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采800余口油水井即將開啟“新生態”
日前,歡喜嶺采油廠趙奇峰勞模創新工作室人員李曉東、鮮林祥來到采油作業四區14站井組儀表接線、調試現場,跟蹤施工進度和施工質量。
去年9月,為推進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發展,歡喜嶺采油廠堅持“自主建設、自主運維”原則,自建齊40、齊108和歡127三個新型采油作業區(數字化區),涵蓋油水井800余口、部分采油站和熱注站的物聯網建設,包括井場井站儀表網絡參數配置及安裝調試。
“讓人工少跑腿,讓數據多跑路。力爭實現井場無人值守,這就是我們廠應用物聯網的終極目標。”據歡喜嶺采油廠物聯網運維相關負責人介紹,預計今年4月項目建成后,全廠可減少計量、巡檢、資料等基層員工100人以上。
為進一步加快物聯網技術推廣應用,歡喜嶺采油廠從趙奇峰勞模創新工作室和物聯網職工創新工作室抽調精兵強將,通過“以學促建、以干帶學”,強化運維人員技術培訓。
著力在員工數字化技術技能轉型培訓提升下功夫,培養提高員工數據分析、設備操控、故障判斷等數字化技術實操能力,為老油田數字化轉型升級提供人才支持。
物聯網建設初期,工具不全、進料遲緩,歡喜嶺采油廠不等不靠,積極組織能工巧匠發揮聰明才智破解施工難題。
工作室骨干成員提出油井變頻遠程調參、電流互感器利舊等優化建議40余條;優化設計改造無人值守站16座,變有線傳輸為無線傳輸;低成本利舊站內避雷桿為通信桿10桿。
歡喜嶺采油廠根據現場實際,采用日跟蹤、周對比、月分析辦法,緊密跟蹤項目進度,動態調整運行組織工作量。他們拆分建設工序,變“配合施工”為“預置施工”,提前測量線纜長度、連接互感器、導軌等預制工作600口,節約單井施工時間50%以上。
截至目前,共完成儀表調試油水井800余口,無人值守站建設20個,占總工程進度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