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服務 強供給 大洼區糧食豐收在即
滿目耀眼的金黃,縱橫交錯的田埂,編織著奮斗的幸福。眼下正值收割季,大洼區各田間地頭一片繁忙景象。今年以來,大洼區搶農時、抓田管,落實落細各項糧食穩產措施,奮力推進全區農業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突破。
聚焦惠農強農,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大洼區堅持早謀劃、早準備、早行動,通過召開會議,細化實化工作措施,層層壓實生產責任,落實糧食生產各項政策措施,開展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生產者補貼、農業保險等政策,確保補貼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到農戶手中,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舉辦春耕備耕培訓班,提升廣大水稻種植戶學技術用技術能力。持續開展農作物種子、化肥、農藥等執法檢查行動及普法宣傳活動,切實保障農資供應、價格穩定以及農業用種安全。完善農業、水利、氣象等部門信息共享機制,準確分析研判天氣條件和災害發生趨勢,及時發布預警信息,確保預警信息到戶、防御措施到田。
強化農機服務保障,促進糧食生產提質增效。“實施高標準農田改造后,地塊平整了,土壤改良了,上水、放水都痛快了,節約了不少時間。”清水鎮小清村水稻種植大戶李繼財說。大洼區嚴格執行耕地保護制度,突出抓好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加強涉農企業服務,協調解決企業在生產和經營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及時啟動“4+1”工作機制,成立4個秋收督導檢查小組和1個農機調配小組,組織技術人員和農業專家深入田間地頭做好現場指導,提高機手駕駛操作水平。做好農機調度工作,使每臺機具都達到滿負荷作業,引導動員農戶搶前抓早,高質量完成秋收工作,確保秋糧應收盡收、顆粒歸倉。加強市場管理,保持農機作業服務供需平衡,促進機具順暢轉移、有效作業。積極協調督促農機經銷企業和維修網點,及時做好保供應和售后服務工作,備足備好農機零配件,全力開展好售后服務工作。
打通農技推廣“最后一公里”,保障全區糧食穩產增收。大洼區全面實施機械化耕作,積極引進新農機、新技術,推廣水稻缽苗機插栽培技術、毯式苗水稻機械化插秧同步側深施肥技術、秸稈全量還田埋茬起漿水整地技術、無人機精準施肥技術,培育推廣優質、高產、多抗的水稻新品種4個,建立優質水稻品種繁育示范基地,全力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制定《大洼區2023年秋季水稻機收割控茬作業和機收減損工作實施方案》,加大宣傳力度,組織開展低茬作業、秸稈切段拋撒還田和機收減損等技術培訓會,嚴格按照要求開展控茬作業和機收減損工作,切實減少機收損失,保障全區糧食穩產增收。
希望的田野上,新的豐收正在孕育。大洼區全力以赴保持糧食穩產增產好勢頭,把豐收的基礎轉化為豐收的果實,分品種壓實種植面積,分環節挖掘增產潛力,充分發揮農業科技的賦能作用,糧食產量有望實現“二十連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