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振興助力鄉村振興
——記興隆臺區新工街道糧家村“文化興村”建設
“糧家村上央視啦!”近日,興隆臺區新工街道糧家村的“文化興村”建設,上了央視《讀書》欄目的消息不脛而走。獲得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的作家津子圍,在央視《讀書》欄目里推介糧家村,提到了糧家村建立了文化陣地,村民參加到各種文化活動當中,通過一系列的文化建設,村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近日,記者走進糧家村,感受這個村和村里的人如何不斷地吸收著文化的滋養,激發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昂揚斗志與堅定信念。
當日上午9時,糧家村農家書屋熱鬧非凡,一場精彩的讀書會正在開展。踏入農家書屋,古色古香的氣息撲面而來,5000余冊藏書有序陳列,政經、農業科技、文化等各類書籍一應俱全?;顒蝇F場,村民們熱情高漲,交流聲、翻書聲交織,書屋里洋溢著濃厚的文化氛圍。據村宣傳員孫沫霖介紹,書屋天天向村民開放,以前村民“半年農活,半年貓冬”的習慣發生了變化,大家沒事就到這里坐坐,學習知識、交流思想、寫書法、畫畫,一同商討村里的發展。這時,正趕上糧家村村民吳艷芝分享讀書感受,她自豪地說:“自從我們村開展文化興村建設以來,我通過學習豐富了思想和頭腦,村里每次舉辦文化活動,我都積極參與,平時也愿意到書屋看書,生活比以前更加豐富精彩?,F在的糧家村,可不是早年間的貧窮小村子了!”
走進農家書屋相鄰的屋子,原來這個院子內160平方米的房子里,還有書畫工作室和村史館,它們共同打造出了富有地域特色的新型鄉村公共文化空間——糧家村文化大院。這里保留了農村房屋的原生態,傳承了院落原有的風格和特點,突出了環境的優雅和村屯文化氛圍的營造。村里邀請我市書法家協會主席馬秉樞等多位盤錦當地書法家和畫家,在這里成立工作室,讓文化名家、文化工作者深入當地生活,潤物細無聲地帶動了當地文化建設。
“實現鄉村振興,要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五大板塊協同共進?!痹诮徽勚?,糧家村黨支部書記孫濤對鄉村發展思路清晰。在他的帶領下,糧家村不僅在產業發展、人才培養、生態文明、組織建設方面積極探索,更將文化建設作為提升鄉村品質、凝聚村民力量的重要抓手,打造具有獨特魅力的鄉村文化,以文化振興助力鄉村振興。
糧家村建有文藝服務隊,每逢年節及值得慶祝的日子,都會舉辦文藝演出活動,并于2024年成功舉辦了首屆百姓“村晚”,收獲好評如潮。就在記者采訪時,村民們也在討論2025年百姓“村晚”的籌備工作,“村晚”已提上日程,村民們滿懷期待再展風采;糧家村建有文明志愿服務隊,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進行文化教育與培訓,開展思想學習教育,提高全體村民的政治覺悟和思想認識,舉辦農業技術培訓,為村民的增收致富提供技術支持。
為了激發村民們的參與熱情,糧家村積極探索鄉村治理新途徑,開發了智慧鄉村治理小程序——智慧糧家APP,并與全民積分制形成有機結合。將環境整治、樂于助人、參加志愿服務、參加文藝文化活動以及閱讀學習等納入積分事項,并分為加分、減分兩類。村民可以通過累計積分,到積分超市兌換生活用品等,大家參與鄉村建設的積極性愈發高漲。
依托文化建設,糧家村的鄉村文化旅游資源也得以發展。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設計理念的“十里花溪”,全域面積1220余畝,內含五湖四島,自然風光美不勝收。2024年4月27日,“十里花溪”無動力樂園正式開業,在五一、十一假期,吸引了眾多的家長帶著孩子前來游玩,客流量達到10萬余人次。此外,每到桃花盛開的時節,“桃花島”都會吸引大量游客前來賞花、游玩、野餐、露營。在2024年桃花開放時節,糧家村和新華書店聯合在“桃花島”開展了惠民書展,吸引了很多家長帶小朋友前來閱讀,讓糧家村的文化招牌越擦越亮。
糧家村的蛻變,文化建設功不可沒。近年來,省內外多家媒體紛紛聚焦,多次報道這里的書香故事。2023年,糧家村憑借出色的治理模式與成效,獲得“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稱號;2024年2月,農家書屋又獲評盤錦市第十二屆全民讀書節“最美閱讀空間”。糧家村正一步一個腳印,以文化為筆,在鄉村振興的宏偉畫布上,勾勒出愈發絢麗多彩的未來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