,在這里遼河油田正積極探索油田綠色智能化轉型發展的新路徑。試驗站投運至今,已累計注汽1.8萬噸,替代天然氣120萬立方米。不僅如此,這里的數智化建設還達到了無人值守水平。
6月18日,光明日報客戶端還推出《以“大項目”促“大發展”》,報道了華錦阿美作為國家石化產業布局和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規劃的重大項目,目前整體項目的在建情況以及工程完成的進度情況。
6月19日,新華社客戶端、人民網、經濟日報客戶端、中國新聞網、遼寧日報公眾號、遼寧電視臺北斗融媒分別聚焦遼河油田電熱熔鹽儲能注汽試驗站,報道了遼河油田電熱熔鹽儲能注汽試驗站已累計注汽1.8萬噸,替代天然氣120萬立方米,碳減排2594余噸。而遼河油田通過獨創研制的蒸汽發生系統,是世界上首次將電熱熔鹽儲能技術應用于油田注汽領域,為控、降化石能源消耗、提升綠電消納能力、輔助電網削峰填谷開辟了新的實踐道路。
此外,人民網、央廣《中國之聲》、工人日報客戶端、法制日報微博、科技日報客戶端、中國青年報客戶端也紛紛聚焦遼寧中藍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盤錦市精細化工中試基地、遼河油田電熱熔鹽儲能注汽試驗站和華錦阿美精細化工及原料工程項目,展現我市科技型企業在政府部門扶持下,集聚創新要素,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帶動產業鏈和產業集群發展,形成新質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