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洼區全力以赴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區
不久前,市民王女士新購入一處房產。今天,她以權利人身份來到區不動產登記中心的大廳辦理登記手續,當天就拿到了屬于自己的不動產權證書。對于這樣的辦事效率,張女士連連稱贊。
“只來一次,當日辦結。”緣于大洼區商事制度改革方面的創新,辦事的群眾或企業只需進“一門”、找“一窗”、跑“一次”、用“一網”,就能辦好一件事。
一直以來,大洼區以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作為營商環境建設目標,扎實推進營商環境監督行動。通過實行區委書記項目接待日、區領導包保、項目專班、“店小二”“項目管家”等“五位一體”項目服務機制,全力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區。
為不斷完善政務服務體系,大洼區成立了專門攻堅問題的營商環境建設動態工作專班,由區委書記和區長任雙組長,明確區領導全方位包保16個鎮街的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壓實營商環境主體責任,從而形成了全區一盤棋的立體式工作推進體系。
在“放管服”改革過程中,大洼區嚴格按照省、市關于職權事項調整的文件精神,積極認領,及時更新,公開“曬權”,確保所有取消、承接、下放、調整事項科學準確,實現接的更牢、放的更好。聚焦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數量大、頻率高”的政務服務事項,動態完善全區政務服務事項目錄及賦權鎮街政務服務事項目錄,實現權責一致、賦權到位。截至目前,明確鎮街政務服務事項52項、社區(村)便民服務事項14項。
臨港經濟區在全市成立了首個“中介超市”并實現開門營業,由“項目服務專員”一跟到底、全程服務。通過精簡申報材料,優化細化審批流程,制定并完善了7大類工程項目審批流程圖,創新開展“拿地即開工”試點工作,積極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
大洼區積極推動“證照分離”改革實現全覆蓋,全面落實容缺受理、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等便民利企制度,在做好簡和放的同時,對取消和下放的行政職權事項逐項制定具體監管措施,將加強事中事后監管落到實處。
同時,持續開展法治政府建設,制定公示柔性執法清單,規范涉企行政執法檢查和市場監管行為,先后開展“護航企業發展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及“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活動,完善法治化營商環境服務保障聯動機制。加快完善信用制度體系,依托市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加大聯合獎懲實施力度,建立“紅黑榜”發布制度,在全區形成了“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的良好氛圍。
全面落實惠企政策。大洼區通過領導包保、屬地行業負責、管家服務等舉措,深切關注項目建設、企業成長的全生命周期。開展“千人助千企”活動,為域內223家企業及項目配備168名包保干部,扶持市場主體發展壯大,得到了市場主體的贊譽。在助推企業發展過程中,努力建立“親清”的政商關系,黨員干部學會與企業打交道、交朋友,在“清”的基礎上,政商關系更加“親近”。
堅持問政于企、問策于民。區領導定點包保企業,定期走訪,幫助解決問題。目前,已連續兩年對重點納稅企業給予表彰,并全年公示百強納稅企業,讓企業感受到自己受關懷,更愿意在大洼投資創業,發展壯大。同時,大洼區高度重視各個渠道反饋來的企業或群眾的訴求,在12345平臺的基礎上,開發“指尖大洼”APP,開設“營商熱線”“隨手拍”等功能,立體式研判全區營商環境整體情況及突出問題,及時解決企業和群眾的反映和需求。2021年,僅12345服務便民熱線平臺就受理訴求8320件,辦結8215件,群眾滿意率達99.27%,綜合評分全市第一,為大洼“振興崛起、勇爭排頭”提供堅強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