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要聞動態 > 縣區動態

奮力譜寫全面建設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北方水城新篇章

發布時間:2023-01-12 信息來源:盤錦日報 瀏覽次數:741


2022年,雙臺子區認真貫徹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堅持穩中求進、保持戰略定力、發揚斗爭精神,克服重重困難,全力穩住經濟基本盤,推動全面建設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北方水城邁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經濟運行總體保持平穩

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56.6億元;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66億元;

規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3億元;

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億元;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96.8億元;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6910元。

深化改革成效不斷顯現

重點領域改革扎實推進。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做大富祥實業資產包,入股盤錦市糧庫、盤錦農商行和大洼農商行。

推進街鎮經濟發展及財稅管理體制改革,基層經濟發展活力有效增強。

完善全員對上爭取機制,累計爭取到位資金9.7億元。

◆“放管服改革不斷深化。

深入推進一網通辦916項依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納入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

大力推行證照分離改革,破解市場主體辦證多”“辦證難問題。

積極推廣企業承諾+容缺審批+全程代辦模式,新開工項目審批時限壓縮至50個工作日以內。

企業服務機制更加完善。

不折不扣落實國家、省、市助企紓困各類政策。

完成增值稅留抵退稅44523118萬元、六稅兩費退稅661247萬元、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稅48265萬元、穩崗返還失業保險金1049310萬元。

開展項目建設四個主題季活動和三個100”攻堅行動,一企一策解決融資貸款、手續辦理等各類問題70余個。

市場主體逆勢增長14.2%

內生發展動力顯著增強

中試基地建設扎實推進。

做大中試基地規模,啟動C區改造、D區建設。

加強精細化工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施智慧化通用規整填料催化劑等中試項目6個。

聚焦中試項目技術源,引進天津大學等專家團隊6個。

打造開放式中試服務平臺,建成定制化中試生產線3條。

中試基地獲評省首批中試基地和省首家典型示范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

創新優勢地位不斷彰顯。

格林凱默、研峰科技啟動主板上市。

華錦五洲化工設計院實現落戶。

鑫安源化學等5個企業、項目分別納入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能力提升類實質性產學研聯盟后補助計劃和省科技成果轉化后補助計劃支持清單。

盤錦頤高科技創業園獲批省中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

遼寧精細化工產業技術公共服務平臺獲批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

新增實質性產學研聯盟4個。完成科技成果轉化30項。

科技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突破3%,創歷史新高。

項目建設有力有效。

三力中科新材料等79個項目實現開復工,格林凱默新型材料中間體等32個項目實現竣工。

引進江蘇鵬鷂注資3億元建設年產15萬噸二代生物柴油項目盤活宏業石化閑置資產。

爭取紅旗劇場、遼河電影院等市屬國有資產所有權。

處置閑置土地27.53公頃、批而未供土地14.56公頃。

遼河左岸酒店及公寓外部裝修改造基本完成。

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步伐

新型工業持續做精做優。

三力中科耐高溫尼龍等4個產品獲批省專精特新產品,洪鼎化工等2家企業獲批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瑞升等2家企業獲批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興有化工等3家企業技改升級,鵬翔新材料等5家企業小升規,佳合晟世等10家企業上云

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14家、高新技術企業7家、雛鷹企業5家、瞪羚企業2家。

特色產業不斷發展壯大。

創建盤錦數字經濟產業創新示范區,入駐中檢跨境溯源中心等企業10家。

思愛普(SAP)雙碳創新中心雙碳監管決策平臺上線運行,成功發布國內首個反映城市雙碳指標的盤錦指數

雙臺城文旅綜合體投入運營。

遼河碑林景區、城市旅游集散中心開門納客。

遼河康養中心主體竣工,康養輔具文化街區入駐企業11家。

現代服務業提檔升級。

舉辦2022盤錦電商直播年貨節、首屆新能源汽車電商博覽會和第九、第十、第十一屆汽車電商博覽會。

星河公館主體竣工、昆侖云禧交付使用,成為中高端地產新代言。

盤錦跨境電商產業園和盤錦(香精)跨境電商制造園被認定為省重點培育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區。

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

打造民俗風情旅游村寨等特色載體,舉辦荷花旅游文化節等特色活動,推動常家香菇種植基地提檔升級。

會友”“鑫龍人”“蟹稻豐年榮獲省百強農產品品牌。

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達到120個。

生態文明建設成果豐碩

生態環境保護成效顯著。

堅持六氣共治PM2.5平均濃度20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28.6%,空氣綜合指數全市第一。

