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響春天的樂章
——盤錦市殘聯五年工作綜述
回眸過去5年,全市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殘疾人事業,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服務體系不斷健全,教育、就業、康復、托養、文化生活和體育事業及無障礙建設等民生保障工作持續增強,殘疾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升,使得我市這項“春天的事業”頻頻交出暖人答卷。
5載春秋,行穩致遠。我市殘疾人事業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先后出臺《盤錦市殘聯改革方案》《盤錦市“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盤錦市關于提高6類特殊困難群體救助標準意見的通知》等文件,切實為做好殘疾人工作提供堅強保障,全社會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的氛圍日益濃厚。
看似沒有溫度的數字,組成的,是一張張殘疾人的笑臉,展現的,是一個個殘疾人家庭感受黨和政府溫暖后滿滿的幸福感。
5年間,全市低保家庭中的殘疾人,救助標準由原上浮30%提高到80%,6300余名殘疾人享受低保和五保供養,實現應保盡保。全面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17732名殘疾人享受“兩項補貼”。殘健融合文化服務中心、殘健融合康復照護服務站、殘健融合“輔助性就業”機構等相繼成立,為560余名殘疾人提供文化助殘服務,209名殘疾人享受殘健融合康復照護服務,為35名精神、智力殘疾人量身定制輔助性就業崗位,公益性崗位安置殘疾人就業100余人。通過特教學校、隨班就讀、送教上門等多種形式,2098名殘疾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為殘疾人群眾在疫情防控和防汛期間得到上門服務和救助2萬多人次。全市鋪設盲道40余萬米,無障礙衛生間147個,無障礙過街天橋3個,全市19家大型商場、37家醫院、6家圖書館全部建設了無障礙設施,無障礙環境日臻完善。聘請市律協10名律師為殘疾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務,全市各級法律援助中心為207名殘疾兒童和149名殘疾人提供了司法、社會和信訪救助,殘疾人合法權益得到有效維護……
過去的5年,我市持續開展0—7歲貧困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工作,開展殘疾兒童康復訓練971人次。為1358人次發放殘疾人機動輪椅車燃油補貼。為694名智力、精神和重度肢體殘疾人提供托養服務,盤山精神康復醫院被省殘聯授予精神殘疾人托養照護服務示范基地。對2040戶殘疾人家庭進行了無障礙改造。扶持殘疾人就業培訓基地4個,輻射帶動663名農村殘疾人發展生產。支持殘疾人個體創業986人,盲人按摩院所19個,輔助性就業機構4個。完成職業技能和實用技術培訓2200人次,1575名殘疾人實現多渠道就業。推動建立鄉鎮(街道)康復服務指導中心55個,村(社區)康復站344個,家庭康復點1206個,累計為1.7萬余名有需求的各類殘疾人提供康復服務。持續開展“白內障復明工程”,完成白內障復明手術10429例。為4282名殘疾人免費進行輔助器具適配服務。設立精神障礙患者免費投藥點57個,每年為1500余名精神障礙患者開展免費投藥。資助779名困難殘疾學生和困難殘疾人子女就學。我市各級殘聯通過“一網通辦”平臺辦理事項5036件,網辦率100%……
一項項政策落地,體現著市委、市政府的民生情懷;一件件實事辦好,映照著社會各界的無私大愛;一組組數據刷新,擦亮了殘疾人的幸福底色……
受愛感召,越來越多的殘疾人跨越障礙,在不同戰線自強自立、奮發有為,充分展現了新時代殘疾人風采:蓋爭等4名殘疾人被省政府殘工委授予自強模范稱號,鄭玉被授予遼寧五一勞動獎章,8個扶殘助殘先進集體和個人受到全省表彰,帶動15名殘疾人實現就業的唐錄亮等5人被確定為省創業帶頭人。在東京殘奧會開幕式上,我市運動員王浩被選為中國體育代表團旗手,殘疾人運動員王擎云入選國家隊,參加了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
5年來,市殘聯及全市各級殘聯組織用心用情用力服務殘疾人,保障殘疾人基本民生,改善殘疾人生活品質,促進殘疾人全面發展,把殘疾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變為現實,讓全市廣大殘疾人迎光而立,在新時代廣闊的舞臺上,煥發出了生命的精彩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