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隆臺區建強“五個圈”提升基層社會治理和服務群眾效能
今年以來,興隆臺區積極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堅持把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厚植于基層社會治理沃土,以黨建為引領,以問題為導向,以創新為動力,逐步構建起“黨政統籌、區域聯動、共建共享、智慧協同”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建強“黨建圈”,讓社會各方力量更加凝聚。興隆臺區著眼城區治理結構特點,立足構筑城市“大黨群”體系,不斷創新完善體制機制,讓黨組織成為基層社會治理的核心支撐。搭建油地黨建協同互動平臺,與遼河油田黨委組織部建立油地黨建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協商轄區黨建共建、轄區治理工作;結合推進國有企業退休職工社會化管理,發揮好離退休國企黨員作用;著力構建跨街社黨建聯盟,堅持把基層社會治理落實在產業鏈上。
筑牢“保障圈”,讓基層治理底氣更加充足。加強人才保障,完善基本保障。同時,不斷鞏固以財政為主體的社區工作服務經費保障機制,確保基層工作有動力、服務有支撐。著眼構建城市“15分鐘黨群服務圈”,通過整合黨建活動、社區議事、網格管理、社會組織和志愿服務等資源,建立匯集黨建、民生、服務、治理等多功能于一體的開放式、互動式綜合黨群服務體系。
深化“融合圈”,讓黨員群眾互動更加活躍。從健全黨員聯系群眾、服務群眾、引領群眾機制入手,不斷創新黨員群眾互動載體,推動基層社會治理走向“黨群大融合”。
通過開展“百團聯基層”專項行動和“走進百 姓家”系列活動等,架起了黨群互動的方便之橋、連心之橋。
做優“服務圈”,讓基層治理服務更加貼心。聚焦社區物業矛盾集中、老齡人口日益 增長和流動人員管理服務質量不高等問題,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不斷創新自助互助 服務模式,讓黨員群眾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中提升歸屬感、認同感和滿足感。同時,開設“居民評理說事”議事廳,定期召開聯席會,形成了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業委會、物業公司和社區黨員群眾共同參與、齊抓共管 的物業服務大格局。
拓展“智慧圈”,讓基層治理能力更加提效。把握數字賦能新內涵,著力構建完善聯結“黨政”、貫通“街社”、惠及“群企”的“一張網”,將智慧黨建系統、8890呼叫平臺以及公安、安監、環保、水利等共30多項平臺資源納入“一張網”管理,優化資源管理和指揮調度架構,搭建完善綜合網格化基礎數據庫、區級網格化指揮調度中心和街道、社區網格化管理平臺,形成了一套集基層黨建、事務處理、公眾服務為一體的高水平智慧黨群服務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