常態化開展三禁管控,秸稈焚燒等衛星遙感全市唯一零火點。

全面落實河長制,雙繞河等4條河流考核斷面水質提升到地表類水體標準,水質綜合指數全市第一。

城鄉環境質量不斷提升。

高標準完成一帶雙創規劃編制,科學劃定三區三線

谷家濕地生態修復項目開工建設,遼河干流防洪提升和灘區居民遷建項目順利實施,太平河水污染治理與水生態保護項目通過評審。

實施一統河綠化提標擴面工程,新建及改造慶華5個口袋公園、城市之星街頭游園和沿湖景觀步道。

建成省級美麗宜居村2個、市級園林新村1個。

開發區基礎設施更加完善。

開發區實現封閉管理,智慧園區管理系統正式運行。

完成蒸汽管線、污水處理設施、危化品倉庫和中試基地消防系統升級改造。

新建西擴區應急事故池。

對外開放合作持續擴大

招商引資提質增效。

圍繞“1+3+3”產業體系,聚焦提升華錦集團等頭部企業本地配套率,引進撫順東科鋰電池電解液溶劑、遼寧魯華環烯烴共聚物等35個優質項目簽約落地,完成年計劃100%

開放平臺加快建設。

完成裝備制造產業園控詳規編制。

盤錦遼河新城起步區生態環境導向開發項目獲批國家第二批EOD模式試點。

對外合作深度拓展。

遼寧德羅西獲批全市首家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出口商,設立盤錦首個跨境電商海外獨立站,完成首單9710(跨境電商B2B直接出口)出口業務。

遼寧鑄宸成為全省唯一參加海外倉國家標準制定企業,建成盤錦第一個公共海外倉,打通9810(跨境電子商務出口海外倉)首單出口業務全流程鏈條。

形成科技研發小試中試工業生產質量認證海外獨立站—9710通關—9810海外倉雙臺子模式

人民生活品質穩步提升

城市更新有序實施。

統籌推進永華等7個老舊小區改造,完成新華等6個老舊小區改造。

實施天河路等4條街路、益工街南北路等10處點位排水管網和魏家泵站等4座泵站改造。

新建、維修、實施工五路、緯八街等6條街路綠化工程。

新建及維修農村公路19公里。

城市管理日趨完善。

爭創全域全國文明城市和全國文明典范城市,順利通過國家測評驗收。

推動網格指揮調度平臺運轉升級,科學整合1522個點位視頻監控。

整治馬路待工亂象,零工勞務市場投入使用。

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工作通過省初評驗收。

公共服務均衡發展。

完成實驗中學等6所中小學教學樓及操場維修改造。

市中醫醫院主體竣工。

建成6個社區康復輔具租賃站,新增1個省級示范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

遼河街道新建社區榮獲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稱號。

民生保障更加充分。

新增城鎮就業4348人,失業人員再就業2896人。

堅持三快原則化解欠薪案件。

鐵東街道新府社區榮獲國家級充分就業社區稱號。

建設街道南遷社區居民委員會榮獲全國先進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稱號。

加快曙光等棚戶區改造項目收尾,全年回遷安置居民1003戶。

大力推進錦上陽光破產重整,1208戶居民實現住有所居。

全力推進恒大保交樓,完成首批470戶交付任務。

推動已售房地產小區不能辦證問題化解,惠及居民6699戶。

加快臨電轉正步伐,天琴灣等7個小區用上正式電。

公開招聘教師、社工、輔警以及衛健、應急等專業人員304人。

解決退休人員養老保險發放缺口和事轉企及上劃人員保險轉移等問題。

風險防范化解精準有力

抗洪搶險和災后重建展現擔當作為。

廣大機關街鎮干部、預備役官兵等轉移群眾、巡堤查險、修筑堤壩、強排積水、搶險救災,遼河、小柳河等主要河流沒有發生一處險情,七水井子屯92棟水毀D級主房全部拆除重建,受災群眾順利返家、溫暖過冬。

疫情防控堅實有力。

堅守京哈高速高升出入口和盤錦火車站兩大交通出入口,累計完成落地檢112.4萬人次。因時因勢調整防控措施,做到抗疫不放松、防疫不過度。廣大醫務人員、社區(村)工作者、公安干警、社會及機關志愿者等,以堅持就是勝利的強大信念,共同打贏疫情防控這場阻擊戰,有效守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堅決落實國務院安全生產15條硬措施,扎實推進城鎮燃氣、自建房等重點領域專項整治,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集中攻堅順利收官。

萬件化訪、市千件化訪”167件信訪案件全部清零,一批信訪積案得到妥善化解,以優異成績入圍國家信訪工作示范縣區評選。

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持續加大對民生類侵財案件防范打擊力度,圓滿完成黨的二十大安保維穩任務。

