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東北糧食儲備集散中心和精深加工產業基地的有力支撐
智能扦樣機系統調試。 孫疆攝
A倉擋糧門調試。 孫疆攝
金秋時節,天高云淡,露冷風清,萬物漸豐的喜悅正在醞釀。
在遼濱經開區盤錦港東部,一個嶄新的糧食物流項目已經建成,這就是京糧盤錦港糧食物流產業園。
走進京糧盤錦港糧食物流產業園,只見7棟平房倉整齊排列,糧食接卸發放站、輸送地溝棧橋等生產設施一應俱全,幾位技術人員正在進行A倉擋糧門調試和智能扦樣機系統調試。
“這里是京糧盤錦港糧食物流產業園項目的一期,2022年11月21日開工建設,截止到2024年6月項目主要子項內容都已完成,現在進入工程收尾、竣工驗收階段。”京糧盤錦項目負責人朱海峰介紹。
京糧盤錦港糧食物流產業園項目總占地面積162938平方米,其中項目一期占地面積105506平方米,由京糧(盤錦)港口物流有限公司承建,建筑面積34214.14平方米,總投資3億元,主要建設平房倉7棟、集裝箱堆場、綜合用房、一站式服務用房及相關配套附屬設施等。項目建成后,將具備糧食收購、集并、儲存和裝船運輸功能,靜態存儲能力12萬噸,年周轉量可達100萬噸以上。
“這一項目是京糧集團在北方港口的重要物流節點,承擔著集團‘北糧南運’和服務周邊糧食企業倉儲、物流及中轉需求的關鍵職能。項目的建成、投產、運營,將助力京糧集團糧食貿易產銷對接,同時將顯著提升遼濱經開區糧食倉儲規模,壯大經開區糧食倉儲物流和精深加工產業集群,有力助推盤錦加快東北糧食儲備集散中心和精深加工產業基地建設。”朱海峰說。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作為遼寧水稻主產區,盤錦扛起了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重大責任。盤錦港是東北及蒙東地區最近出海口,是全國“北糧南運”主要裝船港,在糧食轉運方面具有顯著的交通便利優勢和綜合物流成本優勢。隨著盤錦港獲批進境糧食指定監管場地,盤錦加快打造東北糧食儲備集散中心和精深加工基地。坐擁盤錦港的遼濱經開區,依托港口和區位優勢,大力發展糧食倉儲物流和精深加工產業。有了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目前,在盤錦港附近,已集聚中儲糧、匯福、益海嘉里、北大荒、京糧等多家知名糧企,糧食倉儲物流和精深加工產業成為經開區支柱產業之一。
投資是最好的“信任票”。京糧盤錦港糧食物流產業園項目落地以來,遼濱經開區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圍繞項目干,黨工委、管委會領導定期調度推動,營商環境建設部、經濟發展部、建設管理部等部門在項目建設相關手續辦理中鼎力相助,積極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優質的服務和要素保障,讓我們在這里投資興業安心、放心。”朱海峰說。
數字賦能,智慧管糧。走在京糧盤錦港糧食物流產業園里,耳聞目睹了這一項目“四大系統”的“科技密碼”——
智能糧庫系統,以糧庫業務為核心,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糧庫各項業務的數字化、網絡化及智能化,滿足糧庫生產經營、行業服務及未來監管需求。“這一系統包括糧食出入庫、倉儲保管、糧情監控、智能安防、遠程監管等內容。”技術負責人郝玉蘭介紹。
糧食收儲一卡通系統,是集業務操作、業務協同、自動采集、數據共享、統一支付、發票打印為一體的糧食收購系統,能夠提升糧食收購效率,實現糧食收儲業務的集中管控、痕跡化、規范化、精細化管理。
智能檢測系統“神通廣大”,可以自動檢測識別玉米、大豆等多種顆粒狀物料,可以檢測霉變粒、生霉粒、發芽粒、破碎、蟲蝕、熱損、雜質、水分、容重等多項指標,還具備自動分料、裝袋、自動噴檢測單號功能,主體輸料裝置全部采用負壓真空輸送,避免物料擠壓變形,影響檢測結果。而且所有檢測數據可管理、可追溯。
智能安防監控系統實現了從辦公場所到整體庫區全覆蓋。主顯示屏設置在辦公樓一層監控室內,一站式服務用房1設置分監控顯示屏,重點監控扦樣機—地泵—原糧檢化驗系統入糧區域安全,通過網絡可實現電腦近程、遠程監控,硬盤存儲有效時間大于150天。
項目運行在即,京糧人蓄勢待發。“我們將在港口碼頭有充足的糧食貨位,滿足多種類多品種大儲量糧食的存放,以空間換時間,有效捕捉快速變化的有利市場行情,從而取得好的經濟效益。”朱海峰對于未來發展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