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醫保一個樣 鄉村百姓得實惠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維護人民健康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確立新時代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發出建設健康中國的號召,明確了建設健康中國的大政方針和行動綱領,人民健康狀況和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性持續改善。
我市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健康中國重要論述綜述和《綱要》精神,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重點解決百姓就醫過程中的痛點難點問題,其中之一就是統一了城鄉居民醫保政策,消除醫保存在的城鄉差別。
市醫保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市原有的城鎮居民制度和農村居民新農合制度,是一種體制分割、制度分設、經辦分散的城鄉二元結構,籌資模式、繳費標準相近,但在待遇保障和經辦流程上存在一定的差異,未能實現全市統一。為此,市委、市政府積極推進兩種制度整合,構建城鄉居民統一的醫療保險體系。2019年9月,市政府出臺了《盤錦市整合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制度實施方案》,10月,下發了實施細則和實施辦法,明確了我市城鄉居民醫保的實施時間、保障范圍、籌資標準、待遇標準等具體內容,加速我市醫保兩種制度整合。
整合后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覆蓋范圍包括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所有應參保人員。在籌資政策上,城鄉居民醫保實行一年一次性預繳費制度。2022年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個人繳費標準為:18周歲以下居民(含在校學生)140元/年,18周歲以上居民350元/年。新生兒出生日起3個月內辦理城鄉居民醫保參保繳費手續,自出生之日起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2023年個人繳費標準將按照國家政策規定統一調整。
“以往同一種病、在同一家醫院治療,參加新農合的患者所報銷金額,要比參加城鎮居民醫保的患者低許多,現在統一了政策,讓農村老百姓受益!”市醫保中心主任鄔亞峰說,城鄉醫保制度整合后,按照國家、省基本醫保用藥管理和基本藥物制度有關規定,遵循臨床必需、安全有效、價格合理、技術適宜、基金可承受的原則,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執行統一的藥品目錄和醫療服務項目目錄。城鄉居民同等享受到國家藥品目錄內的臨床價值高、價格低的癌癥、罕見病、高血壓、糖尿病、結核、心腦血管病等優質低價藥品。
市醫保中心副主任韓濤介紹,新的醫保制度讓農村患者在三級以上醫院的住院報銷比例平均提高15%-20%。住院待遇進一步向大病患者傾斜。鄉鎮衛生院住院報銷比例最高提高到85%,縣級(二級)醫院住院實行分段報銷政策,起付標準以上的費用,0—4000元的部分報銷70%,4000以上的部分報銷80%;市屬三級醫院住院報銷比例最高提高到65%;市屬三級甲等醫院住院費用,起付標準以上0—6000元的部分報銷60%,6000元以上的部分報銷70%;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基金年度最高支付限額達到6萬元。城鄉居民個人負擔的政策范圍內費用超過1.3萬元以上的部分由大病保險按最低60%的比例報銷,上不封頂。
“作為城鄉居民醫保定點的專科醫院,嚴格執行新醫保制度,實行規范化診療服務、一單式結算,讓每一名患者體驗新制度帶來的便利和實惠!”盤錦婦外醫院院長陳芳說,新的醫保制度讓農村患者不用辦理轉院,就能來專科醫院住院治療,確實給群眾帶來了方便,也倒逼醫療機構提升管理與服務水平。
對醫保基金統一管理,執行國家統一的基金財務制度和基金預決算管理制度,大大提高了醫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增加了群眾看病就醫的“底氣”。
城鄉醫保制度整合后,實行一體化的經辦服務管理,消除了城鄉管理分割、資源分散等障礙,城鄉居民醫保關系轉移接續更加方便。醫保城鄉聯網管理,刷卡就醫延伸到了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
“實行醫保新政策,讓咱們村民跟城鎮居民享受一樣的待遇,是黨和政府對咱農村人的關懷,讓我們更有幸福感!”盤山縣沙嶺鎮沙嶺村村民趙繼品由衷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