指揮鏈路打通試點通過驗收,民兵創破紀錄比武全市第一。

堅持底線思維,全力保障三保支出不受影響。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壓減非必要非急需非剛性支出3055萬元。成功化解到期債務本息4.9億元,牢牢守住不發生政府性債務違約風險底線。

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

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始終,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鞏固深化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推動政府系統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自覺接受區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區政協民主監督,78件人大代表建議、53件政協委員提案全部辦復。

深入開展強規范、重實干、嚴督辦專項行動,堅定不移糾四風樹新風,政府系統求真務實、真抓實干、滿懷激情、干事創業的氛圍更加濃厚。

修訂區政府工作規則和區政府黨組工作規則,重大行政決策和行政規范性文件全部經過合法性審查,依法治區、依法行政、依法用權,體制機制更加完善。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深入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之年,是推動全面建設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北方水城取得新突破的攻堅之年,做好全年工作至關重要。

政府工作總體要求

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遼寧振興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市委八屆五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區委九屆五次全會暨區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著力補齊四個短板,扎實做好六項重點工作,深度融入一帶雙創,以六個高質量為引領,以五大產業功能區為支撐,全面落實八大攻堅行動,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保民生、防風險,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在遼寧實現全面振興新突破、盤錦建設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先行區上展現更大擔當和作為。

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7.5%

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

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重點工作安排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搶抓重大歷史機遇。抓住用好黨的二十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遼寧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規劃等國家、省、市各類政策舉措密集出臺重要窗口期,圍繞基礎設施、產業轉型升級、新型城鎮化、創新驅動、民生工程、生態環保等各領域,提早研究謀劃、全面吃透政策、精準實施對接、拼命向上爭取,奮力推動一批政策、項目、資金落實落地。全年包裝申報項目50個以上,入庫總額50億元以上,爭取資金15億元以上。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實施簡化審批、照后減證、全程代辦等改革。推進電子證照、電子簽章全面應用、互通互認。暢通準入準營和退出通道。落實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提高線上一網通辦、線下一窗綜辦水平。深化雙隨機、一公開”“互聯網+監管和信用監管。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全面推開柔性執法。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真心實意為民營企業服務,辦實事、解難題,著力構建親清政商關系。

奮力打破空間限制。全力以赴推進開發區擴區,打通項目落地最后一公里。深入做好高鐵+”一帶雙創融合文章,推動盤錦遼河新城起步區生態環境導向開發項目啟動實施。用好二類工業用地,高標準規劃建設裝備制造產業園。全力打通新府大街等瓶頸路、斷頭路,完善城市路網體系。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推動國有平臺公司提檔升級,做強融資能力,提高經營水平。積極盤活存量資產,分類制定處置方案,加快資產處置步伐。堅持金融+實業發展戰略,實現更多領域優化布局。做實區街財稅管理體制改革,支持街鎮走特色化經濟發展道路,提升內生發展活力。

精準開展招商引資。進一步完善產業鏈圖譜和招商地圖。圍繞“1+3+3”產業體系,深化產業鏈招商和以商招商,做好上門招商和大企業招商,做大做強催化劑產業集群。全年簽約落地項目35個,到位內資28億元,引進外資實現突破。

強力推進項目建設。持續開展項目建設四個主題季活動和三個100”攻堅行動。建立項目建設六張清單。全年新開工項目20個、復工項目47個、竣工項目30個、投產項目25個。一企一策推動開發區僵尸企業有效盤活、低效能企業提質增效。

加快發展新型工業。依靠華錦、服務華錦、融合華錦。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加快格林凱默、研峰科技上市步伐。新增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2個,科技型中小企業10家、高新技術企業3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雛鷹企業5家、瞪羚企業2家。

壯大特色產業規模。推動數字產業集群化、規模化發展。支持中檢跨境溯源中心等企業做大做強,全年新增數字企業10家以上。高標準實施遼河碑林改造,精心辦好遼河濕地國際燈會等四季旅游精品文化活動。推動遼河康養中心、市中醫醫院全面投入運營,做大遼河康養輔具文化街區和康復輔具產業園區規模,全年引進企業10家以上。建設更高水平跨境電商產業園,全年進出口總額增長10%

提高服務業發展品質。大力發展樓宇經濟。培育壯大會展經濟。促進平臺經濟、夜經濟、網絡直播健康發展。推進沉浸式黨史體驗館建設。有效盤活閑置存量資產。加快專業市場、美食街區提檔升級。引導興隆二百等傳統商貿企業轉型發展。啟動長征二號等區域開發。開展穩經濟、促消費、惠民生十大消費專場活動。

