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盤錦簡介 > 盤錦年鑒 > 盤錦年鑒(2013年)

經濟區建設(2013年)

發布時間:2015-08-10 瀏覽次數:898

遼東灣新區

    【概 況】 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93.2億元,比上年增長19.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56.8億元,增長16%;服務業增加值完成8.2億元,增長36.4%;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37.3億元,增長16.9%;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5.3億元,增長16.8%;財政口徑五大主體稅種完成12.8億元;實際利用外資完成4.45億美元;引進內資項目到位資金完成165億元,外貿出口完成9000萬美元。

    【三次產業發展】 工業產業集群效應日益顯現。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集群規模進一步發展壯大。長春集團環氧樹脂、氯堿、環氧氯丙烷、異丙醇、聚四亞甲基醚二醇、自備電廠項目正式投產運營,1,4丁二醇項目年內投產。和運集團6萬噸/年丁基橡膠和3萬噸/年鹵化丁基橡膠項目相繼一次性開車成功。瑞德化工芳烴精細加工項目將于年底全部建成。寶來集團新廠區全面啟動,總體進度過半。臺灣聯成化工及倉儲物流項目一期開工建設。海洋工程裝備制造產業集群效益逐步顯現,合力叉車北方基地項目正式投產運營,忠旺鋁業擠壓型材項目即將開工建設。工業用水、用電、燃氣、運輸等生產要素供需平穩,與工業生產保持同步增長。

    服務業呈現起步發展態勢。臨港物流業步入發展快車道,遼東灣臨港物流示范園區總體規劃修編完畢,獲批省首批省級物流園區。盤錦港集裝箱班輪航線正式開通。遼寧(盤錦)國際石油化工產品交易集聚區被評為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一期遼東灣物流中心項目已基本具備企業入駐條件。房地產業加快發展,瑞唐世貿中心、富盈海濱新城等房地產項目正在加快建設,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27億元。旅游業發展全面啟動,二界溝特色海鮮大排檔、榮興水庫旅游度假村、內湖公園等一批特色旅游項目初步規劃意見已形成,將陸續開工建設。

    農業生產作業有序開展。全區10.2萬畝水稻順利完成秋收,年產優質水稻6.9萬噸;糧食直補、農機補貼資金共計1455萬元全部發放到位,農民權益得到有效保障,全區水稻全程機械化進程進一步加快;農業保險政策有效落實,參保率達到100%;構建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完成榮興和二界溝兩座水利站建設。

    【基礎設施和公用設施建設】園區承載能力不斷提升。全年累計完成投資88億元,集中實施道路、橋梁、碼頭、吹填造地等十大類基礎設施工程,其中,完成46項道路工程,總長度達134公里;體育中心、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周邊排水工程建設完成,5個雨水和污水提升泵站已投入使用,實現域內重點路段和重點項目排水無死角;聯成化學軟基處理工程即將交付企業,西防波堤吹填工程進展迅速;5萬噸化工碼頭工程、5萬噸航道疏浚工程、長春管廊帶工程、公鐵立交橋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工程順利竣工;30萬噸碼頭完成鋼管樁、主承臺及棧橋工程施工;盤錦港3個5萬噸級油品泊位完成主體施工,6個5萬噸級通用泊位主體施工過半。

    城市保障功能不斷完善。全面推進綠化、供水、供熱、燃氣、污水、通訊等六大類公用配套工程建設,一批重大公共設施陸續竣工投入使用。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盤錦市體育中心、盤錦市職業技術學院、省實驗學校遼濱分校全面建成使用;盛京醫院盤錦分院正式開診;完成綠化200萬平方米;完成大伙房引水工程及生活凈水廠建設,并順利完成供水交接,區內生活用水正式啟用大伙房水庫水源;一二級供暖管網改造和新建工程進展迅速,年內供暖面積突破100萬平方米;建成西擴區工業燃氣門站一座,鋪設生活燃氣管線42公里,“兩校一院”、玉帶明珠小區、大學等重點區域實現燃氣供應;市政污水處理廠投入使用,日處理能力8000噸;10萬噸工業凈水廠開工建設;新鋪設通訊管網23公里,通訊信號覆蓋全區。

