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鋪就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遼河石化公司堅定走好特色發展之路
面對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創新驅動已經成為現代企業加速發展的關鍵一招。遼河石化公司始終堅持科技創新引領發展,深耕細作遼河重質稠油、超稠油,特色資源實現特色加工,特色產品培育特色市場,特色開發造就科技人才,堅定走好特色發展之路,扛起新時代的石油擔當,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貢獻力量。
深化科技創新
培育發展新優勢
科技創新,如同撬動新事物的杠桿,總能迸發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強大力量。
遼河石化地處遼河油田腹地,主要加工遼河重質稠油、超稠油,是中國石油最具特色煉化企業之一。公司確立“規模適度、特色突出、效益良好”的發展定位,沿著“特色化、差異化、高端化”發展方向,深耕細作遼河原油資源,不斷探索稠油加工技術,在資源、技術、產品、市場、人才等方面形成較好的競爭優勢。
據介紹,遼河石化是中國石油的低硫船燃、高等級瀝青、環烷基潤滑油三大特色產品生產基地。定位特色資源、特色產品,公司有四條完整的不同原油加工路線。遼河石化的特色資源體現在“井口型煉廠”,原油資源性質穩定,產品才能穩定,市場接受度強。“減油增特”是遼河石化轉型發展的方向。
近年來,遼河石化利用資源優勢“減油增特”,全力增產瀝青、特種油、低硫船燃等特色產品,降低成品油收率。公司成品油收率已降至25%,“十四五”末期成品油收率目標是15%。目前,遼河石化低硫船燃產量在中國石油系統排名第一。
今年,遼河石化提出,聚力科技項目創新,建強發展平臺,提高稠油加工核心競爭力,以科技創新引領轉型升級。
依托特色產品
搶占市場制高點
遼河石化“昆侖-歡喜嶺”瀝青是中國石油的特色產品之一,先后應用于北京平安大街、昆明長水機場、北京冬奧會崇禮滑雪場等多個項目工程。公司與川慶鉆探、長城鉆探合作,成功研發DBN系列鉆井液基礎液產品,大幅降低了川慶鉆探鉆井液招標價格。2020年,公司低硫船燃實現全國首單出口,為中國石油率先打開低硫船燃國際市場。截至2023年10月,公司累計出口船燃416萬噸,市場占比9.5%,成為中國石油集團煉化企業最大的船燃生產基地,國內排名第二。
遼河石化瀝青產能最高達到180萬噸/年,居全球單一煉廠生產瀝青排名第五位,亞洲排名第二位。近些年,公司增產特色瀝青,目前開發的機場瀝青、水工瀝青、極寒水工瀝青、凈味瀝青以及新拳頭產品環保型阻尼板瀝青,應用于知名品牌汽車制造,填補了國內相關產品的空白,深受市場青睞。
遼河石化N系列環烷基增塑劑在行業內得到較好應用,在TPR造粒、鞋材、日用家化、塑膠、熱熔膠等行業有著廣泛應用;A系列芳香基增塑劑性能優于國內同類產品,應用于輪胎和橡膠制品生產;變壓器油占領國內配電領域25%以上市場份額。
遼河石化積極爭當“一帶一路”建設的主力軍,橡膠增塑劑、變壓器油成為企業的兩個拳頭產品。在企業的努力下,橡膠增塑劑向東南亞出口完成報關手續等工作。
聚力特色開發
“研產銷服”一體化
近年來,遼河石化不斷厚植創新沃土,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實施“研產銷服”一體化,充分利用遼河原油特點以及公司加工路線特色,整合科研力量、基礎設施、研發、生產和銷售平臺,實現協同聯動。通過深度開展市場調研,有的放矢研發產品,擴大市場影響力,提升企業競爭力。
特色產品“研產銷服”一體化,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以科研項目為中心,以項目經理為核心,以項目團隊為重心,實現管研分離,權責明晰,使科研人員能集中精力進行科研工作。相關部門圍繞科研項目做好工作保障、溝通協調、服務支持等工作,全力以赴保項目運行、保項目成效。
公司研究院潤滑油室被評為集團公司科技工作創新團隊;公司在特色原油加工工藝流程上不斷創新,已形成自主知識產權專利21項。企業榮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集團公司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
截至目前,遼河石化有7個“研產銷服”一體化項目,累計創效超8000萬元,增效達3000萬元以上,進一步提升了公司特色產品的經濟效益。“這個創新體系有助于科研人員開發高附加值產品,提高生產服務水平,融合培養生產、研發、銷售、技術等人才。”公司營銷調運部相關負責人說。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遼河石化將以科技創新引領轉型升級,以數智化建設賦能管理,以項目建設增強發展活力,著力建設稠油加工基礎平臺和新材料創新應用平臺。
下一步,遼河石化將繼續以遼河稠油高質量綜合利用為技術主攻方向,持續完善裝置配套,優化產品結構,有效實施“減油增特”,向著建設一流特色精品企業的戰略目標邁進,努力成為行業示范和地區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