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收割近尾聲 顆粒歸倉保豐收
秋風颯颯,稻浪飄香。在盤山縣沙嶺鎮的一處稻田,幾臺集收割、脫粒、卸倉于一體的收割機往返穿梭,繁忙不已。眼下,我市160多萬畝水稻收割已進入尾聲。
我市各地的農民合作組織、種糧大戶、家庭農場等積極組織農機下地開鐮收割,確保糧食顆粒歸倉。我市農業部門積極做好統籌協調工作,組織各級農技人員成立農機服務小分隊推廣水稻機收減損技術,指導農戶按照作業質量標準和操作規程進行機械化收割作業。盤山縣太平凱地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今年新購置了3臺全自動大馬力水稻收割機,在合作社1萬多畝水稻收割作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合作社理事長郭凱看在眼里,喜在心中。據了解,采用機械化精細收割,水稻損失率可以下降到3%左右,單這一項每畝就可增產10%以上。水稻生產實現全程機械化,不僅省種、省土、省人工,還節約了很大成本,收入也大幅增加。
從選種、育苗到耕作、田間管理,從保面積、提品質到穩產增產,我市在田間地頭做實做好糧食生產“功課”,確保豐產豐收。作為全國水稻主產區之一,我市高度重視糧食生產,扎實推進“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持續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完善農田水網,大力推廣優質水稻新品種種植,推進綠色標準化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