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要聞動態 > 部門動態

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遼寧省安全生產條例》實施情況的報告

發布時間:2021-10-14 瀏覽次數:1951

  根據年初工作安排,從6月中旬開始,市人大常委會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遼寧省安全生產條例》(以下簡稱“一法一條例”)執法檢查組,采取與省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聯動的方式,對我市貫徹執行“一法一條例”情況進行執法檢查。本次執法檢查首先集中聽取了市政府的匯報,實地檢查了重點石化企業、大型服務業企業等單位,隨后又分成4個小組,利用半個多月的時間,深入到我市50余家工業、服務業、農業企業和鎮(街)、村(社區)進行暗查暗訪。

  一、“一法一條例”貫徹實施取得的主要成效

  自“一法一條例”頒布實施以來,市政府及相關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始終把貫徹落實“一法一條例”作為推動安全生產工作的總抓手,嚴格依法行政、依法監督,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治理,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全市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一)進一步強化責任落實。一是從市級層面,先后制定出臺了《盤錦市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實施辦法》《盤錦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安全生產責任清單》《市政府領導班子成員2021年度安全生產重點工作責任清單》,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專題聽取安全生產情況匯報,深入一線督查,進一步壓實了各級領導干部安全責任。二是從部門監管層面,下發了《市安委會成員單位工作任務分工》《關于實施安全生產三級管理的實施意見》《關于開展全市應急管理系統干部與企業安全監管人員雙向掛職的實施意見》和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四個清單”等制度,有效地促進了部門監管責任的落實。三是從企業層面,強力推進《化工園區安全風險排查治理導則(試行)》和《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導則》兩個導則和推進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以及強化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這三項舉措,進一步促進各生產經營單位主體責任和崗位責任落實,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

  (二)有效防范化解安全風險。一是抓源頭防控。采取試點推進、示范引領的辦法,大力加強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嚴防風險演變、隱患升級導致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進一步落實新、改、擴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制度,從源頭上把住安全準入關口。二是抓過程防控。以重要時段,敏感時期為節點,一以貫之把安保維穩措施落實到安全生產的全過程,積極協調各方資源力量,組織開展管控風險、防范事故的監督檢查、整改治理和督查督導工作,形成了市安委辦統一組織、市縣兩級共同發力的安全生產常態化檢查督查工作模式。三是抓全面督查。持續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全面查找突出問題、安全隱患、監管漏洞和薄弱環節。實施對重點企業駐企督查,對發現的隱患按照責任、措施、資金、時間、預案“五落實”要求進行整改。對發現的重大隱患分門別類,建檔立卡,建立清單,進行掛牌督辦,責令限期整改,并落實專班專責,跟蹤督查問效,逐一驗收銷號,促進了隱患排查治理由量到質的轉變。四是抓嚴厲打擊。突出重點企業、重點部位、要害場所、關鍵環節,圍繞危險工藝工序、設備設施,堅持不懈查問題、查隱患、查不安全因素、查違法違規行為。針對嚴重非法違規行為,落實了停產整頓、關閉取締、依法處罰和嚴肅追責的“四個一律”措施。

  (三)精準實施專項治理整頓。一是緊盯事故多發領域,組織實施“五項攻堅”。針對道路交通、危險化學品、建設施工和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煙花爆竹等重點行業領域,連續3年組織開展安全攻堅行動,聚合全市力量攻堅克難。在“五項攻堅”行動的輻射帶動下,其他行業領域的專項整治也取得突破性進展,有效預防了事故的發生。二是始終保持行政執法高壓態勢。年初以來,全市共檢查生產經營企業4516家次,累計發現問題6491個,已整改6357個,整改率97.9%。共發現各類非法違法行為2514項,并對106家企業實施了行政處罰。三是聚焦重點難點問題,組織開展“三年行動”。通過開展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專項行動,進一步全面提升了安全生產治理能力和水平。

  (四)大力提升全民安全意識。一是抓深宣傳。組織開展以“一法一條例”為主要內容的“安全生產宣傳咨詢日”“安全生產月”宣教活動和“排查整治進行時”專題活動,推出特色線上“6·16我問你答”直播,獲得直播點贊11000次。利用今年的“5·12防災減災日”活動現場,發放宣傳手冊5000余份,解答群眾安全生產問題500多人次。二是抓活教育。廣泛開展各類主題教育,營造“人人要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保安全”濃厚氛圍。以編寫事故案例和以案說法等形式,組織開展警示教育活動,教育群眾規范安全行為。三是抓實培訓。以企業干部職工、社會各界群眾和各級監管人員為對象,以解決“社會群眾不知、監管人員不懂、企業職工不會”問題為目標,持續組織開展安全培訓。

