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河油田公司新井“井位池” 保持常態化充盈
遼河油田公司不斷加強“井位池”建設,新井“井位池”儲備常態化保持在500口以上,為遼河油田產能建設提供了充足的井位保障。
遼河油田公司在去年5月提出了建設儲量池、項目池、井位池“三個池子”的工作思路,其中建設“井位池”是為了增強井位部署的主動性、創造性、科學性,預留一定的井位數量,為增儲上產提供充足的井位支撐。
今年以來,遼河油田公司抓住井位部署“牛鼻子”,加快與“壓艙石工程、提高采收率工程、頁巖油革命工程、SEC儲采平衡工程”相結合,做實做優井位儲備,立足于尋找大目標、大發現,著眼于落實規模效益、經濟可采儲量,持續提升井位質量,將審核通過的井位放入井位方案庫,以注采完善和區塊整體治理的井位為重點,從構造、儲層、剩余油、注采配套等環節嚴格把關,建立入庫分類標準,做到入庫一口,完善一口,優化一口,持續充盈“井位池”。
“遼河地質條件復雜,隨著勘探開發的持續深入,油水矛盾更加突出,剩余油分布更加零散,突破油藏認識,建立具備規模且落實可靠的‘井位池’是破解當前困局的必要保障條件。”開發事業部相關科研人員說。
年初以來,遼河油田公司超前研究,超前部署,超前組織,在沈84-安12、海外河、錦8-錦89等89個區塊部署新井723口,為后續的實施優化及運行排序留出了充足時間,提供了充足工作量,為提高明年上半年投產時率,提升新井產量貢獻率奠定了基礎。其中,在沈84-安12、海26、海1塊部署擴邊擴層、內部調整、二三結合井位305口,今年前7個月完鉆76口,投產71口,階段產油超計劃0.4萬噸。
狠抓方案編制質量,落實勘探開發一體化。遼河油田公司扎實推進科研生產一體化深度融合,組建了由研究院、采油廠技術人員組成的攻關聯合體,整體負責重點開發方案的編制,將現場熟練掌握單井生產動態的優勢和研究院油藏綜合分析的優勢結合起來,打破原來順序研究流程和壁壘,開展地質工程一體化設計,提升方案編制質量,保障油田開發效果。8月3日,由勘探開發研究院和錦采廠聯合攻關的《歡喜嶺油田錦8-錦89塊興隆臺油層井位部署研究》順利通過油田公司審查,錦8-錦89塊近20年首次規模部署40口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