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深入挖掘鄉村文化旅游資源,推動三次產業融合發展。促進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引導農業龍頭企業牽頭建設農業科技聯合體或新型研發機構。支持遼寧龍人農業爭創國家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打造省級美麗宜居村2個。培育省知名農產品品牌3個。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強化現代化科技和人才支撐

建設國家級精細化工中試基地。高標準完成C區改造、D區建設。完善中試基地運行體制機制,集聚各類科技創新資源。加強精細化工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高科技成果本地轉化率。全年引進專家團隊3個以上、立項開展中試項目5個以上、產業化落地項目2個以上。積極爭取國家、省重大創新平臺布局,奮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國重要的區域創新中心。

壯大創新主體。精準制定高新技術企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激發創新活力,加速發展壯大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科技企業、隱形冠軍單項冠軍企業。鼓勵企業聯合高校院所、科研機構加強共性技術平臺建設。新增實質性產學研聯盟2個。完成科技成果轉化25項。科技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2%以上。

引育創新人才。支持科技創新鏈主企業精準引進高端創新人才和高精尖缺人才。充分發揮中試基地、人才公社等平臺引才聚才作用。完善重點人才培養引進激勵機制,構建宜居宜業宜創全鏈條人才服務體系。

優化創新生態。全力推動搭建中試基地以及各科研院所一主多輔科研創新功能體系。編制創新策源規劃方案,出臺專項政策措施。整合產學研用金要素,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深度融合。

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穩步推進節能降碳。放大思愛普(SAP)雙碳創新中心功能,搭建面向企業的業碳一體化平臺,提供一攬子節能減排降碳實施舉措,持續擴大盤錦指數影響力,向國家級雙碳創新平臺邁進。積極推進工業、建筑等行業綠色化改造。

深入開展污染防治。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統籌六氣共治,推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嚴格落實河長制,確保河流水質穩定向好。加強土壤污染治理和源頭防控,全力建設無廢城市。高質量抓好第二輪中央和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

精心打造宜居生態。高質量抓好遼河濕地生態修復項目實施。科學推進遼河等7條河流沿岸帶狀濕地文化公園建設。不斷完善主次街路、背街小巷綠化補植、氛圍營造,做精做美城市綠心地帶。持續推進街頭游園”“口袋公園等基礎設施建設。

堅持以人為本,

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優化城市功能品質。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正大等2個老舊小區以及育紅路南段綜合改造。通過合理施劃停車位、建設立體停車樓、引進智慧停車系統等多種方式增加停車位,破解停車難。開展錦盤河街泵站等4個排水泵站改造,進一步解決城區內澇問題。對標爭創全域全國文明城市和全國文明典范城市標準,持續開展基礎設施、環境衛生、市容市貌、交通秩序、文明素質、氛圍營造六大專項行動,重點解決小維小修、環境整治、占道經營、亂停亂放、行為失范等突出問題,推動城市管理向常態化、標準化、精細化轉變。

完善公共服務供給。深入實施中小學名校、名師、名校長培育工程,推進實驗小學等3所中小學建設改造。推進二級以上民營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檔升級。大力發展普惠型和互助型養老服務,持續完善“1+N+X”養老服務體系。堅持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文藝創作和全民健身活動。

提升社會保障水平。深入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行動,確保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為零。認真落實退役軍人優撫政策,關心關愛殘疾人、低保戶等困難群體。全面落實一金三制,保障農民工工資按時足額支付。推進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工作,持續完善社會福利、法律援助體系。穩步提高城鄉低保和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妥善做好七水井子屯災后恢復重建后半篇文章和恒大保交樓工作。加快剩余臨電小區正式電接入和已售房地產小區不能辦證問題破解。全力保障遼河干流防護提升工程實施。全年回遷安置居民1000戶。

筑牢安全發展底線。因時因勢調整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快推進老年人疫苗接種,確保平穩轉段,順利過渡。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加強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安全監管。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臺。強化社會治安整體防控,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嚴格食品安全監管,持續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穩妥化解政府存量債務,堅決遏制新增隱性債務。堅決兜牢三保底線。嚴格規范財政資金和經費使用,嚴格政府類投資項目審計,把有限資金用在刀刃上。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政府重任在肩、使命如磐,重在執行、貴在落實。必須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堅定不移走好新的趕考路,在新時代振興發展上展現更大擔當和作為:

對黨絕對忠誠,爭做不忘初心、踐行使命的表率。

奮力推動發展,爭做勇于擔當、干事創業的表率。

堅持人民至上,爭做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表率。

強化依法行政,爭做秉公用權、規范干事的表率。

勇于較真碰硬,爭做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表率。

永葆清廉本色,爭做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