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品質優技術 助力水稻提質增效
今年,盤山縣持續開展水稻新品種引進、試驗和推廣工作,不斷優化水稻品種,提升大米品質,提高農民收入。
仲夏時節,太平凱地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稻田里的水稻長勢喜人,從遠處望去像一片綠色的海洋。今年,合作社引進了紅海灘1號水稻品種進行種植,較于常規品種,該品種秧苗葉相更加寬,根系更粗壯,產出的大米色澤更加晶瑩透亮,市場認可度高,畝均產量和效益均可達到提升。
優技術是提品質的前提。在沙嶺鎮于家村的水稻攻關試驗區,盤山縣農業部門技術人員正對該處試驗田內的水稻秧苗生長情況進行監測。今年,縣農業部門在往年取得成果的基礎上,開展了工廠化育苗、化肥減量增效施肥、測土配方施肥等多項涵蓋水稻生產全過程的攻關試驗,精確篩選出適宜盤山縣地區氣候條件特點的水稻新技術,并在全縣13個鎮、街道進行了覆蓋推廣應用。
今年,盤山縣圍繞《盤山縣鄉村振興三年行動專項方案(2023—2025年)》,加力推動水稻品種優質化,扶持經營主體規模化種植紅海灘1號、錦稻109、華豐錦稻等一批高產、優質、抗病力強的水稻品種作為對比品種。從往年的測產結果來看,優質新品種的畝產效益不僅比常規水稻品種有所提高,且產出的大米軟硬度、色澤、氣味也有較大提升。同時,盤山縣還充分發揮域內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業種植合作社的帶動作用,引導水稻種植戶使用生態除草、物理防蟲滅蟲、高標準農業灌溉設施、現代農業物聯網技術等農業先進技術,提高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保障了綠色優質水稻的種植規模、提升了稻米品質,增加了水稻的產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