    【招商引資 項目建設】創新招商引資方式。積極探索招商引資新模式,專門成立招商管理中心,進一步補強招商團隊,按照“大項目、小巨人、服務業”及“高大新”的標準,充分利用資源優勢、港口優勢、區位優勢和政策優勢,積極創新招商機制, 拓寬招商新渠道,不斷開拓新的項目源。以省、市組織的域外經貿洽談活動和臺灣周、新遼理事會、濕地旅游周等重大活動為契機,有針對性地組織招商引資推介會,大力實施“走出去、請進來”。特別是牢牢抓住臺灣石化產業加快轉移的契機,加大對臺招商引資力度,力求盯準一批名企大商,盯實一批重點簽約項目,盯成一批發展前景好、輻射能力強的大項目。全年共引進項目12項,其中,工業項目8項,服務業項目4項;新開工項目19項,其中,工業項目11項,服務業項目8項;竣工項目9項,其中,工業項目7項,服務業項目2項;儲備項目33項,其中,工業項目21項,服務業項目12項。

    【民生工程】 發放各類補助物資累計金額770多萬元,弱勢群體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積極爭取資金實施養老院改擴建工程,殘疾人幫扶、人口計生管理、慈善事業同步跟進;科學修編了教育規劃布局,完成原榮興和二界溝兩所學校的初中部撤并到實驗學校遼濱分校,新區義務教育辦學環境得到改善,公辦幼兒園建設任務圓滿完成;新農合參合率達到100%;多次組織企業赴域外參加大型人才招聘活動,為企業引進人才1500余人次;先后舉辦區內勞動力就業轉移對接會10場,提供崗位1200余個;順利完成事業單位各類保險、住房公積金的基數調整和農墾企業職工保險擴面工作。新區醫療衛生、養老、就業等各項事業扎實有序開展。

    【社會穩定工作】 牢固樹立“發展是硬道理、穩定是硬任務”的工作理念,狠抓信訪穩定、安全生產、勞動維權、和諧拆遷不松勁,營造了和諧穩定的發展環境。強化領導責任制,發揮部門聯動作用,推進矛盾源頭化解。全年共接訪上訪1200余批次19000余人次,息訪率達90%以上;貫徹落實“一崗雙責”,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執法檢查264次,排查安全隱患978項,實現隱患整改率100%,確保了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強化勞動監察職能,共處理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289起,解決發放農民工工資近1億元,有效保證了社會秩序穩定;全力做好陽光拆遷、和諧動遷,完成14300畝農田解除土地承包合同及439戶房屋征收工作,扎實推進動遷企業解除合同及搬遷工作,及時保障了各類基礎設施及項目建設征地需求。建立責任部門齊抓共管工作格局,強化依法維穩工作,圓滿完成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兩節兩會”、“十二運”安保、第六屆中國盤錦濕地旅游周開幕式等一系列重大安全保衛任務。

    【體制機制創新】 以晉升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為新起點,繼續深化體制機制創新。完成新一輪機構調整。結合當前工作重心和發展實際,采取撤銷合并、職能平移等方式,對“大部制”的機構設置又進行兩輪調整,力求最大限度地順應發展需求。積極探索在新區管委會下成立四個專業化園區,設立二級管委會,全面承接產業規劃、招商引資、經濟運行和企業服務等工作,推進全區經濟工作重心前移。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及工作流程,規范管理,提高效率。至2013年末已完成包括工作制度、業務制度、審批規程、執法規范、政策規范在內的相關制度177件,報市法制辦審核的制度54件,新區逐步由以建設為主轉入建設、管理、應用并重的發展新階段。繼續發揮績效管理“指揮棒”作用。立足年度指標和階段性重點工作,科學制定考核指標,強化跟蹤督查,規范日常管理,創新薪酬管理和獎懲制度,有效激發了干部職工工作活力。強化國有資產管理。注冊成立了若干國有公司,在資產注入上給予支持,初步形成與融資要求相匹配的融資主體。

    【黨建工作】 全面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準備工作。召開全區范圍的準備工作會議進行全面動員和部署,堅持“早行動、爭主動”,詳細制定活動準備方案、學習計劃,為2014年的教育實踐活動的正式開展奠定堅實基礎。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順利完成8個村的“兩委”換屆工作;開展非公企業黨建聯建聯創活動,區內非公黨組織實現全覆蓋。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制定并執行《創新干部管理機制的意見(試行)》等一系列文件,干部管理創新形成制度保障。強化素質能力專題培訓,干部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升。開展“人才戰略高校行”及人才工作經驗交流活動,促成19名清華、北大、人大等名校畢業生到新區任職,500余名應屆畢業生與新區重點企業簽訂合作意向書。加強內宣外宣工作。注重宣傳載體創新,相繼開展演講比賽、知識競賽等系列活動,高質量承辦省文聯攝影家走進遼東灣、全國50家重點網絡媒體遼東灣行等活動,新區對外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堅持從學習落實、制度建設、紀律養成、監督懲治四個方面強化新區八項規定的落實,并聯合相關部門堅持不定期開展明察暗訪,有力促進會風、文風、作風轉變。(王光遠)


