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文明而馳 沐新風前行
美麗的盤山縣城沉浸在金秋的畫卷里。
文明,浸潤著一座城市的人文氣韻,衡量著一座城市的精神高度,彰顯著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在爭創全國縣級文明城市的道路上,盤山縣牢固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為人民”的理念,把文明城市爭創作為一項民心工程,堅持不懈抓好抓實抓出成效,文明城市爭創已成為盤山各級黨委、政府積極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生動實踐。
移風易俗 讓群眾向往文明
金秋的盤山城鄉,草木蔥蘢,街路整潔。在胡家鎮紅星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一場以“助推移風易俗文明新風尚”為主題的紅白理事會正在舉行,村志愿者對紅白理事會主要職責、辦事流程、辦事標準進行針對性地講解,并從提倡綠色生活、弘揚傳統美德、培育文明新風等多方面,提出要倡導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厚養薄葬、勤儉節約的文明新風尚。胡家鎮紅星村村民黃存說,志愿者經常會在村里給百姓講政策,百姓非常開心,現在村里的環境衛生越來越好,家庭也和睦了,生活得非常舒心。
新時代文明實踐,是時代所需、使命所系、群眾所盼。一直以來,盤山縣持續聚焦群眾需求,健全工作機制,創新活動載體,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目前,全縣6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和82個村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每年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1000多場次,其中以移風易俗為主題的活動占比達到40%,惠及群眾5萬多人次,累計開展理論宣講、科技下鄉、走訪慰問、糾紛調解、政策宣講等各類活動200多次。太平街道府興社區按照“人口規模適度、科學合理規范、服務管理方便”的原則,建立了“紅色網格”微信群和“15分鐘生活圈”,通過收集心愿、協調聯動、精準對接,解決轄區居民“急難愁盼”問題,“為大家提供志愿服務站、文娛活動室、社區書屋等公益性便民利民項目,打造網格內的居民便民生活圈。”太平街道府興社區志愿者許博文說,今后將圍繞“一老一小”需求,探索新路徑,融合服務場景建設,結合社區特點,做強治理,做優服務。
夯實基礎 讓群眾看到文明
當文明之風吹過盤山的每個角落,越來越多來自身邊的文明“小確幸”觸手可及。盤山縣聚焦重點、補齊短板,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聚焦爭創重點,加大對破損道路、市政設施等維修維護力度,累計維修黑色路面25641平方米、人行道板36712平方米、路緣石5610延長米,路燈185盞,劃設道路標識線5762平方米,劃設停車位標識線5000平方米。用“繡花”功夫,提升了城市品質,夯實了文明城市創建基礎。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秩序,將城區劃分為6個管理網格,組織綜合執法部門落實7大項城市精細化管理舉措,堅持疏堵結合、文明管理,對轄區重點路段開展市容市貌、停車秩序整治行動。到目前,累計清理臨街商戶小廣告340家,規范非機動車400臺,處理違停8994起,電動車上牌1730個,清理僵尸車38臺,清理“小菜園”13處、面積1200平方米。同時圍繞交通秩序、市場管理等與群眾日常生活和公共服務息息相關的創建重點全面攻堅,全縣今年規劃新增停車位154個,補劃739個,在7個生活小區內新建18個充電樁車棚,建設了小型口袋公園3處。
凈化環境 讓群眾感受文明
環境整治齊發力,常態共治煥新顏。城鄉環境是展示文明程度的“窗口”,盤山縣不斷加大對城市主次干道、背街小巷、衛生死角等保潔清掃力度,累計出動作業車輛1500余車次、作業人員18000余人次,擦拭公共設施800余處、清理地面油污180余處,清運生活垃圾5500余噸,機械化清掃率、灑水降塵率均達95%以上,垃圾日產日清率、公廁清掃保潔率均達100%。同時,常態化抓好農村環境治理,完善環境動態管護、排查整改、通報考核機制,實現集中整治和聯動管護相結合,年初以來,累計清理村屯及周邊垃圾31298.45噸,完成45098戶農廁改造,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5.4%。如今,走在城鄉每個角落,環境清新秀麗,道路干凈整潔……生活里的每一處變化,都讓居民看在眼里,樂在心里。盤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場股股長孫德宏表示,接下來將進一步加大市場環境衛生,公益廣告設置以及食品安全監管力度,持續夯實食品安全防線,努力讓人民群眾既能“看見”食品安全的監管力度,也能感受到為民服務的民生“溫度”。
如今,守望文明成為每個盤山人的責任和使命。行走在盤山的交通路口,一個個“紅馬甲”志愿者熱心引導;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內,接地氣的理論宣講活動“聲”入人心;街路兩旁,一幅幅公益廣告扮靚大街小巷……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背后,是盤山持續推進文明城市爭創與城市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的生動注腳。新起點開啟新征程,新時代呼喚新作為。眼下,盤山正在牢固樹立“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堅持精神,保持“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攻堅狀態,將文明創建的重點放在平時、體現在堅持,持續鞏固爭創成果,朝著實現全域全國文明城市和全國縣級文明城市雙突破的目標奮力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