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融合“快進鍵” 好戲連臺引客來
—— 盤錦市深入推進文體旅融合發展綜述
“天下奇觀紅海灘”是盤錦文旅最閃亮 的名片。 遼寧日報特約記者 夏建國 攝
核心提示
今年以來,盤錦市堅決落實省委部署,錨定打造遼寧新時代“六地”目標定位,加快推動文體旅高質量融合發展,吸引游客數量再創歷史新高,不斷向“高品質文體旅融合發展示范地”進發。
春季“踏青觀鳥”,夏季“濱海休閑”,秋季“綠葦紅灘”,冬季“冰雪溫泉”。立足資源稟賦,發揮區位優勢,盤錦市不斷培育文體旅新業態和消費新熱點,增加多樣化、常態化、全季化產品供給,全時全季全域旅游業態漸入佳境。
正因如此,盤錦向八方賓客發出盛情邀請:山海關不住,遼河四季新。世界這么大,歡迎來盤錦度假!
協同發力 打好政策“組合拳”
蒹葭搖曳聽潮信,鷗鷺翔集賞紅灘。廣袤的遼河口濕地為盤錦這座“輕輕放在濕地上的城市”帶來了得天獨厚的文旅資源。
這里有天下奇觀紅海灘,有浩瀚無垠的世界最大蘆葦蕩。這里是世界候鳥遷徙重要的中轉地,每年有321種、超過100萬只野生鳥類在這里遷徙停歇、繁衍生息。這里是全球黑嘴鷗最大種群的繁殖地,也是丹頂鶴南北遷徙的重要停歇地,還是“海上大熊貓”西太平洋斑海豹的重要產仔地。
充分依托“天下奇觀紅海灘”“世界最大蘆葦蕩”等自然資源優勢,盤錦市不斷培育文旅新業態和文旅市場消費新熱點,增加多樣化、常態化、全季化產品供給,各項經濟指標呈現高速增長態勢。其中,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收入等主要指標位于全省前列。“天下奇觀紅海灘”“中國最北海岸線”成為遼寧旅游符號,有力彰顯了旅游強省的盤錦形象。
2023年11月,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明晰了打造新時代“六地”目標定位,就打造“高品質文體旅融合發展示范地”作出部署安排。落實省委部署,盤錦市瞄準新的目標定位,組建盤錦市文化旅游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建立旅游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統籌推進各項工作。在省內率先設立2000萬元旅游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形成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態勢。
強化政策措施。盤錦市相繼制定出臺《盤錦市促進全域旅游發展實施意見》《盤錦市推進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打造支柱性產業實施意見》《盤錦市旅游專項資金使用暫行辦法》《盤錦市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盤錦有禮”工程實施方案》《盤錦市文化旅游體育事業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等發展意見及專項工作方案,在項目建設、品牌打造、引客入盤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動一切要素向文旅產業聚焦。
明確規劃先行。盤錦市在全省地級市中第一個制定全市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第一個制定全域旅游發展規劃,第一個制定鄉村旅游、濱海旅游等專項規劃,明確了生態旅游的發展方向,與生態立市發展戰略高度契合。
堅持項目為王。“十三五”以來,盤錦市從豐富產品體系入手,強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累計投資額超過200億元。其中,規劃總投資超過10億元的項目8個,最大綜合體項目二界溝漁雁小鎮計劃總投資近100億元。項目質量在同期省內地級市中名列前茅。