    遼東灣新區領導成員名單 

    黨工委書記 高  科

    管委會主任、黨工委副書記 張志煥

    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 全光輝(2月任職)  

    黨工委副書記、紀工委書記、工會主席 王德山(2月任職)

    管委會副主任  王首中(兼,2月任職)李 瑋(2月任職)王學林(2月任職)馮海濱(2月任職)

    劉艷梅(女,2月任職)曲 巖(兼,4月任職)

    管委會副主任、黨工委委員 高 躍(12月任職)

    管委會副主任 陳尚東(掛職)

    副縣級 張鳳印

    三角洲開發區黨委書記 劉金寶

 

遼河口生態經濟區

    【概 況】 預計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6億元,比上年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實現18.4億元,比上年增長20%;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實現1.2億元,比上年增長2.1%;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14188元,比上年增長12.5%;實際利用外資實現195萬美元。

    【項目建設】 全年引進億元以上項目8個,其中開工項目3個。主要有:投資87億元、年產220萬噸包裝紙及生活用紙盤錦理文造紙項目已簽約落戶,完成企業營業執照、外商投資批準證書等相關手續;投資10億元、年產16萬噸生活用紙盤錦東升紙業項目正式開工,已完成場地平整和樁基基礎等工作;投資5億元、年產10萬噸生活用紙兆海紙業項目,已通過董事會審定,正在做前期準備和規劃設計;投資1億元華潤燃氣管道工程項目正式落地,完成繳資195萬美元;投資20.7億元正邦生豬養殖及加工一體化項目,已完成石新養殖一場和思源種豬場建設,存欄量已達2.7萬頭;投資11.8億元禾豐肉雞綜合加工項目,已進入規劃設計階段;投資10億元中海集團城鄉統籌及地產開發項目正式簽約;投資3億元葦海濕地旅游景區項目,已完成15公里濕地觀景長廊、葦海迷宮、鳥語林及迷島問棧等基礎工程;此外,港中旅集團旅游綜合開發、正業國際包裝紙、新加坡天安基集團工業地產、泛華集團智慧農業谷等一批重大項目正在積極推進,有望2014年簽約入駐。

    【三次產業競相發展】以農業產業化經營為主體的現代農業穩步推進,農業開發能力、產業化經營水平顯著提高。糧食總產量達到8.4萬噸,海淡水養殖產量達到8.5萬噸,蘆葦產量達到23萬噸,新增設施棚菜面積1萬畝。完成土地流轉面積3萬畝,新增家庭農場、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組織70個。以紙制品產業為主體的工業經濟發展步伐加快,規劃占地7平方公里東郭紙制品產業園區正式啟動建設。以此為依托,引進理文造紙、東升紙業等具有拉動效應的紙業項目,推進了東北最大紙制品產業集群建設進程。以濕地旅游產業為主體的現代服務業發展勢頭強勁,依據《遼寧雙臺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總體規劃》和《遼河口紅海灘景區一期景觀修建性詳細規劃》,逐步完善景區功能,成功晉升國家AAA級景區,接待游客量再創新高。濕地生態旅游魅力日益彰顯,現代服務產業發展空間不斷擴大。

    【基礎設施建設】 交通道路工程全線鋪開。全年累計投入資金4億元用于交通建設。興遼路東段和大橋建成通車,西段路基建設正在施工,2014年6月完成黑色路面鋪設;曙歡路已完成中小橋涵改造,實現順暢通車;濱海路已完成路基換填。遼河堤頂路完成規劃設計,2014年7月份建成通車。旅游基礎設施逐步完善。投入資金1.3億元,完成15公里濕地觀景長廊、11.6公里堤頂路及葦海迷宮等基礎工程建設,景區設施逐步完善。城鎮基礎設施正式啟動。完成東郭新市鎮410戶棚戶區拆遷,晾出建設用地350畝。東郭紙制品產業園區2平方公里起步區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東郭、歡喜嶺兩座污水處理廠已竣工即將投入使用。

