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來“金鳳”棲“梧桐”
——大洼區招商引資工作側記
招商引資,是產業升級的重要抓手,更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后勁所在。年初以來,大洼區搶抓新時代東北振興的政策機遇,堅持項目為王、招商為要、落地為大,扎實開展招商引資攻堅行動,一季度,全區完成簽約注冊項目17個,實際到位內資14.59億元,同比增長19.9%,“招商引資”這股強勁活水,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頂層設計,構架一個新格局。什么樣的格局決定什么樣的成效。“以項目論英雄、憑招商比能力、從落地看作風”,這就是區委區政府年初伊始為招商引資工作定下的主基調,打開了頂層設計、高位推動、全員參與的招商引資工作格局。
制定印發《盤錦市大洼區2024年招商引資工作實施方案》,17家主要招商單位和20家區直招商單位責任明確、任務明確;出臺《盤錦市大洼區產業發展扶持資金管理辦法(暫行)》《解決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指導意見》,用足用好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動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遼寧省推動經濟穩中求進若干政策舉措》,為重點產業發展積聚給足了政策、增強了引力;成立國企招商服務公司,對現有專業招商人員進行整合,實行“政府+企業”的雙輪驅動模式,逐步建立起適合新發展態勢的專業化招商隊伍;重新梳理匯總基礎資料,分級分類建立目標“企業庫”、目標“客商庫”和目標“項目庫”,更新和設計新版《大洼區招商宣傳手冊》,提供清晰的招商指向……起勢定盛勢,全區大抓招商的格局不斷形成,全員招商氛圍更加濃厚。
片區競賽,成就一片新風景。“火車跑得快不快,要看車頭怎么帶”。四大班子牽頭掛帥,既統籌、又出征,既指揮,又作戰,“四大片區招商擂臺賽”一開幕即成如火如荼之勢。這是一張不完整的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招商清單:
1月10日—13日,區委書記赴上海招商;1月26日,赴北京就央地合作項目進行洽談;2月29日—3月4日,赴天津、北京等地進行項目洽談;5月11日—12日,赴北京招商;1月27日,區長赴沈陽洽談項目;4月21日—24日,赴青島開展招商引資活動;5月20日—24日,赴天津、南京、無錫、嘉興等地考察洽談項目;其他區級領導帶隊走出去招商16次,走訪考察企業38家;走出國門1次,走訪考察重點企業7家,4家企業應邀回訪。當拼搶爭實不僅是動員大會的口號并且成為榜樣,行動的力量就會一層層的傳遞和蔓延。
優化環境,打造一塊金招牌。“鳳凰”緣何選中“梧桐”?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就是贏取“鳳凰”青睞的不二秘方。推進“放管服”改革,打造數字政府,推行容缺受理、包聯走訪、幫辦代辦、融資擔保等一系列工作措施,都是各地正在辦的事情。如何把正在做的事情做好,大洼尤為注重一步一個腳印的扎實推進每一個轉變。
為深化“綜合窗口”改革,成立工作專班,召開10余次專題會議,對801項政務服務事項重新梳理,納入無差別綜合窗口事項617項;將34個服務窗口壓縮至13個服務窗口,進駐人員由81人縮減到49人;在鎮街設置便民服務綜合窗口32個,可辦理事項208項。一個個改變,就是力圖用群眾的切身感受來詮釋營商環境的改善。
為推進“辦事不找關系”,開展“我陪群眾走流程”活動,開通音視頻遠程導辦服務,便利化掃碼預填功能,以流程并行化代替多窗串聯辦理方式……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催生了最快的速度、最大的誠意、最貼心的服務。
接棒陪跑,跑出一個加速度。“全流程工程建設項目整體辦理時間壓縮近30%”,這就是招商項目落地開工的新節奏。
項目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都有分管區領導和部門“交接棒”,直至項目投產達效完成。
區級層面,有專業人員組成的專業幫辦代辦隊伍;鎮街層面,有專業領辦小分隊,鎮街“領辦”與區級“代辦”雙軌并行,全程提供“媽媽式”貼心服務,幫助企業少跑路,避免跑錯路。
全部實行“接棒陪跑”簡約流程,實現工程建設項目“一門一窗一次一網一線”,全流程審批可在政務服務網進行。
實行“接棒陪跑”督辦制度。“接棒陪跑”工程建設項目分管領導周推進,區政府主要領導定期調度,營商局每半個月進行動態匯總,督查室每月進行通報,倒逼項目加速落地落實。
“對民營企業高看一眼、厚愛三分,企業家獲得感、幸福感更多。”這是來大洼投資的一位企業家發自肺腑的感言。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大洼區正以更足的勁頭、更實的舉措、更大的力度,全力以赴推動營商環境迭代升級、招商引資提質增效,不斷將項目潛能轉化為發展動能,向著高質量發展目標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