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撐起艷陽天
——全市殘疾人工作綜述
6391名殘疾人享受困難生活補貼,256名殘疾兒童得到康復救助,新增358名殘疾人就業……過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市殘聯傾情傾力抓好殘疾人民生,通過一份份優異又暖心的工作答卷,讓全市殘疾人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了持續提升。
黨政關愛更暖心
殘疾人是一個特殊群體,需要格外關心、格外關注,讓廣大殘疾人安居樂業、衣食無憂,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重要體現。過去的一年,市委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多次聽取我市殘疾人重點工作情況匯報。市委主要領導就市殘聯換屆工作、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建設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市委分管領導多次聽取殘疾人社會保障、康復服務、就業扶持等工作推進情況,市政府分管領導主持召開殘工委會議,持續推進各項工作有效落實。
今年1月,市殘聯第八次代表大會順利召開,圓滿完成換屆各項任務。在疫情防控和防汛期間,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多次深入到殘疾人家庭進行走訪慰問,對我市殘疾人服務中心、殘疾兒童康復機構開展專題調研,就如何做好全市殘疾人群眾民生保障工作進行專題部署,特別是在繞陽河發生潰口后,在市委分管領導統籌調度下,為轉移的殘疾人群眾送去價值3萬余元的防汛和生活保障用品。
在各級領導的高度關注下,我市各級殘聯組織建設進一步完善,殘疾人工作長效機制進一步健全,《盤錦市殘疾人聯合會機關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盤錦市“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先后以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文件下發,市政府殘工委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得到了有效落實,市縣(區)殘疾人服務中心相繼成立,為我市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民生保障更扎實
去年,我市殘疾人“兩項補貼”申請實現了“全程網辦”,共有6391人享受困難生活補貼,11473人享受重度護理補貼,全年發放“兩項補貼”資金1000多萬元。對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55—59周歲重度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進行調整,爭取資金50萬元,為4400余人次發放補貼。完善殘疾人照護和托養服務體系,為有需求殘疾人提供照護服務,為符合托養照護標準的精神障礙患者開展集中托養服務,爭取省專項資金,對1家精神殘疾人托養照護服務示范機構進行基礎設施改造。
有人說,殘疾兒童是折翼天使,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影響著孩子一生和一個家庭的未來。對于這個特殊的兒童群體,我市嚴格落實省殘聯、省財政廳、省醫療保障局《關于調整遼寧省殘疾兒童康復救助范圍和救助標準的通知》,對0—3歲和4—7歲殘疾兒童康復救助標準進行提標,由1.2萬元/年提高至2.4萬元/年和1.8萬元/年,全年共對256名殘疾兒童開展康復救助。
與此同時,對1527名有需求精神疾病患者進行免費投藥服務,完成白內障復明手術1958例,協調市人民醫院深入基層為“雙基”數據庫內410名有基本康復服務需求殘疾人開展健康評估體檢活動。
助殘服務更貼心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對殘障人士的就業幫扶是幫助他們自立自強、重拾自信和尊嚴的最好手段。去年一年,我市開展“就業幫扶 真情相助”主題就業援助和殘疾人就業招聘線上活動4次,幫助就業困難殘疾人享受就業政策124人。爭取殘疾人就業補助資金82.6萬元,扶持殘疾人個體就業214人、輔助性就業機構1處。同盤錦圓通速遞有限公司聯合開展“圓夢行動三年計劃”。支持盤錦原之愛心智障礙者家長互助中心成立“原之愛手工坊”,對35人開展就業培訓,輔助性就業13人。去年一年共新增就業358人。
每個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讓殘疾孩子接受教育是幫助他們在未來融入社會的最好手段。市殘聯針對殘疾學生積極開展教育服務,通過落實助學政策,對61名義務教育階段困難殘疾學生給予救助;配合市招生辦對3名參加2022年高考的殘疾考生開展身份核實,為其提供延長考試時間、攜帶輔具等合理便利,全市共有9名應屆殘疾學生參加高考并升入理想的高校;組織40余名殘疾兒童參與盤錦市“致未來的你”六一少兒美術作品展主題活動,27幅殘疾少兒創作的美術作品參加展出,促進了殘疾兒童平等參與社會生活。
公共服務更完善
城市的溫度往往體現在細枝末節。通過“殘聯推動、社會承辦、殘疾人參與”的模式,市殘聯為市中心醫院等15家單位免費配發輪椅、護理床等輔助器具211件,并與盤錦寶石花醫養中心和興隆臺區興盛衛生服務中心聯合成立殘健融合康復照護服務站,為130余名有需求殘疾人提供預防、醫療、康復照護等綜合性醫療衛生服務。去年疫情防控期間,協調相關部門解決殘疾人現實困難,為殘疾人提供上門核酸檢測,發放防疫物資、生活用品、輔助器具等服務。
平緩的坡道、便利的扶手……去年,市殘聯爭取市級專項資金30萬元,為96戶困難殘疾人家庭實施無障礙改造,為殘疾人居家生活提供便利。全市19家大型商場、37家醫院、6家圖書館全部建設了無障礙設施,公交車等公共設施也實現了殘疾人無障礙。從家庭到公共場所無障礙環境的日臻完善,解決了殘疾人的急難愁盼,給殘疾人居家和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工作體系更完善
我市各級殘聯在全省率先完成換屆,利用這個有利契機,配合縣(區)組織部門進一步完善基層殘聯組織建設,縣級殘聯理事會班子全部配備了殘疾人專職理事。全市所有村(社區)全部建立了殘協,將殘疾人工作和殘協工作納入村(社區)“兩委”工作和社區管理服務體系。去年一年共組織開展各類業務培訓137人次,組織殘聯工作人員參加省殘聯2022年線上“云康復”服務管理和康復技術培訓班,提升了全市殘疾人工作者政治理論水平和履職服務能力。
今年,我市殘疾人工作將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殘疾人事業重要部署,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和規矩意識;通過發“一個問候”暖人心、做“一件實事”聚民心、通“一條熱線”穩人心、錄“一段視頻”筑同心、發“一份倡議”強信心“五個一”專項行動,把服務殘疾人“最后一公里”推向“零距離”,切實擔負起引導殘疾人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政治任務,不斷加強對殘疾人思想引領;通過啟動實施殘疾人民生兜底等十項工程,努力實現殘疾人事業發展新突破,打造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新的增長極;緊盯新時代新征程殘疾人事業發展新要求和廣大殘疾人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團結帶領殘疾人,以嶄新的精神風貌創造幸福美好新生活,奮力開啟殘疾人“春天事業”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