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臺子區綜合施策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全面完成春季糧食播種面積4.83萬畝;大米聯盟企業整合土地面積達到4萬畝;成、扣蟹混養面積1.4萬畝,稻蟹綜合種養面積2.1萬畝;完成1000畝寡糖農用制劑施用和3000畝‘紅海灘1號’水稻種植。申報‘蟹田稻海’‘鑫金鑫’‘谷今稻’三個遼寧省知名農產品品牌。組織龍人米業參與盛夏消費節活動,推廣企業品牌。”筆者在雙臺子區了解到,年初以來,雙臺子區始終堅持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綜合施策,夯實基礎強化擔當,不斷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
進一步豐富鄉村產業業態。初步完成統一鎮、陸家鎮國土空間規劃和鎮域規劃的編制工作。完成陸家鎮新農村、陸家村村莊規劃。盤活陸家鎮新農村小學、雙盛街道宋家村小學、雙盛街道上稍子村小學3處閑置資產,已完成統一鎮48個坑塘對外發包;推動上稍子村直播基地開設2個抖音店鋪。建立43個黨群共同致富責任區,引導黨員致富骨干領辦創辦3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村民創收。完成“十分心田”認養和1700畝南美白對蝦種苗投放。完成民俗風情旅游村寨絲瓜秧苗栽種,組織鄉村旅游項目參與省、市級旅游推介活動4次。
加快培育鄉村本土人才。完成高素質農民培育學員120人招生,優先選擇帶動能力強、素質高、年輕有為的農業經理人,社會事業帶頭人,返鄉創新創業者參加培訓。
強化公共文化產品供給。開展“寫春聯送溫暖、文藝進萬家”活動,為村民贈送400余副春聯、20余幅小畫。完成送文化惠民演出10場、送圖書活動15次,送文化輔導5場。完成農村公益電影放映160場。
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習近平著作選讀”“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理論宣講活動,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村入戶。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60個。常家村獲得“全國文明村”參評資格,陸家鎮、統一鎮和友誼村等9個村鎮獲得“盤錦市文明村鎮”參評資格。開展高價彩禮等移風易俗重點領域專項治理,引導群眾轉變思想觀念。對全區18個行政村上半年落實“四議一審兩公開”制度執行情況進行摸底排查,建立執行情況臺賬,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整改。開展“陽光三務”操作員培訓班,提升人員業務能力,切實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
同時,保護傳承鄉村歷史文化、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等工作也得到了同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