    【濕地保護】 油田礦區治理工程。爭取資金1.6億元,實施完成小道子河清淤治理、廢棄礦區濕地恢復、蘆葦中低產田改造;濱海濕地景觀修復工程。爭取專項資金3600萬元,實施蘆葦恢復和紅海灘擴增;濱海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爭取法署貸款3500萬歐元,對52萬畝蘆葦濕地干支斗毛等田間配套工程實施改造;泵站群改造工程。爭取資金4200萬元,實施9座大型泵站改造,改善水利調劑功能;綠化工程投資350萬元,對鎮區、村屯主干道及荒地進行植樹綠化,新增林地面積2000畝。爭取濕地政策補償支持。經多次向省政府、國家財政部積極爭取,取得階段性成果,各級財政將進一步加大對濕地生態環境保護、民生改善支持力度。雙臺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列入國家濕地生態效益補償試點工作已取得明顯進展。

    【民生工程】 從改善民生入手,落實民生實事。2013年,累計投入1.14億元辦理十件民生實事。投資5579萬元,完成3188戶農墾職工危房改造;投資300萬元,完成西鴨子河及大凌河東岸堤壩加固維修;投資600萬元,維修鄉村公路31.4公里;投資540萬元,用于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出資300萬元,提高教師工資待遇;出資300萬元,解決羊圈子葦場職工醫療保險與其他國有企業同等待遇問題;投資670萬元,新建3個鎮便民服務中心,并順利投入運行;出資1100萬元,救助困難群眾5987戶;出資2000萬元,完成東郭鎮棚戶區410戶拆遷,春節前完成回遷樓及商業小區樓樁基礎;將1418戶貧困戶納入城市低保,實現區域內困難家庭應保盡保。從提升民生入手,推進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教育事業不斷加強,教學質量環境明顯提升。深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全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新農合參合率達到100%。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健全,新增就業崗位1050個,實現實名制就業1200人,養老保險擴面新增1017人。完善農家書屋及文化活動廣場,豐富群眾業余文化生活。從維護民生入手,加強社會管理。堅持以人為本,集中開展矛盾化解,著力解決涉及職工社保、工資拖欠、債務化解等歷史遺留問題,一些疑難信訪案件得到有效化解和緩解。依法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全區社會治安持續平穩。切實加強消防安全、旅游安全、交通安全、燃氣安全、海域安全、食品安全、生產安全監管,全年未發生重大安全生產事故。在爭創全國綜治工作優秀市、奪取“長安杯”活動中被評為先進經濟區。

    【體制機制創新】 規范行政權力運行。全年承接、對接市級下放行政審批權限345項,進一步提高行政服務效能。創新融資工作機制。新增貸款2.7億元,對上爭取資金 2億元。強化績效考核管理。進一步完善目標管理、績效考核、能上能下、優勝劣汰的管理機制,體制機制創新效應逐步凸顯,經濟發展和社會事務管理水平不斷提升。民主法制建設不斷加強。主動接受人大的法律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全年辦理人大代表建議8件、政協委員提案6件。持續推進機關效能建設,大力推進依法行政工作,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進一步深化。“雙擁”工作深入開展,被評為全市雙擁工作模范區。人口與計劃生育、婦女兒童、民族宗教、老齡慈善等事業不斷發展。市直派駐部門積極工作、服務大局,為遼河口生態經濟區的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霍明澤)

 

    領導成員名單

    管委會主任兼黨工委書記 楊  昕

    黨工委副書記、紀工委書記、工會主席 朱長杰

    管委會副主任、黨工委委員 張學斌 劉可玉

    管委會副主任   許 斌(兼,7月任職)

    管委會副主任、黨工委委員 李 峰(3月任職)

    管委會副主任   張赫偉(女,7月任職)

    東郭鎮黨委書記 劉  旭

 

紅海灘濕地旅游度假區

    【概 況】 2013年,度假區地區生產總值實現7.15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實現7045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實現13億元;引進內聯資金11.8億元;引進億元以上項目5個,開工億元以上項目4個,竣工億元以上項目2個,儲備億元以上項目5個。