多元發展 提升品牌美譽度
作為我省唯一的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城市,得益于城市建設和社會經濟的發展,近年來,盤錦市鄉村環境、特色餐飲、城市交通、特產購物、民宿產業等環節在省內領先一步,“食住行游購娛”旅游六要素支撐載體完備,全時全季全域旅游同步發展,文旅產業方興未艾。
如今的盤錦,文化旅游業態品類齊全。從三產布局看,鄉村游特色獨具、工業游資源雄厚;從資源屬性看,濕地游、濱海游、溫泉游、文化游、生態游等多點開花;從市場細分看,家庭游、親子游、自駕游、散客游、團隊游等趨勢平穩;從新興業態看,休閑游、研學游、康養游、體育游等發展迅速;從未來發展看,科技游、沉浸游、跨界游等初見雛形。
大力補短板,盤錦市高度重視旅游環境建設,將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作為促進旅游產業發展的新亮點和新空間來打造。推進民宿、采摘等鄉村旅游建設,重點打造“自駕游”精品線路。推動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普遍提升,進一步完善游客服務中心體系,打造特色文化旅游街區。以公共交通、自駕租車、旅游直通車等為載體,積極構建“文旅+”交通網絡。主題酒店、休閑綠道、風景步道、城市書屋等基礎設施建設日新月異,公共服務補短板工作成效顯著。2023年,盤錦旅游交通樞紐案例成為國家文旅部“交旅融合發展”推廣典型案例。
通過充分發揮體育組織引領作用,不斷完善體育設施規劃建設,盤錦市體育事業蒸蒸日上。5年來,全市50家體育社會團體共舉辦國際級賽會1次、國家級賽事4次、省級賽會22次、市本級賽會500余場。通過加大體育民生工程建設,全市“15分鐘健身圈”覆蓋率達100%,市民隨處都能參加運動健身。大型公共體育場館設施開放率達100%,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4平方米以上。
站在高起點上,盤錦市加快推進文體旅深度融合發展思路明晰,成效凸顯。
以“文化”品牌提升產業品質。創新性推動特色文化資源轉化,以文化創意為突破口,打造了廣廈藝術街、遼河民俗博物館、遼河碑林等文化產品;圍繞特定文化主題進行情感設計、氛圍設計、活動設計和場景設計,推出“廣廈文化嘉年華”“福街文化夜市”“北旅唐風古街”等沉浸式體驗型文旅融合新場景。
以“體育”品牌拓展產業空間。充分發揮高水平體育賽事資源的引爆效應和集聚效應,多維度叫響“跟著賽事去旅行”品牌,“盤錦中國最北海岸線冰凌穿越挑戰賽”成為全國唯一、遼寧“一市一品”經典冰雪賽事品牌;“盤錦紅海灘國際馬拉松賽”“WCBA中國女子籃球聯賽”“遼河濕地萬人徒步大會”等發揮著推介盤錦城市的重要作用,成為引客入盤的重要支點。
以旅游品牌奠定產業基礎。放大“天下奇觀紅海灘”影響力,以核心項目為牽動,構建“生態+休閑+運動”旅游產品體系。“天下奇觀紅海灘”已經成為遼寧省撬動域外客源市場的“支撐點”和旅游產品體系的核心之一。紅海灘風景廊道被評為全國體育旅游精品景區。
業態融合 消費能級再攀升
近年來,盤錦市持續深化文旅產業融合,不斷抬升市場熱度,提升消費能級。
踐行全季旅游理念,盤錦四季主題活動精彩紛呈。全面推出春季“觀鳥賞花,踏青采摘”、夏季“休閑避暑,暢享田園”、秋季“觀紅灘綠葦,品蟹肥稻香”、冬季“嬉冰雪、泡溫泉、住民宿、過大年”四季主題產品,推出 “二界溝開海節”“紅海灘插秧節”“濕地蘆花節”“臥龍湖冬捕節”等特色文旅活動30余項,每年參加人數超過100萬人次。2023年,金帛灘電音節、蘆花之星達人秀等活動引爆文旅市場。
催熱人間煙火氣,盤錦釋放“夜經濟”消費活力。全市文旅產業錨定春節、元宵節、“五一”、中秋、國慶等假日旅游市場,進一步豐富“文旅+民俗、文旅+運動、文旅+溫泉、文旅+民宿”等不同業態,以北旅田園、廣廈藝術街、遼河民俗博物館、百年福街等項目為支撐,著力發展夜食、夜購、夜展、夜秀、夜節、夜宿等多元業態結合的夜間經濟,帶動形成了融合吃、住、購、娛于一體的旅游消費集群,在此基礎上衍生出的商、養、學、閑、情、奇等旅游新業態亮點不斷。
