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臺子區奮力推動現代化北方水城建設實現新突破
日前,中國共產黨盤錦市雙臺子區第九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暨區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
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遼寧全面振興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省委十三屆八次全會、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市委八屆九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工作任務,動員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奮勇沖刺、拼搏實干,奮力推動現代化北方水城建設實現新突破。
2024年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新成效
2024年,雙臺子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及省市委工作安排,團結帶領全區上下迎難而上、實干爭先,推動全區經濟社會和黨的建設各項事業平穩健康發展,基本完成了全年各項目標任務,攻堅之年攻堅之戰取得良好成效。
全力推進項目攻堅,產業發展質效提升。項目攻堅成效顯著,總投資10億元的三力中科新材料二期等45個項目簽約;綜研化學精細化學品等80個項目實現開復工,東科碳酸乙烯酯等30個項目實現竣工,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實現18.1億元、同比增長10%。謀劃包裝項目236個、對上爭取到位資金10.3億元。工業轉型加快推進,實施開發區“倍增”計劃,科萊恩等5戶企業技改升級,鵬鷂生物能源等5戶企業實現升規入統;緊盯華錦阿美項目延鏈補鏈強鏈,招引“三新”等產業鏈項目25個。現代服務業提質增效,遼河康養服務中心入住養員301人,康復輔助器具街區和園區累計入駐企業25家,“1+N+X”養老產業發展模式獲得民政部和全國婦聯的認可。推進“2024消費促進年”活動,開展促消費活動161場次,累計銷售額13.8億元;舉辦四屆汽車電商博覽會;壹玖傳媒榮獲商務部2024農村直播電商案例賽事優勝獎,“五一五好”模式在全國復制推廣。鄉村產業加速振興,通過流轉、訂單等方式整合土地4.2萬畝。“龍人壹號”品牌獲評遼寧省知名農產品品牌,“會友”品牌大米獲評2024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最受歡迎產品,全年農業總產值預計實現2億元,同比增長10.6%。
科技引領創新驅動,新舊動能加速轉換。全力打造中試基地“升級版”,系統制定10余項中試基地管理制度,中試基地成功納入國家制造業中試平臺重點培育庫;D區具備企業入駐條件,簽約入駐2個中試項目;累計產業化項目9個、正在中試項目3個、在建中試項目5個、儲備中試項目12個。全面培育壯大創新主體,科信生物等3家企業獲評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孚音生物、鑫安源獲評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33家、“雛鷹”企業4家、“瞪羚”企業1家。營造良好創新生態,健全“政產學研用”創新體系,新增實質性產學研創新聯盟1個,實現“鉻系催化劑合作開發”等科技成果轉化13項,引進各類人才600余人。
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發展活力充分釋放。改革任務有效落地,全部完成年初確定7大領域38項改革任務。制定實施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12個實施方案和建設國家級精細化工中試基地的實施意見。著力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優化18個部門職責機構編制;將130個區級議事協調機構優化調整為25個。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政務服務微信小程序上線運行,企業服務綜合窗口等12個窗口獲評第二批“清風遼寧政務窗口”,全年新增市場主體3410戶、同比增長13.6%。開放載體更加多元,成功完成全市首單二手車出口業務。新增跨境電商備案企業5家、外貿企業5家,進出口總額完成4.3億元、同比增長39.6%。
持續提升治理效能,風險防范精準有力。增強社會治理效能,健全社會治理體制機制;創新打造“網格+電力”等融合服務模式,試點開展鄉村治理積分制工作。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在全省率先進行信訪法治化培訓。開展多領域平安創建活動。防范化解各領域風險,扎實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汛期防汛舉措和成效得到省市認可。
強化保障增進福祉,民生品質穩步提升。民生保障更強,全年新增就業2852人、失業人員再就業2748人,零就業家庭始終保持動態為零。對部分教學樓、操場、教室燈光等進行升級改造,長征小學獲批首批國家科學教育實驗校。加快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城鄉品質更優,推進7個老舊小區、4個棚戶區改造項目,新回遷安置居民330戶;新建便民停車場4個、口袋公園3個、社區便民食堂3家;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生態環境更佳,空氣綜合指數始終保持全市第一;4條考核河流斷面水質均值達標;開展重點區域“清廢行動”。北化魯華、研峰科技獲評省級綠色工廠;全省首單碳匯價值養殖成本綜合保險落地。
