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住建局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惠及城鄉百姓
城市更新,一頭牽著發展,一頭系著民生。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定不移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努力把城市建設成為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家園,讓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城市更新行動內容豐富,對提升城市品質和改善居民生活影響深遠。今年以來,全市住建系統深化落實宜居、綠色、韌性、智慧、人文城市的發展理念,以優化城市結構、改善人居環境、補齊城市短板、轉變開發方式、治理“城市病”為核心,進一步盤活城市閑置低效空間資源,促進城市更新升級,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完善的公共服務設施和公共活動空間,不斷提升城市人居環境質量、人民生活質量、城市競爭力,確保實現“十四五”起好步、開好頭。
促發展惠民生——城市更新,讓生活更加美好
“十四五”規劃綱要指出,加快轉變城市發展方式,統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動城市空間結構優化和品質提升。根據城市發展規律,我國已經進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時期,由大規模增量建設轉為存量提質改造和增量結構調整并重,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2021年盤錦市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提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根據國家住建部和省政府城市更新共建協議,制定實施我市城市更新行動計劃。
何為城市更新?城市更新主要包括完善城市空間結構;實施城市生態修復和功能完善工程;強化歷史文化保護,塑造城市風貌;加強居住社區建設;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增強城市防洪排澇能力;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等。事實上,近年來,我市城市更新工作亮點紛呈,成績可圈可點。
老舊小區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組成部分。老舊小區,承載了很多人的成長記憶,但如果小區道路坑洼、電線亂搭、缺少物業管理、安全隱患突出……凡此種種,嚴重影響居民生活質量。近年來,市住建局堅持“小區缺什么就補什么,居民需要什么就完善什么,什么問題突出就解決什么”的理念,全面推進老舊小區改造,讓百姓幸福指數大幅提升。小區設施齊全了,環境也越來越好了,住得也舒心多了。曾經的期待變成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不少居民打消了換房的念頭,過上了“新生活”。一個個老舊小區在如花園一般華麗變身的同時,也成為我市城市魅力提升的有力見證。
今年,市住建局仍在積極推進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建設,改造內容包括樓體保溫、小區路面、供水管線和排水管線改造等方面,讓百姓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幸福。市住建局將在提升群眾滿意度和保障工程質量安全的前提下,督促各部門加快推進改造實施進度。據了解,今年,我市老舊小區改造從計劃投資、戶數、面積等方面均較去年有所增加,同時按照基礎類“應改盡改”、完善和提升類問需于民的原則,全力做好老舊小區改造。
有“面子”,也要有“里子”。2020年,我市組織推進了裴家東路、油氣街等道路設施建設,完成了商東區域、西江路等背街小區改造及人行道整治及中華路一污向二污污水截流干管等多項城市排水管網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實施小微濕地等海綿城市建設項目,區域交通、城市排澇等市政基礎設施承載能力不斷提升。
今年,市住建局進一步強化排水管網改造,全力推進城市排水防澇及易澇點整治項目,進一步重塑城區的“里子”。指導和組織實施了金城路、通達街、向陽街等工程,鋪設排水管網13公里。其中,通達街、二污截流干管修復工程等項目已基本完工。
推窗見綠,出門見景,人在綠中,城在園中。徜徉盤錦街頭,細心的行人會發現,盤錦城市發展日新月異,公園多了,城市更美了。“十三五”以來,我市重點實施了體育公園、四季公園、東湖公園、遼河碑林公園等建設和提升改造,加強裸露土地覆蓋,提高城區園林綠化景觀品質。同時,實施城市綠道建設,提升城市品位的同時,也為市民提供了一個休閑健身的好去處。
我市城市更新將在哪些方面重點發力?據了解,今年我市實施城市更新行動計劃包括統籌抓好海綿城市、韌性城市、節水型城市、智慧城市建設,推進城市生態修復、功能完善、留白留璞增綠,千畝城市綠島建成開放,新改造老舊小區28個,實施房地產項目22個,竣工城市排水防澇及易澇點整治項目8個,建成口袋公園10個等方面。
穩投資促消費——城市更新,讓城市更具活力
城市唯有不斷更新,才能永葆生機與活力。今年,市住建局從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入手,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努力改善人居環境質量、提高城市治理水平,進一步推動我市城市結構調整和優化,加快宜居城市、綠色城市、韌性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建設步伐。
