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區力行“四項機制”厚植人才沃土
前不久,盤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新科石油郝永平團隊和天意石油嚴正國團隊入選“盤錦英才計劃”,成為受到市委、市政府認可和重點扶持的“帶土移植”團隊,為高新區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再添精彩一筆——近年來,高新區大力推行“四項機制”,厚植人才“引用育留”沃土,最大限度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為園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
提高政治站位,深入推行黨管人才機制。高新區始終堅持“黨管人才”的工作原則,貫穿人才招引、培育、管理工作的各方面、全過程。黨工委定期聽取和研究人才工作,實現了人才工作與經濟發展、產業調整、項目建設、科技創新同謀劃、同部署;建立健全了黨工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科技部門牽頭、相關部門協同配合的四級聯動人才工作責任機制,確保人才工作正確、有序推進;突出人才引領,形成良好氛圍,先后有56人入選政協委員、人大代表。
聚焦產業定位,全力推行精準招引機制。圍繞自身產業布局,以新能源、新醫藥、新材料和電子信息產業為方向,精準實施人才招引,為園區產業集聚夯實基礎。通過開展“中科院專家走進高新區”等“靶向引才”系列活動,解決企業人才需求,先后幫助企業引進各類專業人才323人、技能人才586人、新區人才總量已達1.2萬人;圍繞創新升級開展“柔性引才”,鼓勵企業以“揭榜掛帥”的方式,與高校院所聯合攻關,引入高水平團隊和人才。
搭建平臺載體,持續推行項目引育機制。積極培育科技企業和研發中心等人才平臺載體,利用重點項目、重點合作加大人才的引進與培育力度。鼓勵、引導企業與高校院所共建產學研聯盟,解決制約產業發展的重大關鍵技術難題;通過搭建“雙創平臺”,“帶土移植”引入了百思特達氮化鎵材料、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等人才團隊以及58科創、中科院深圳先進院等新型研發機構及專業化雙創平臺,大力支持北瀝中試基地建設;建設全省首批“科技110”服務站,集聚省級學會、科研院所的人才、技術等創新資源。
優化園區環境,積極推行人才留壯機制。不斷優化園區人才軟硬環境,加強人才服務,留住人才,壯大人才隊伍。以正在建設中的雙創基地為核心,打造“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區”全過程的孵化服務鏈條,為科技成果轉化和高端人才創新創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四項機制”的堅定實施,使高新區的高質量發展擁有了源源不斷的人才動力,頻傳喜報。目前,高新區已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9家、雛鷹企業28家、瞪羚企業8家,省級以上研發平臺45家,新材料企業科安隆納入瞪羚、獨角獸企業培育庫;招引、培育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32人,優秀創新創業團隊52個,其中4名人才、1個團隊入選“興遼英才”計劃;形成了7家省級實質性產學研聯盟和16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能力提升類聯盟,天意石油裝備、中藍電子等企業先后承擔了省科技重大專項計劃;華孚環境、海興科技等企業先后獲省科技獎勵……
未來,高新區將繼續強化“四項機制”,圍繞產業鏈、創新鏈布局人才鏈,為盤錦建設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先行區充分發揮園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