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大數據賦能建設 推動監管能力現代化
為進一步促進教育公平,今年,駐市教育局紀檢監察組探索將大數據與監督工作深度融合,針對教育系統助學金發放工作采取“個人承諾制”,認定困難和難以實現精準監督問題,建立起“助學金違規發放專項監督”模型。
在數字賦能建設的大背景下,用大數據提升監管能力是推進紀檢監察機關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途徑。通過大數據比對,能迅速比對出問題線索,大大提高了發現問題線索的效率,對權利實現全流程數字化監督,切實維護了困難學生的利益。
年初以來,駐市教育局紀檢監察組利用市紀委大數據建模收集數據信息50余萬條,通過將全市市直學校領取學生資助資金數據與公職人員數據、持證殘疾人數據及低保、低收入、城市特困人員數據進行比對,共比對出不符合家庭經濟困難條件的疑似問題數據25條,經核查發現問題線索11個,運用第一種形態處理12人,挽回經濟損失4.8萬元,下達監察建議書1個,促進市教育局建立長效機制1個。
紀檢監察組以助學金違規發放專項監督模型為基礎,完善了助學金發放的相關制度,厘清了權力的邊界,真正實現了監督工作落實,保障了政策精準落地,切實維護了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下一步,紀檢監察組將繼續建立其他大數據比對監督模型,切實讓權力在數字化監督下實現規范運行,擴大數字賦能監督覆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