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提“質” 以“智”促“綠”
“風速:1.1米/秒,總懸浮物顆粒物:22微克/立方米,PM_2.5:19微克/立方米……”7月5日,記者走進西環66千伏變電站新建工程建設現場,只見一項項指標數據赫然顯示在工程現場電子屏上。隨著時間和環境變化,屏幕上的數據也在動態增減。
“我們為現場總懸浮顆粒物指標設置了一個上限值,一旦傳感器檢測到指標越限,遠處的霧炮機將自動啟動,達到為現場降塵的目的。”國網盤錦供電公司建設部(項目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這是物聯網技術在電網基建領域的一項重要應用,有力提升了公司綠色施工管理水平。
電網建設過程中,安全生產尤為重要。在場區入口,懸掛著一個具備自主分析和報警功能的“智慧監控裝置”。國網盤錦供電公司依托人工智能(AI)技術和大數據技術,將視頻監控和AI識別有機融合,實現了安全帽、反光衣自動識別功能。若施工人員未佩戴安全帽進入工程建設現場,智慧監控裝置將在自主分析后自動抓拍違規圖片并記錄,還會通過現場音響播放“請佩戴安全帽”的安全提示,引導施工人員提升安全意識。
“這是智能安全帽,我們會要求現場負責人佩戴它進入現場。”拿起一頂看起來和普通安全帽沒有明顯差異的紅色安全帽,國網盤錦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繼續介紹,智能安全帽在帽檐位置安裝了攝像頭和5G通訊模塊,具備遠程監控、遠程喊話、抓拍照片、應急呼救等功能,工程管理人員能夠時刻遠程監督現場安全、質量等情況,降低了各類違章作業發生的頻率,保障了安全生產、文明生產。
在位于施工現場西側的幾處板房內,國網盤錦供電公司還配置了先進的安全體驗倉和數字化智慧綜合管控平臺。安全體驗倉除了常規的緊急救護知識演示等功能外,還創新應用虛擬現實(VR)技術,可讓施工人員模擬體驗各類真實作業場景,有效預防安全生產事故。數字化智慧綜合管控平臺則集成了現場人員數據、綠色施工數據、安全預警數據、現場用電數據等,具備監測、記錄、統計和分析功能,不僅實現工程安全、質量、環境等信息動態展示,更為工程管理提供了準確數據支持。
“雖然從今年4月以來,工程施工已經進入攻堅階段,但從管控平臺中的用電數據模塊可以看到,近三個月,施工現場平均每天使用不足1度電。尤其是7月以來,平均每天僅使用0.5度電左右?!眹W盤錦供電公司建設部(項目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說,這得益于公司將綠色施工理念貫穿工程建設各環節,工程伊始就在現場安裝了多塊光伏板,基本實現晴好天氣下施工現場“純綠電”供應。
數字西環、智慧工地、綠色建造,國網盤錦供電公司正按照工程現場醒目標語所寫的那樣,持續豐富著西環66千伏變電站新建工程科技含量,以新質生產力推動我市電網基建工程“綠智建設”水平不斷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