多業態吸引市民到鄉間拾野追風,盤錦農文旅融合業態全面發展。截至目前,全市有鄉村A級旅游景區8家,其中,4A級2家;國家級、省級重點旅游村13個,旅游特色村20個,鄉村旅游年接待人數占重點景區接待人數的48%。鄉村旅游項目建設初見成效,打造二界溝排船博物館、榮興博物館等鄉村文化展館8個,謀劃包裝光合民宿度假村、海上游紅海灘等項目10個。植根盤錦百年稻耕文化,扶持打造一批采摘村、民俗村、景觀村等特色村落。持續實施“鄉村旅游后備箱”工程,植入“紅海灘1號大米”“盤錦河蟹”等地域元素,釋放盤錦鄉村文旅資源魅力。
今年“五一”假期,盤錦市傳統景區與新興業態齊頭并進,文旅市場全線飄紅,旅游消費集中釋放。“自駕+露營”“音樂+燒烤”等新場景激活假日文旅市場新動能,篝火派對、星空露營、樂隊駐唱等快樂元素盡情釋放。在金帛灘海洋樂園景區,首度開放的“網紅”公路、“網紅”墻引來眾多游客打卡,海灘營地、文化街區、婚紗攝影基地等“美片”頻出,大批游客趕海踩蛤,濱海度假區提前進入旅游旺季。含章湖度假區房車營地“一位難求”。繞陽湖度假區露營燒烤節全新上線,將音樂、露營、篝火、踏青、游船等元素緊密結合。據統計,“五一”假期,全市共接待游客300.05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8.3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6.01%和56.83%,各項指標再創新高。
推陳出新 探索產業新“藍海”
立足資源稟賦,整合域內生態資源,盤錦積極培育新興業態,推動產品迭代更新,尋找流量密碼,奔向文旅新“藍海”。
盤錦持續深耕漁雁文化等傳統文化資源,推出遼河民俗博物館、遼河楹聯博物館等具有深厚文化內涵和時代精神的文旅融合項目。依托沙嶺戰役紀念館、盤錦第一個黨支部舊址紀念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資源,推出“紅色盤錦”一日游線路,講好盤錦紅色故事。深入實施“盤錦有禮”系統工程,連續開展三屆盤錦文化創意設計大賽,孵化“豹有趣兒”“非遺盲盒”“文創雪糕”等特色文創商品近百種。
近年來,盤錦充分利用省、市兩級體彩公益金,加大城市綠道、健身步道、自行車道、體育公園、社區(村)廣場以及足球、籃球、冰雪運動等場地設施建設,共新增各類全民休閑健身設施4000余件。持續做大做強盤錦紅海灘國際馬拉松賽、中國最北海岸線冰凌穿越挑戰賽等“國字號”賽事,高質量承辦WCBA中國女子籃球聯賽,主場比賽球市火爆,一票難求。“體旅融合”有效帶動餐飲、住宿、購物、“夜經濟”、交通出行等消費增長,成為集聚人氣、拉動消費、增添城市活力的動力引擎。
依托紅海濕地溫泉、大江戶溫泉、寶源溫泉等設施打造“溫泉+”休閑新業態,一批集休閑、度假、養生、商務于一體的休閑度假綜合體為盤錦“深度游”提供了有力支撐。紅海灘風景廊道、金帛灘、含章湖等濱海休閑營地成為省內自由行和自駕游旅行者的首選。森林公園的家庭營地、鼎翔旅游區的鳥樂園、大洼區新立鎮楊家村的谷倉民宿等野趣盎然的網紅景點吸引游客“到此一游”。
積極引入行業“頭部企業”,提升文旅活動品質。盤錦市與中青旅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中青旅遨游(遼寧)文體旅產業發展中心落戶盤錦,為景區旅游管理提升、開發與保護提供方案;引入“皇馬”品牌,與皇馬基金會簽訂合作協議,圍繞中國盤錦訓練營、皇馬——歐洲大學研究生院聯合辦學等項目開展全面合作;對接“柒零基金”,積極謀劃遼寧(盤錦)文旅產業投資基金項目,探索文旅產業融資新領域。
文旅融合風帆勁,詩和遠方綻芳華。以超常規舉措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盤錦著力把文旅產業培育成現代服務業發展新引擎,全力打造國家休閑旅游城市,力爭到2025年,“濕地之都”品牌影響力顯著增強,以2022年為基點,全市文旅產業項目投資額和旅游總收入均實現倍增,接待游客人數增長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