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臺子區開展“盤錦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日”宣傳活動
目前,雙臺子區共有1354人登記為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
3月30日,雙臺子區紅十字會開展了“生命·遇見——遺體、人體器官、角膜捐獻”宣傳活動,倡議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宣講遺體器官捐獻的意義及事項。
遺體器官捐獻,被譽為“生命最后的饋贈”,盡管生命終有消逝的一天,但或許可以用另一種方式延續。 4月2日,是盤錦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日,在紀念日來臨之際,雙臺子區紅十字會組織志愿者走上街頭,向群眾普及遺體器官捐獻知識。
當日,宣傳活動在湖濱四季城廣場舉行。活動中,宣讀了遺體、人體器官、角膜捐獻倡議書;面對面向居民介紹遺體(角膜)捐獻和造血干細胞捐獻申請登記的政策,積極分享紅十字法規條例及志愿服務等知識,消除大家對遺體(角膜)捐獻與造血干細胞捐獻的誤解、偏見,提高群眾的知曉率和參與度,使群眾進一步了解到遺體(角膜)捐獻和造血干細胞捐獻是一項造福他人的公益事業。志愿者發放了宣傳冊、宣傳袋,與參與群眾進行了互動有獎問答,還聘請了專業人員為志愿者和群眾開展應急救護培訓。
居民劉大爺聽了講解后說,遺體器官捐獻是一種高尚行為,值得倡導。一位老教師表示,自己會跟子女講器官捐獻的意義,日后也加入到捐獻的隊伍。用生命延續生命,用生命成就生命。
“感謝捐獻者們高尚的行為,讓生命在奉獻中延續,讓生命的價值得以升華。”據雙臺子區紅十字會專職副會長任冬梅介紹,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登記為捐贈志愿者,從2014年全年登記僅2人到2021年全年登記人數達到339人。截至目前,雙臺子區共有1354人自愿登記為遺體、人體器官、角膜捐獻志愿者。這充分證明群眾對遺體器官捐獻的認可度、支持度越來越高,很好地傳遞了科學的生命理念,帶動更多人加入這一公益事業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