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有形”向“有效”轉變
市紀委監委持續發力加強紀檢監察組織制度化規范化建設,著力解決基層紀檢監察監督不專、不會、不愿、不敢等問題,提高監督精準、規范履職行權,激發基層監督積極性主動性,以有效監督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為實施多方聯動,凝聚監督力量,我們不斷完善與市縣兩級黨委主體責任落實體系無縫銜接的監督體系,督促推動地方黨委將黨內監督責任納入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清單,完成‘市、縣、鎮、村’責任傳導閉環鏈條,帶頭抓監督、促落實,構建起同題共答、同頻共振、同向發力的工作格局。”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市紀委監委聚焦主責主業,通過理順縣級紀委監委紀檢監察室、派駐紀檢監察組、鎮(街道)紀檢監察機構職能關系,明確監督邊界、權限、責任,防止權責交叉、責任虛化。通過發揮鎮(街道)紀檢監察機構“正面推”“反面促”的職能作用,健全問題線索村(社區)收集、鎮(街道)督辦、職能部門落實的協同處置機制,確保群眾問題解決到位、訴求事項落實到位。通過創建“村民評理說事點”“百姓說事兒亭”,成立特色調解隊,為百姓搭建起“家門口”的說事、議事和矛盾調解平臺,筑牢農村基層社會和諧穩定的“第一道防線”。
為進一步完善機制建設,市紀委監委實施了“室組地”聯動監督機制,統籌紀檢監察室、各派駐紀檢監察機構、縣區紀委監委監督力量,通過“派單式”“蹲點式”監督,將監督“放大鏡”聚焦在群眾普遍關注、反映強烈的問題上,以精準有效監督保障黨中央決策部署和方針政策在基層落地落實。與此同時,推行完善片區協作工作機制,有效整合“室組地”監督力量,按照地域相近、便于協作原則,在專項整治、監督檢查、信訪舉報受理辦理、案件查辦等工作中強化片區聯動協作,開展交叉監督,破解人情干擾問題。完善政治巡察機制,延伸巡察觸角、擴大監督范圍,對項目集中、資金密集、群眾反映強烈的鎮(街道)或村(社區)開展交叉巡察、提級巡察,著力在“破熟”上下功夫,以強監督促強監管,確保群眾反映問題有回音、有舉措、有落實。
為精準監督靶向,市紀委監委將民生領域專項整治作為推進基層治理的有效舉措,聚焦鄉村振興、教育醫療、養老社保等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跟進監督、主動監督、全程監督,著力解決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同時,創新數字賦能,強化智慧監督。完善全市各個平臺的集中整合、結合融合,打破數據壁壘,提升基層監督質效。“我們通過在原網格化管理系統中新增正風肅紀監督模塊,將群眾身邊問題最大限度融入網格數據庫中,推動紀檢監察業務與現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通過數字賦能把監督有效融入治理之中,為基層監督插上‘智慧’的翅膀,讓群眾切實感受到監督就在身邊。”市紀委監委綜合保障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