今年5月13日至15日,遼寧省城市更新暨第九屆中國(沈陽)國際現代建筑產業博覽會舉行。本次博覽會以“城市更新·綠色低碳智慧”為主題,契合人民愿望、順應發展大勢,是城市更新發展的一次展示會、宣示會,為實現互利共贏搭建了重要交流合作平臺。
為充分展示我市城市更新成果及“十四五”城市更新發展藍圖,市住建局成立項目專班,圍繞大會主題精心設計布展方案,確保展廳全方位、多角度展示盤錦城市建設的新理念、新技術、新成果,讓觀展群眾和企業感受到城市更新給人民生活帶來的變化,零距離觸摸未來美好生活的模樣。
在城市更新項目投資說明會上,我市將優惠政策、特色資源以及富有吸引力的投資商機等推介給與會人員,讓更多的人了解、關注、投資盤錦,并成功簽約水榭春城熙岸及環湖南商圈項目和遼河兩岸“一帶雙創”城市活力區2個項目,總投資預計227.5億元。
城市更新涉及面廣、工程量大,從何處著力?首先要摸清城市家底,找準發展問題。路徑是開展城市體檢,統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城市體檢是對城市發展狀況進行檢測評估,及時糾偏、對癥下藥。城市更新是一件久久為功的事情,更要有長遠規劃。實施城市更新有利于推動城市中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激發城市新的經濟活力。同時進一步挖掘投資潛力,形成較大的投資規模。
目前,我市正在抓緊研究制定城市更新工作實施方案,統籌推動各縣區政府開展城市更新規劃的編制工作,推動實施一批更新項目。同時,采取項目化方式,全力推進更新規劃、提升內涵、城市修補、傳承文化、智慧城市、創新城管等方面的城市更新工程,確保全市城市更新工作取得實質性成效,讓城市煥發新活力。
優布局提品質——城市更新,按下“快進鍵”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是我市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城市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重點工作。目前,新一輪城市更新行動正提速落地。一方面,城市建筑和設施逐步自然老化,一些原有建筑標準已經落后,需要改造調整增強安全性;另一方面,一些城市原來的功能布局、建筑設施、空間環境也不再適應居民更高的生活需求,需要通過城市更新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城市更新,有望解決“城市病”,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十四五”開局之年,如何實施好城市更新行動?我市堅持五大工作原則,即以人為本,尊重民意;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多方參與,共治共享;統籌謀劃,持續更新;盤活資源,促進轉型。注重更新工作統籌謀劃,注重推動區域連片改造,形成示范效應。同時,科學制定城市更新規劃和片區策劃,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堅持有機更新。
做好更新規劃,協同區域發展。在推進城市更新工作中,市住建局進一步優化全域城鎮空間布局,加快推進市域一體化。按照“陸海協同、軸帶支撐、五城互動、全域一體”的網絡化組團化發展方向,構建“一軸一帶兩翼五城多點”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加快形成“主城區+副城區+新區+重點鎮+美麗村”多層次城鄉體系,實現主城區提質、副城區擴容、港區集約、老區改造、縣城提升的聯動發展。圍繞“一帶雙創”規劃項目,構建“一河、兩岸、三區、七園、多組團”的景觀綠帶,重點打造科創園、文創園項目。此外,全面做好城市更新總體規劃。根據我市城市總體規劃,組織開展城市更新規劃編制,成立規劃專班,重點抓好城市體檢調查。
盤活閑置資源,提升城市內涵。為做好房地產閑置資源盤活,市住建局推進實施有關盤活房地產爛尾項目工作實施方案,全面梳理爛尾項目停工原因,明確政府推動、市場運作的盤活原則,因地制宜做好屬地推進。增加保障性住房供應,完善住房保障體系。按照省政府關于棚戶區改造和城市更新工作要求,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原則,有序推進項目實施,統籌安排改造進度。
實施城市修補,改善人居環境。全面做好城市生態修復,科學推進引濕入城、小微濕地、城市綠道、千畝綠島建設,大幅提升綜合公園等公園綠地和廣場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同時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積極推進口袋公園、海綿型公園等盤錦海綿城市建設項目,有效減少城市硬覆蓋;適時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和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行動,鼓勵配套建設中水回用設施,不斷提高城市雨污水收集能力,逐步建立完善管網、泵站、排水通道一體化與海綿城市相結合的城市排水防澇體系。
編后話
城市因人而生,因人而變。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是推動解決城市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和短板、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大舉措。在城市發展中,老建筑老設施呼喚新面貌。城市更新,能夠破解城市“成長的煩惱”,需要有長遠眼光,不僅僅是物質空間層面的拆拆建建、修修補補。立足發展實際,我市持續推動城市有機更新,用“繡花”功夫提升城市品質,及時回應群眾關切,以適應城市發展新形勢,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不斷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城市生活的向往。美麗盤錦,正在“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