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減負“松綁” 為民服務“加時”
“自從基層減負的各項政策實施以來,我們社區干部感到各種會議和報表明顯減少,從而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深入到居民群眾中間,持續關注和解決百姓的實際問題。”談及基層減負帶來的變化,興隆臺區興隆社區黨委副書記張琳琳這樣說道。
興隆社區屬于老舊小區,黨員基數大,70歲以上的黨員占比高達61.7%。以前繁冗的各項上傳下達工作,導致社區干部無法抽出更多時間到老黨員家中走訪和服務。
“江大爺,我給您帶來需要的學習材料啦。”張琳琳帶著黨報黨刊和一些學習材料來到了老黨員江天云家中,一邊和老黨員談心,一邊共同學習。“社區工作減輕了,我們與居民的距離又近了。”正是因為基層減負有實效,現在社區干部到居民家中走訪服務逐漸增多起來。
基層是政策落實的關鍵一環,但是,很多形式主義問題占用了社區干部大量時間,耗費了大量精力。日前,興隆臺區制定了關于進一步解決形式主義問題做好基層減負工作的若干措施,涉及精簡文件務實文風、精簡會議改進會風、實行基層工作準入制度、統籌規范督查檢查考核、切實加強和改善基層建設、完善正向激勵及問責機制等6方面內容,共計25條具體措施,對整治文山會海、指尖上形式主義、基層各類報表、頻繁督查檢查等現象“動了真格兒的”。
“往年,上級要求的各項報表,就要來來回回整好幾次,入戶走訪有時候也會被耽擱。”聊起社區以往的各項迎檢負擔,振興街道設計院社區黨委書記郭建軍很是感慨,社區干部大量時間和精力花在迎接各級檢查的準備工作中,和群眾打交道的時間就少了。“而且社區承擔了過多的事務,之前因為和居民相處的時間少了,彼此之間不熟悉,很多工作也不好開展。現在減負了,我們在群眾中的時間長了,居民急難愁盼的問題就好解決了。”
在全區基層減負過程中,共出臺25條減負措施,要求各部門明確責任,結合部門實際制定整改方案,堅決把基層負擔壓減下來。目前,全區共梳理出區本級街道社區報表46項,經會議研究后予以清理29項,只保留17項,取消率63%;加上市里清理整頓后保留的53項,現在全區118個社區(村)年度報表任務壓減至70項。同時,各社區(村)按要求只能在室外掛3塊牌子,在室內掛10塊牌子,其他無關牌匾一律清理拆除。此外,全區還清理互聯網應用程序共計45個,清理率54%;清理網絡工作群共計128個,清理率17%。
前來社區辦事的李靜大娘高興地說:“現在基層減負減得好啊,感覺社區的干勁比以前更足了,他們有更多的時間來關心居民,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上的困難。就拿這次疫苗接種來說,社區派‘專車’接送,我們居民的幸福感更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