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洼區著力打造現代農業“先行地”
時近盛夏,田野綠意盎然,度過了“緩青期”的稻苗分蘗、拔節,長勢喜人,預示著又一個高產的年景。
大洼區是農業大區,農業在區域經濟發展中一直發揮著基礎性、支撐性作用,糧食生產已經實現了“二十連豐”。近年來,大洼區按照新形勢下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總體部署,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持續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著力打造現代農業“先行地”。
基礎設施建設讓“糧田”變“良田”。通過積極向上爭取,2024年大洼區成為全省為數不多的全域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的縣區。開年以來,挖掘機、推土機就來回穿梭于田間地頭,搶抓時間完善糧食核心產區的基礎建設。據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今年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主要包括:加強耕地保護、整理和開發,規劃和布置高標準農田建設區域,確保耕地資源有效利用、合理配置;建設排水、保水和防沙截流工程,增強土地保育水平;開展土壤調查、修復和改良,增強農田的生產能力;新建和完善橋、涵、倒虹吸等田間配套建筑物,實施引水支渠襯砌工程,有效解決輸配水過程中跑漏滲等問題,顯著提升灌溉水利用率。年底建設任務完成后,能夠有效地解決農田環境亂、農田灌排系統不配套、抗災能力比較低、部分可耕地高低不平等問題,很好地提高耕地質量,增加耕地面積,從而擴大農民的利益。
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做強農業“芯片”。“紅海灘1號”是“盤錦大米”品牌的首個代表性品種,具有抗病、耐寒、耐旱、耐鹽堿、活稈成熟不早衰、出米率高達70%、平均畝產達到700公斤以上、米飯香氣濃郁等顯著特點,曾榮獲“國家優質米食味金獎”。無獨有偶,沖上“國字號”品牌的還有“光合1號”河蟹新品種,這是經農業農村部審定、推廣的我國第一個河蟹新品種,具有抗病力強、成活率高、生長速度快3個突出性狀,已經入選農業農村部2024年水產主導品種。“紅海灘1號”“光合1號”的成功,既是大洼區推進種業振興的成果,也是大洼區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的工作縮影。目前大洼區已培育具有自主研發能力的種子企業10戶,他們同政府一道,扎實按照“標準引領、政府引導、社會共建、分步推進”原則,采取“標準+認證+品牌推介”的模式,努力打造更多像“紅海灘1號”大米這樣的自主創新、品質高端、服務優質、信譽過硬、市場公認的“遼寧優品”品牌,引領大洼區農業產業和產品的升級換代。
農業科技應用為現代農業插上“翅膀”。從“靠天吃飯”到“知天而作”,從“會”種地到“慧”種地,近年來,大洼區始終秉持科技興農、科技強農理念,互聯網、自動化、人工智能、激光平地技術等現代科技在農業的應用,為現代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當下時節,最為常見的是一臺臺無人機飛翔在稻田的上空,勻速往返田間噴灑農藥。據粗略統計,年初以來大洼區共運用高新科技裝備8511臺套,應用農業機械總動力28.97萬千瓦,主要農作物機械化率達到98.5%。實用農業科技也正在不斷應用于農業生產過程,域內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業種植合作社充分發揮帶動作用,積極引導水稻種植戶使用生態除草、物理防蟲滅蟲、高標準農業灌溉設施、現代農業物聯網技術等農業先進技術,提高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保障綠色優質水稻的種植規模,提升稻米品質。
同時,大洼區牢固樹立大食物觀,圍繞水稻“全產業鏈”,積極培育龍頭企業,建設食品工業強區。遼寧每日農業集團入選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盤錦萬豐米業、盤錦益仁生態農業入選省級重點龍頭企業,營養米粉、高端植物油等食品產業以及谷維素、香蘭素等深加工產業逐漸發展壯大……現代化大農業發展先行地的目標漸行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