    【項目建設】 全區現有重點項目6個,計劃總投資55.43億元,包括已開工建設的項目4個,簽訂協議的項目3個,正在洽談的意向項目3個。

    新開工項目:紅海灘濕地觀光深度游項目。由盤錦鶴海葦紙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建設,計劃總投資2億元,占地面積2000畝。主要建設觀光水上廊道、游船碼頭、親水樂園、垂釣平臺、濕地觀鳥園、木棧道迷宮、濕地體驗通道等。紅海灘景區升級改造項目。由盤錦紅海灘風景區開發有限公司開發建設,總投資1億元,其中一期項目投資0.3億元,占地面積600畝。主要建設中心觀景平臺、鶴島、接官廳碼頭、濕地休閑廣場、棧道、廊橋、游船航道等。紅海灘溫泉度假小鎮項目。由盤錦鼎潤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計劃投資20億元,占地面積546畝,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主要建設溫泉養生度假村、溫泉湯館、溫泉湯院、濕地湯宿、院街商業、溫泉小街、溫泉廣場、酒店式溫泉公寓、濕地溫泉樂園、溫泉湖等。紅海灘濕地體驗區項目。由盤錦紅海灘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計劃投資12億元,占地面積2700畝。主要建設游客服務中心、濕地博物館;兒童樂園、兒童漁趣園;藝術展廳、濕地垂釣、濕地茶社;葦田迷宮、濕地觀景臺、濕地蕩舟;養生農家、鄉村溫泉;鄉村驛站、鄉村垂釣園、采摘園;濕地農業觀光園、濕地露營等。

    竣工項目:紅海彤灣花園新城項目一期。由盤錦紅海灘建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2.48億元,占地面積7.79公頃。主要建設內容包括24棟住宅樓,1棟幼兒園,1棟倉庫。

    新簽約項目:中國盤錦旅游休閑養生產業園區項目。由北京萬呈控股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計劃投資30 億元,占地面積1575畝,建筑面積60萬平方米。主要建設熱帶休閑旅游區、御醫養生區、旅游商業服務區、現代醫療服務區、休閑度假養老養生區等。紅海灘影視文化度假小鎮項目。由石家莊國昊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項目計劃投資13億元,占地面積492畝。

    重點推進項目:玉圭園(天津)投資有限公司投資30億元的“紅海灘麒麟歡樂海岸項目”。北京今典集團投資20億元的“紅樹林度假酒店項目”。秀蘭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投資20億元的紅海灘·秀蘭溫泉小鎮項目。

    【招商引資】 2013年,3個專業招商局累計“走出去”招商18次,拜訪企業87家,其中全國500強及地產行業百強企業7家。“請進來”企業28家,簽訂意向協議一個。

    【基礎設施建設】 按照度假區總體安排,重點實施六項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資2000萬元重點實施濕地體驗區恢復工程;完成葦彤路道路及給排水續建、污水處理廠等基礎設施工程;投資2500萬元實施葦海路東路部分管網及主路基礎設施建設;投資30萬元完成甘泉南路白色路面硬化工程;紅海彤灣小區工程7棟回遷樓于2012年8月正式入住,其他部分已進入工程收尾階段;紅海灘大廈項目主體已完成框架建設及二至五層的砌墻建設。南側副樓(游客接待中心、規劃展館)進行框架建設。

    【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景區建設】自6月初,市委、市政府決定實施建設新景區建設后,度假區將新景區的建設作為首要工作,立即著手新景區的籌備建設工作。并于6月中旬與遼東灣新區簽訂新景區范圍內管理權限移交的相關協議。委托專業管理團隊對景區進行專業化管理,提升了景區的國際化管理水平。由北京天一合恒景觀規劃設計院對整個區域進行規劃設計。同時將新景區命名為“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并提出“世界紅色海岸線”、“中國最精彩的休閑廊道”和“中國最浪漫的游憩海岸線”等三個宣傳主題。

    從6月中旬開始,利用2個月左右時間,先后完成景區大門及售票處、衛生間等附屬設施各3處、景區辦公場所1個,總建筑面積2800平方米;完成防腐木質棧橋、觀景平臺4處,4500平方米,其中木棧橋長1200延長米;完成景區內環保衛生間7座;完成愛情宣言廊、廊橋愛夢、歲月小棧、踏霞漫步、小島閑情和臥龍湖碼頭等6處景點的建設。采購觀光電動車10輛,電動游船10艘、木質游船10艘、救生艇1艘、雙人和三人自行車50輛等內部交通附屬設施,與相關部門合作完成智能化售檢票系統,全方位實現智能化售票、檢票功能。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總投資達4000萬元。廊道于8月11日開始試運營,9月13日正式運營。共接待游客23萬人次,各型車輛5萬余輛,實現綜合營業收入1270萬元。

    利用冬季施工的有利時機,啟動廊道二期工程。重點實施接官廳停車場、遺址工程。對三角洲濕地進行恢復,并著手建設餐飲中心,滿足游客需要。對動感海岸、情人島、燃情歲月等幾個重要景點進行續建、完善,豐富景區功能。

