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河油田打造實體平臺提升人力資源價值
遼河油田人力資源調劑中心正式成立,著力打造人力資源調劑實體平臺。這是遼河油田著眼盤活人力資源而推出的一項變革性舉措。
走過50多年的遼河油田,產量規模與人員規模的不匹配、人均勞效低等矛盾嚴重制約著企業的創效活力。今年,遼河油田公司黨委以破冰的改革決心,沖著問題去、扭住頑疾改,采取變革性措施激活人力資源的一池春水。
據黨委組織部(人事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新組建的遼河油田人力資源調劑中心依托兩級人力資源調劑信息平臺,通過重構職責定位、精干機構人員、配套相關政策,打造人力資源調劑實體平臺,真正促進冗余人員“上平臺、動起來”,對內頂替外雇崗位“出勞務”,對外開疆拓土“走出去”,有效提升人力資源創效能力。
新組建的人力資源調劑實體平臺具有“吸納冗員、強化培訓、挖掘崗位、人員調劑”四大功能,實施線上信息發布、線下實體操作的一體化運行模式。各單位“三定”形成的冗余人員,因單位(隊伍)關閉、停產等原因形成的冗余人員,因業務移交、退出、剝離等形成的冗余人員,全部納入遼河油田公司調劑平臺管理。對納入平臺的冗余人員,按照年齡、工種、技術(技能)水平、學歷等進行統計分析,分類組織轉崗、轉型、儲備、高端等類型培訓。再通過持續清理勞務外包用工,挖掘“內部崗位”潛力;積極外闖市場,開拓“外部崗位”潛力,積極組織人員調劑,對內“出勞務”,對外“闖市場”。
讓平臺運作的關鍵在于促進冗員流動,再挖渠放水。遼河油田公司在強化“三定”基礎上,出臺了配套激勵約束“四項”政策。一是推行工編掛鉤。將各單位基礎業績獎勵與定員數掛鉤,超編人員扣減基礎業績獎勵的50%,年底按照清理外雇工、安置平臺冗員、外闖市場的人數等額返還;對在消化自身超編人員前提下,新增加的外闖市場人員,進行額外獎勵。二是鼓勵外闖市場。各單位外闖市場收入邊際利潤(消化外闖市場增加的人工成本后),分市場類型實行差異化獎勵,同時,適度增加外闖市場人員的基礎業績獎勵。三是加強勞務外包考核監督,并將檢查結果納入中層領導人員考核。四是鼓勵員工自愿申請辦理離崗類手續,適度提高一次性發放的提前退休人員生活補助標準。
為讓改革落到實處,避免虎頭蛇尾、流于形式,新組建的人力資源調劑中心接受公司黨委組織部(人事部)直接管理,通過“三定”先行、政策引導、考核倒逼、培訓轉崗、外闖市場、分流托底,促進遼河油田公司冗余人員上平臺、動起來、走出去、退下來,真正實現盤活資源、提升價值,為遼河油田公司堅定做好“三篇文章”,全面實施“六大戰略工程”,提供堅實的人力資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