  (五)積極探索體制機制創新。在全省率先制定了《盤錦市綜合性消防救援聯動機制實施辦法》,初步解決了全市各類消防救援隊伍力量分散、多頭管理、現場指揮不暢、專業水平不高以及不同體制下消防救援隊伍之間存在矛盾和問題。建立了全市應急救援資源數據庫,對現有應急救援資源進行有效整合,應急聯動能力得到了提升,形成了政府、企業、社會救援力量聯動的應急救援機制,解決了政府救援力量和救援裝備不足的問題,我市救援力量多次成功參與了省內其他城市的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救援隊伍在實戰中得到錘煉。同時,推進全市應急管理綜合應用平臺建設。完善“互聯網+監管”模式,增強執法監察的實效性和針對性,推進應急管理綜合應用平臺建設。新開發的“在線監管”功能,目前,企業端已完成開發建設,并在危化品生產經營、加油站等25家企業進行了試運行,初步具備了推廣應用條件。

  二、檢查中發現的主要問題

  盡管幾年來全市安全生產形勢總體上看是比較好的,但從集中執法檢查和暗查暗訪的情況看,在“一法一條例”的實施和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及監管等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貫徹實施好“一法一條例”,依法推進安全生產工作任務仍然十分艱巨。具體表現為以下六個方面:(一)安全生產基礎有待持續強化,部分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不夠到位,麻痹僥幸思想依然存在;(二)人員專業素養跟不上監管要求,個別企業人員上崗前安全教育工作不到位,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等關鍵崗位的接續力量不足;(三)公共安全領域安全監管實效還需提升,新興行業和新業態的安全監管存在盲區;(四)個別重大安全風險源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處理解決,對新增的風險源還存在監管的漏洞;(五)農業農村生產生活領域安全亟需加強,仍然存在事故隱患;(六)宣傳教育針對性實效性不強,全社會參與安全生產的氛圍尚未真正形成。

  三、下步工作建議

  我市是以石化產業為主的城市,安全生產任務艱巨,形勢不容樂觀,必須在貫徹落實“一法一條例”上有創新之舉,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項安全生產措施,抓苗頭,挖隱患,防患于未然,才能確保一方平安。

  (一)加大安全生產法治宣傳力度。新修改的《安全生產法》于今年9月1日正式實施,各相關部門應以此為契機,廣泛開展宣傳,特別是對新增加的如高危行業的強制保險制度、安全生產的公益訴訟制度、加大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等條款要重點強調,將安全生產意識深植于生產、經營場所的每個角落。真正做到以企業經營者意識帶動行為,以行為落實制度,以制度維護環境,以環境保障安全。

  (二)創建多元共治的安全生產監管體系。進一步明確各有關單位安全生產監管職責,加強統籌協調和督促指導,形成監管“一盤棋”。對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明確特崗津貼、執法授權,健全獎勵激勵、容錯糾錯等機制,激發職業榮譽感,增強事業心和責任感。加大對“兩重點一重大”(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工工藝、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和重大危險源)遠程監管項目投入,逐步增加信息采集的范圍、種類和數量,引入AI智能分析及大數據技術,推動傳統監管方式向現代化方式轉變。加快推進安全生產信息化、危化品應急指揮中心和統一監管平臺建設。

  (三)持續保持監管執法高壓態勢。安全監管部門要深入剖析歷次執法檢查問題背后暴露出的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缺陷,追本溯源,注重問題整改的科學性、有效性和系統性,提高執法檢查效能,防止出現企業“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假整改”等不良現象。嚴肅事故查處,嚴格追究事故責任單位和人員,以嚴打重罰促進安全生產管理;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全面實施安全生產領域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強化守信激勵、失信懲戒。

  (四)加強監管執法隊伍建設。嚴格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的意見》,整合優化職能和編制配備,統籌配置執法資源和執法力量,健全市縣兩級安全生產綜合行政執法體系。按照權責一致原則,通過依法賦予鎮街、開發區和工業園區管理機構必要的監管執法權限,強化基層安全生產監管執法力量。加強與相關高校和培訓教育機構合作,通過在職教育、脫產學習、資格考試等方式方法,提高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隊伍人員專業化素質。深入推進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嚴格執法人員管理,提高執法科學化、規范化水平。

  (五)打造高水平的應急救援隊伍。加強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專業應急救援隊伍、企業專職應急救援隊伍和社會應急救援力量建設;制定相應配套政策,激勵、保障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及時更新應急救援預案,提高應急預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強化應急隊伍的應急演練,提升災害、事故救援的實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