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洼區深入推進國家級健康促進區建設
大洼區按照健康促進區的建設標準和要求,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不斷創新機制、細化標準、規范流程,把建設健康促進區同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和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等創建工作有機結合,形成了健康促進區建設同教育、體育、文化、環境等多領域資源共享的新格局。
加強領導,壓實責任。區委、區政府把健康促進工作納入重要工作日程,成立了由區長任組長、分管副區長任副組長、多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領導小組,30多個區直相關單位和18個鎮街也成立了領導小組,構建了以292個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村(社區)和26家重點醫療衛生機構組成的工作網絡,為建設工作提供了組織保障。把健康促進區建設工作納入區政府“重實干、強執行、抓落實”專項行動重點內容,制定下發了《盤錦市大洼區創建全國健康促進區實施方案》,區政府與各建設單位層層簽訂健康促進工作目標責任書,進一步明確了責任、細化了任務、靠實了量化考核指標。
政策引領,制度先行。通過舉辦專家講座、召開主題會議等形式,多層次、多角度開展健康促進區宣傳活動,讓政策入腦入心。制定出臺公共政策健康審查等制度,成立由教育、衛生、文體、環保等20余名行業專家組成的健康政策專家委員會,對公眾健康影響因素進行審查。先后梳理、下發關于開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實施方案等30余個與健康相關的政策性文件,使健康優先理念在全區形成廣泛共識。區衛健局與全區各機關、各鎮街聯合開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傳月活動,推進以“三減三健”為主題的全面健康生活方式;區民政局與區衛健局聯合印發《關于在全區養老機構開展“三減三健”為主題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實施方案》,在養老機構開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10家衛生院與養老院簽署“醫養結合服務協議”;區委宣傳部、區教育局、區衛健局與區文旅廣電局聯合開展“遠離手機網絡、擦亮心靈之窗——我為閱讀紙質書籍代言”活動。通過開展一系列跨部門聯合健康行動,滿足了群眾多樣化的健康需求,有效解決了全區居民重點健康問題。
廣泛宣傳,深度發動。媒體陣地建設全方位、無盲點。在“大洼宣傳”網站設立“健康之窗”專欄,在新浪網開通“健康大洼區”微博、“健康大洼區”微信公眾號,在政府網站開設“疫情防控”宣傳欄,定期推送健康科普文章,展示工作成果;各健康促進機關、社區、學校、企業、醫院利用微信群普及傳染病、地方病、慢性病等防控知識,有效提高了群眾健康意識。健康主題活動全鏈條、無間斷。圍繞“禁煙日”“防治碘缺乏病日”等衛生日,開展健康知識講座、干部職工籃球比賽、紅海灘馬拉松比賽、“健康之星”評選等活動,各級新聞媒體對活動進行宣傳報道,有力提升了健康教育的影響力和健康活動的群眾參與率。
問題導向,精準施策。精準監測健康問題。大洼區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將重點疾病、重點人群作為健康問題干預的重點領域,強化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控制煙草,預防癌癥和慢性阻塞性肺炎;全力推動“三減三健”促進全民健康;普及合理膳食知識和技能,預防因不合理膳食造成的疾病;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減少精神疾病發生;實施預防接種,減少免疫相對傳染病發生。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在全區各機關、學校、企業、醫院等設立控煙宣傳員、督導員,公共場所全部設置禁煙標識,營造無煙環境。號召社區居民、職工、老年人定期健康體檢,有針對性地干預、控制、治療;倡導全民健身,增強體質體能。
在全區上下的共同努力、強力推進下,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健康環境不斷改善,健康指數顯著提升,健康狀況持續向好。大洼區將以建設全國健康促進區為抓手,著力提升健康促進區建設成果,縱深推進健康促進區建設工作,創新發展健康促進區特色模式,夯實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基礎,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大洼區于2012年成功創建國家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2018年順利通過復審。2019年以來,大洼區在鞏固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創建成果基礎上,積極推進全國健康促進區建設,于今年12月順利通過國家級健康促進縣(區)技術評估工作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