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出新品質 “造”出幸福感
——雙臺子區有序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程
老舊小區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高居民生活品質、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雙臺子區始終堅持聚焦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改善居民居住條件和環境,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重點民生項目深入推進,真正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以前這里哪有小區的樣子,路面破破爛爛,單元門形似擺設,綠化帶稀稀疏疏……”國土資源小區居民劉女士說,“一想到小區改造后的樣子,我心里就美滋滋的。”據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國土資源小區舊改項目改造總建筑面積3.54萬平方米,共有11棟居民樓,居民總戶數為365戶。目前外墻保溫及雨水管拆除更換已全部完成,正在進行外墻涂料、排水管線等改造,總體工程量已完成60%。
改善的是環境,凝聚的是民心。雙臺子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推動老舊小區改造作為民生重點實事來辦,高質量推進改造工作。據悉,2019年至2023年雙臺子區實施改造老舊小區18個,涉及居民樓797棟、33970戶、288.62萬平方米。2023年計劃改造2個小區,分別為正大小區、國土資源小區,共24棟樓、921戶居民,建筑面積9.93萬平方米。
強化頂層設計,科學推進改造工作。成立了由雙臺子區委、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雙組長的雙臺子區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領導小組。改造前,嚴格履行招投標程序,做到公平、透明、依法、依規,堅持選擇有實力、有經驗、有責任感的施工單位,優化設計、提升品位。在改造中,主要領導親自掛帥、靠前指揮、現場辦公,做到小問題快解決、大問題速落實,掛圖作戰、明確工期、搶抓時間,全力保證改造工作的順利開展。
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小區居民意愿。積極發動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多次深入居民當中了解實際情況,廣泛征求改造工作意見,并在征得80%以上居民同意的基礎上,繼續做好剩余部分居民的思想工作,努力獲得最大范圍的居民支持。并及時納入改造計劃,提前做好項目包裝申報改造等一系列準備工作,做到了當年申報、當年獲批、當年開工。
注重過程監督,嚴把改造質量關口。為了把老舊小區改造這項工作打造成百年工程、民心工程,雙臺子區積極整合多方力量,并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組建志愿服務隊,選舉義務監督員代表加入改造工作中來。改造前,充分征求居民意見、明確改造方向;改造中,針對每一個細節和環節注重聽取居民合理化建議,確保改造工作順應民心、符合民意,讓改造工作成為居民自己的事,確保了改造工作的以人為本的鮮明導向。有了居民的加入,既對工程質量有保障加裝了“安全鎖”,又為改造中相關問題的協調解決安上了“快進鍵”。
嚴格資金審計,確保資金使用安全。為了確保中央專項資金花得放心、用得安全,嚴把資金使用關口,不斷強化財政和審計雙重監督,堅持認真履行施工合同約定,按照施工進度進行撥款。同時,堅決做好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的全過程審計,嚴防擠占挪用、跑冒滴漏,確保每一分錢花在刀刃上、用在關鍵處。
目前,雙臺子區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正在有序推進中,居住環境臟亂、基礎設施老化、公共服務配套短缺等短板問題正在逐步得到解決,讓群眾的生活質量得到了看得見、摸得著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