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強三級黨群服務中心打造“15分鐘便民服務圈”
大洼區聚焦解決群眾難點堵點問題,緊緊圍繞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主線,全面推進“區、街道、社區”三級黨群服務中心建設,著力打造功能完善、生活便利、辦事高效、百姓滿意的“15分鐘便民服務圈”,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規范化建設,提升陣地“硬實力”。以共享整合、集約利用、群眾滿意為原則,大洼區采取“新建一批,改擴建一批”的方式,對全區各黨群服務中心進行升級改造,規范名稱、外觀、展示內容等,形成統一標識、統一外觀、統一配置、統一氛圍,建強“15分鐘便民圈”硬件基礎。堅持整體規劃,在人流密集、交通便利的位置科學選址、合理布局,著力整合轄區內的資源,實現資源利用集約化,輻射范圍全域化,服務居民最大化,將陣地建在群眾“家門口”,服務送到百姓身邊。整合原有功能室,增配活動設施,重新規劃空間布局,科學設置議事交流、黨群活動、綜合服務、宣傳展示、便民服務、文體活動等基本功能區,部分社區還增設圖書閱覽室、日間照料室、兒童活動室等特色功能區,基本滿足社區居民多元化需求。目前,大洼區黨群服務中心面積達2000平方米,街道黨群服務中心面積均達1000平方米以上,城市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均達400平方米以上,37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面積達到每百戶30平方米以上標準,為全區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開展提供了堅實的陣地保障。
一站式辦理,跑出服務“加速度”。強化黨群服務中心便民屬性,著力推進“黨建+政務”服務創建工作,創新服務方法,精簡辦事流程,優化服務環節,依托“網格+智能化”管理平臺提升精細化服務管理水平,構建親民、為民、利民、便民的“一站式”服務大廳。整合社保、民政、綜治、人社、退役軍人等政務服務進駐黨群服務中心,全面推廣“一窗受理、集成服務”的辦事模式。同時,在大廳內增設自助服務區,延伸“一網通辦”服務,讓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切實從根源上破解群眾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等問題。設置綜合咨詢臺,提供“辦好一件事”服務,熱情、專業、全面做好業務咨詢引導。在大廳顯著位置張貼辦事清單、辦事流程圖、辦事指南,為群眾提供明確清晰的辦事指引,做到“一事項一流程一指南”。建立完善專人值班、“閉環服務”、“幫辦代辦”等各項工作制度,嚴格落實一次性告知、首問負責、服務承諾、容缺受理、綜合窗口一次性受理制度,讓群眾感受到“進一門、找一人就能辦成事”的便捷體驗,真正實現辦事“不出圈”。
多元化服務,構建便民“綜合體”。黨群服務中心既為群眾提供優質服務,又承擔“總部”職能。依托黨群服務中心,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創新民主協商議事模式,明確議事內容、規范議事程序,共商區域發展。2022年以來,召開聯席會議20余次,有效解決衛生、供暖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50余件。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均設有“兩代表一委員”工作室,暢通代表委員與群眾溝通的渠道,通過定期組織開展“面對面”的座談交流,聽取社情民意,協調解決群眾身邊的難事、愁事、煩心事,確保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難事不出街道。同時,扎實用好、用活、用勤“大工委”“大黨委”平臺資源,全面開拓黨建工作思路,積極組織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舉辦舞蹈、書畫、合唱、乒乓球、象棋比賽等文體活動,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打造“有溫度”的黨群空間,讓群眾感受到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為生活帶來的便利,實現為民服務效能的最大化,進一步提升群眾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