加強民主法治建設,發展合力更加強勁。加強和改進人大工作,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落實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加強和改進代表議案建議工作,規范代表之家等履職平臺建設。全面發展協商民主,圍繞“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推動食品安全監督責任落實”等民生重點開展民主監督。完善大統戰工作格局,民營經濟統戰工作成效明顯。建設互嵌式城市民族社區,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等活動。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改革不斷深化、作用有效發揮。加快推進“法治雙臺子”建設,制定完善《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清單》。常態化開展法治建設督察。
高舉旗幟繁榮文化,文明風尚愈發充盈。主流思想輿論鞏固壯大,開展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各類宣講1550余場次、受眾12萬人次。全面開展“牢記囑托顯擔當 攻堅之年譜新篇”等主題宣傳,全景展示雙臺子區良好發展態勢和干部隊伍精神風貌。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常態化開展意識形態領域風險排查整治。社會文明水平不斷提升,開展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奮進四十年 逐夢新征程”等系列活動302次;于素玲被授予遼寧“最美女性”稱號;開展“文明實踐我先行”等活動2064次;獲評2021—2023年度遼寧省文明城區標兵。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協同發展,舉辦“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等系列活動76場。舉辦“蘆花致雅 團圓中秋”2024盤錦非物質文化遺產進遼河碑林公園等活動,常家村文化產業創意聯盟示范基地開門納客、文創產品通過線上渠道遠銷北上廣等一二線城市。
全面加強黨的領導,黨的建設走深走實。政治引領持續強化,干部隊伍能力穩步提升,強基導向更加鮮明,正風肅紀反腐成效顯著。
2025年工作總體要求
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遼寧全面振興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省委十三屆八次全會、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市委八屆九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安排,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牢牢把握維護國家“五大安全”重要使命,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錨定建設實力強、活力足、生態美、品質高的現代化北方水城的奮斗目標,緊盯“十四五”規劃收官和三年行動決勝任務,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全方位擴大內需,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激發沖刺干勁、拼出決勝勢能,奮力推動現代化北方水城建設實現新突破,以優異成績迎接建區40周年。
2025年六項重點工作
——拼發展增量,在推動經濟增長上實現新突破
精準謀劃項目,增強發展后勁。把對上爭取資金、項目和政策等外部資源作為破局發展的重要支撐,拼搶“兩重”“兩新”及一攬子增量政策等機遇,奮力實現全年向上爭取到位資金15億元以上目標;謀劃儲備一批基礎設施補短板、公共服務強弱項、產業發展提質量等大項目、好項目。緊盯“八個方向”和完善“1+3+3”現代化產業體系目標,全年招引儲備項目100個以上、簽約落地項目45個以上,億元以上項目和服務業項目要實現重大突破。
狠抓項目建設,擴大有效投資。落實好“一班、一法、五率、四清單”機制。推動三力中科二期、魯華泓錦二期等重點項目開工建設,綜研化學等在建項目加快進度,藍殼金屬有機骨架等重點項目竣工投產,力爭實現新開工項目36個,竣工項目30個。
大力提振消費,實現提質擴容。統籌抓好提升消費能力和擴大消費需求。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積極培育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持續加力促消費政策,做強做優雙臺城、全都有等消費載體,打造汽車電商博覽會等特色消費品牌。健全城鄉商貿流通網絡,讓城鄉群眾共享品質消費。
——拼發展質量,在加快產業升級上實現新突破
全面培育創新發展新動能。打造國家級精細化工中試基地,拓展中試基地中試技術源,加快推進一批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完成產業化轉化項目2個;全力爭創國家制造業中試平臺,力爭在2025年年底前打造為具有全國性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中試基地;高標準實施C區提升改造,有序推進A、B區升級建設。鼓勵發展各具特色的中小微企業孵化基地,鑄就一批“辦公室公司”“寫字樓工廠”。梯度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小巨人”企業等。
推動主導產業集群化發展。強化開發區經濟發展主陣地主引擎作用,依托華錦集團等資源優勢和自身產業基礎,推動新材料、新醫藥、新能源及催化劑助劑等產業規模化、集群化和全鏈條化發展。重點圍繞華錦阿美項目延鏈補鏈強鏈,全面構建以華錦為龍頭、大中小配套、上下游聯動的完整產業鏈條,推動精細化工主導產業向集約集聚、價值高端、綠色低碳方向加速邁進。持續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
