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解決急難愁盼 “大數據”監督執紀為民
盤錦市紀委監委通過“用好大數據手段”,研究分析各業務政策、數據特點、權力運行風險點,以“小切口”方式不斷做深“大數據監督”,有效解決了一批群眾身邊急難愁盼問題,以工作新成效讓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針對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提出的推動數字技術深度融入紀檢監察各項業務這一部署要求,我們進行了具體化、項目化、責任化的貫徹落實,組建研發攻關小組陸續研發了數據批量治理入庫工具、紀學無憂考培系統、數據比對分析系統、‘慧歸集’數據中臺等6個系統,其中5個已取得了軟著證書?!笔屑o委監委保障中心(數據中心)負責人介紹道。
目前,數據比對分析系統已封裝了33個模型,涉及5個領域、61個比對規則;“慧歸集”數據中臺有序歸集了紀檢監察機關內外部各類離線數據資源109個、5.4億條,具備數據資源池和共享交換平臺雙角色功能,實現了數據資源安全穩妥存儲、管理和備份,為全市開展數字監督檢查等紀檢監察大數據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雙臺子區駐某村輔警孫某虛增河蟹養殖面積,套取補助一案就是我們通過監督模型比對后發現的?!?/span>
“這個村的集體資產資源出租未能按照合同約定及時收取租金,管理上有問題,建議進一步核查。”
“通過對全區的廉租房住戶信息和民政局低保戶人員臺賬比對,發現了住戶信息與低保戶本人真實情況不相符,存在明顯疑點?!?/span>
……
大數據監督猶如“天眼”,能快速精準發現問題線索,讓一切基層民生領域的“微腐敗”都無所遁形。
數據模型投入實際應用后,市紀委監委聚焦鄉村振興領域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圍繞惠農補貼、農村集體“三資”、工程建設3個領域創建了4個模型,現已轉化為問題線索21件、立案16件,挽回經濟損失28.1萬元。同時,圍繞住建、教育、醫療、社會救助、水利等領域民生痛點難點問題,創建了17個監督模型,現已轉化為問題線索36件、立案12件,挽回經濟損失28.3萬元。
大數據監督不僅實現了以民生“小切口”解決群眾生活“大難題”的目標,把監督觸角延伸到群眾身邊,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開刀”,也實現了基層“小毛病”早發現、早預警、早治療,從而堵住“大漏洞”,讓干部“正確用權”,維護了區域良好政治生態。市紀委監委在運用大數據監督的同時緊盯相關案件查辦的“后半篇文章”,以問題推動查漏補缺、以案件促進整改整治、以典型強化警示教育,向相關部門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12份,推動建立完善公租房、廉租房收費、繳費規則等制度機制26項,將監督成果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