推動支撐產業品牌化發展。放大“遼河養老”品牌效應,持續完善遼河康養服務中心醫療板塊等配套服務功能及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布局。廣泛開展冰雪娛樂活動,釋放冰雪經濟“熱效應”,擦亮盤錦遼河濕地國際燈會等品牌,依托遼河碑林、遼河書法院等資源開展“四季書法研學”活動。推動川貴小吃一條街等特色街區提檔升級,完善提升渤海路商圈消費基礎設施,加快引育金融機構、研發設計、軟件信息、檢驗檢測等生產性服務業。
推動新興產業特色化發展。推動盤錦數字經濟產業創新示范區穩步發展;搶抓機遇,推動工業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加快建設智能制造產業園。持續完善“盤錦指數”體系;做大京環固廢綜合處理園區,加快打造具有雙臺子區特色優勢的綠色低碳產業。
——拼改革開放,在創新體制機制上實現新突破
打好改革系統集成“組合拳”。落實好12個實施方案布置的各項改革任務。促進央地深度融合發展。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速推進國有企業振興專項行動,著力提升富祥實業核心競爭力。全力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推動中試基地“盤錦模式”更加成熟。加快開發區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實質化推行“管委會+公司”模式。大力盤活低效用地等閑置資源資產。
形成一流營商環境“引力場”。推進綜合窗口改革,常態化開展“萬件清理”和“千人助千企 助企先鋒服務振興新突破”等專項行動,積極完善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訴求閉環辦理機制。加快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拓展開放合作發展“新空間”。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積極培育“跨境電商+產業帶”融合發展模式,優化提升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服務能力,實現更多“盤貨出海”。搶抓新一輪《中國開發區審核公告目錄》更新機遇推動開發區擴區;加強與盤錦高新區協同發展,做好國家級高新區申報工作;實行“畝均論英雄”,推動開發區“騰籠換鳥”。加快遼河新城(高鐵站)高端商旅產業集聚區建設,實現從“交通樞紐”向“經濟樞紐”的跨越提升。
——拼民生改善,在補齊城鄉短板上實現新突破
提高人民群眾生活品質。加大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支持力度,確保穩就業促增收。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完善緊密型醫療集團建設和“兩院兩中心”內涵建設。鞏固拓展首批醫養結合示范區創建成果,完善“1+N+X”養老服務體系。聚焦雙臺子區建區40周年等主題開展文體活動、組織文藝創作,深入推進文化惠民工程。
推動城鄉協同融合發展。加快老舊小區、道路管網等基礎設施改造進度。滿足城鄉居民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鞏固全省文明城區標兵建設成果。堅決守牢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底線,走出一條“小而特”“精而美”的三次產業融合發展之路。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
打造綠色宜居美麗家園。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鞏固提升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成果。推進河流水系連通工程,全面增強雙臺子區水城魅力。加快綠色低碳發展,依托思愛普雙碳創新中心,探索更多可復制推廣的“雙碳”應用場景;廣泛宣傳生態文明理念,開展綠色低碳全民行動,加緊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拼基層治理,在夯實基層基礎上實現新突破
緊盯治理能力,提高基層社會治理水平。建立街鎮履職事項清單。加強網格員隊伍管理培訓。深化“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工作機制,加強12345熱線平臺與網格化管理協調聯動,全面提高數字化社會治理能力。
緊盯治理體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一體推進法治雙臺子、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建立大事共議、要事共決、急事共商、難事共解、實事共辦的工作機制。放大群團組織橋梁紐帶作用,培育壯大志愿服務隊伍,健全志愿服務體系。探索推廣積分制管理模式。
緊盯源頭治理,全面防范化解風險隱患。深入落實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完善應急管理體系建設,不斷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鞏固拓展全國信訪工作示范區成果。充分發揮村(居)民評理說事點等作用;推動各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實體化運行,構建“中心吹哨、部門報到”響應機制。加強意識形態領域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強化社會治安整體防控。
——拼政治引領,在提高黨建質量上實現新突破
進一步學思想、講政治、聚合力。
進一步固堡壘、抓隊伍、育人才。
進一步嚴紀律、轉作風、反腐敗。
會議號召,全區上下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始終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拼勁、踏平坎坷成大道的闖勁,只爭朝夕、拼搏實干,圓滿收官“十四五”、決戰決勝三年行動,奮力推動現代化北方水城建設實現新突破!(呂新)
全面履職盡責 筑牢戰斗堡壘
盤錦精細化工產業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 劉德勝
盤錦精細化工產業開發區將切實發揮經濟主戰場作用,堅持干字當頭、迎難而上、奮發有為,緊盯“十四五”規劃收官和三年行動決勝任務。不斷激發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推動開發區高質量發展。補齊存在短板,發揮自身優勢,狠抓科技創新,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圍繞項目建設、招商引資、深化改革、安全環保等方面同向發力,以超常規舉措為雙臺子區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有力貢獻。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和水平,充分釋放黨建引領作用。堅定不移把牢政治方向,精準發力,推動黨建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著重帶動非公企業黨組織和黨員在企業管理、創新、發展中發揮作用,以黨建工作引領企業發展。(安欣)
更好地服務社會 讓社會治理更加有效
雙臺子區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區委“兩新”工委副書記 呂微微
雙臺子區委社會工作部要全面學、系統學、深入學,深刻理解把握會議精神實質,找準社會工作融入中心、服務大局的結合點、切入點、著力點,切實把會議精神及時轉化為推進社會工作的新目標、新思路、新舉措。要緊扣區委“六拼”“六個新突破”工作目標,在組織服務凝聚群眾上持續用力,在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上狠抓落實,在增強黨在“兩企三新”領域號召力、凝聚力上改革創新,在加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和志愿者服務體系上積極作為,高質高效推進會議精神落實落細落地見效。要聚焦“實干實績實效”,轉觀念、轉作風、轉方法,全面提升工作標準,進一步學政策、鉆業務、重調研、推工作,在新工作、新體系中干實事、謀實招、求實效。(李元凱)
奮進謀發展 實干開新局
雙臺子區發展和改革局黨組書記、局長 李大偉
雙臺子區發展和改革局將認真研究“兩重”“兩新”等國家政策,包裝謀劃一批契合度高的優質項目,聚焦“五率”,加強項目全周期精細管理,統籌抓好用地、用能、資金等各類要素保障,全力推動藍殼金屬有機骨架等重點項目開工建設、綜研化學等在建項目加快進程。按照穩一產、提二產、擴三產的總體思路,建立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運行臺賬,扎實做好周調度、月分析、季總結,多維度、全方位分析研判經濟形勢。統籌推進實施一攬子增量政策等各類政策,當好政策宣講員和傳導者,推動政策在雙臺子開花結果。厘清“十五五”發展思路,編制出符合未來發展的高質量規劃。科學謀劃重大項目、重大工程、重大戰略,爭取更多項目列入國家和省市項目盤子。(安欣)
馳而不息奮勇前行
建設街道黨工委書記 趙影
建設街道將結合街域實際,將會議精神落地見效。充分發揮商圈黨建引領作用,打破商圈內企業封閉自鎖的局面,圍繞商圈企業、商戶的發展需求,將黨建資源與經濟資源、社會組織資源、文化資源融合共促。促進商圈協同發展,不斷提升全街商圈同頻共振、互促共進。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重點加強風險研判,增強工作預見性、前瞻性和主動性,強化風險源頭防控,全面防范化解隱患。培育人才隊伍建設,大力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讓優秀者優先、有為者有位,增強干部創新意識,培養進取精神,強化執行能力,提升基層治理水平,以“釘釘子”精神高質量完成各項工作。(王帆)
做實做細基層治理工作
團結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 王其強
團結社區黨委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雙臺子區委的各項決策部署上來,針對當前工作任務重、時間緊的實際情況,進一步明確工作重點,在社區營造“只爭朝夕抓落實、創新舉措抓實效”的良好氛圍。層層壓實責任,明確各項工作的推進時間、工作任務和預期目標,做到每一項工作都有具體工作人員負責,真正做到人人身上有任務、個個肩上有責任,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良好工作格局。社區將結合“重實干、強執行、抓落實”專項行動,進一步增強社區干部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不斷提升社區干部干事創業能力,推動社區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王帆)
開啟產業振興加速度
雙盛街道常家村黨總支書 陳巖
常家村將深入貫徹雙臺子區委九屆九次全會精神,堅持黨建引領,穩中求進,精準對焦村產業發展現狀,依據本地香菇產業發展優勢,通過引入先進種植技術、加大從業人員技能培訓、培植電商人才等方式,不斷提升農產品質量與產量,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化加速轉型。同時,常家村將大力推進常家文化產業聯盟示范基地建設,整合資源,吸引更多藝術創作者入駐,產出更多更精的文創產品,實現村集體經濟增長、村民致富增收,以蓬勃朝氣,向著產業興、鄉村美、農民富的目標大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