    【融資平臺建設】 以盤錦紅海灘旅游發展公司為平臺,通過紅海灘濕地體驗區(濕地恢復工程)項目,向盛京銀行申請貸款2000萬元。以盤錦紅海灘建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為平臺,通過大洼縣趙圈河鎮城鎮化項目,向建設銀行申請貸款1.95億元。以紅海灘建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為平臺,通過度假區內新農村建設土地及盤錦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景區建設項目,計劃申請5年期融資5億元。

    【存量土地盤活】 完成900畝增減掛鉤建新區的組卷工作并上報至省國土廳;完成興河屯北、停車場、紅海灘濕地溫泉小鎮、紅海灘大廈、紅海灘燃氣站等9宗共902畝土地的招拍掛工作;完成興河屯北、停車場等6宗共683.3畝土地的土地使用證辦理工作。

    【自身建設】 認真組織學習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領會精神實質,并結合度假區實際,謀劃2014年的發展思路和工作重點。加強黨性原則,不斷推進服務水平。在工作中認真落實各項職責,確保政令暢通。廣泛深入基層調研、體察民情,協調解決實際問題,能夠深入一線,全面了解、掌握實際情況,現場辦公提出具體解決辦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載體活動豐富多彩。積極開展“黨的群眾路線學習教育活動”,組織召開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的科級以上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孫煥新)

 

    領導成員名單

    管委會主任兼黨工委書記 馬曉春
   
    管委會副主任 李愛軍 李 震

 

盤錦經濟開發區

    【經濟運行】 2013年,開發區實現區域增加值159億元,比上年增長2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424億元,比上年增長20%;固定資產投資142億元,比上年增長12%,其中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15億元,比上年增長15%;全口徑稅收收入15.55億元,比上年增長3%;公共財政收入13.46億元,比上年增長57%;實際利用外資16725萬美元;出口創匯1.2億美元;實現引進內聯資金45.2億元。

    【項目建設】 2013年,開發區新引進億元以上工業項目9個,并已全部開工建設,計劃投資總額26億元。包括投資5億元的禹王集團年產3萬噸聚酯無紡布類產品項目、投資1億元的大力集團年產20萬噸船舶燃料油項目、投資1億元的蘭州金洋石油技術服務項目等;續建項目12個,計劃總投資93億元。其中,華潤電力超臨界機組工程項目主體工程已竣工,年底可實現對外供熱;陜汽金璽1、2號廠房竣工,并已進行試生產;奧德公司4棟主廠房施工完成,預計年底部分竣工投產。竣工項目10個,累計總投資40億元。包括投資10億元的北瀝公司年產40萬噸加氫裂化尾油異構脫蠟生產潤滑油基礎油項目、投資5億元的遼河石化年產120萬噸柴油加氫改質裝置項目、投資5.5億元的長城鉆探LWD、PDC研發制造基地項目。

    【基礎設施配套】 完善入區項目公用設施配套,2013年,開發區全力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石油裝備制造園完成了經九路(工業街—興業街)、群英路(管廊街—公園街)兩條道路及配套工程的建設,道路已通車;完成中華路形象提升及園區亮化工程方案設計;中法供水66KV供電線路改造工程公園街北側綁筋、布管、混凝土澆筑、電纜井制作完成,電纜鋪設完畢;石油化工園完實現緯二路、緯三路、經二路全線通車,并完成相應的給排水管線施工,累計建成道路3.2公里(含兩座板涵),給排水管線9公里,人行道施工5000平方米,完成10KV供電線路6.2公里,新建換熱站1座;新建埋地10KV供電線路1.3公里,供電環網柜1座;新建園區污水臨時排放系統6公里,污水提升站1座。

    【產業集群建設】 盤錦經濟開發區重點打造的盤錦石油裝備制造基地晉升為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為進一步提升園區承載能力和創新能力,基地圍繞主導產業建設一系列服務平臺,包括以陸海石油裝備研究院為核心的公共研發服務平臺,以長城鉆探中心實驗室、稠油工藝技術研發中心、遼河油田開發技術研發中心為核心的公共檢測平臺,以及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出口服務平臺和金融服務平臺,全面推動了產業集群的壯大和發展。

    【體制機制創新】 按照市委六屆五次全會和區委七屆五次全會要求,在區委區政府的指導下,根據開發區發展需要,按照“精簡、統一、效能”原則和“小機構、大服務、大招商”的管理模式,積極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內部機構由原13個部門和單位整合為現在的5個部門,科級領導職數由30個,減少到25個;園區副主任到工作人員全部實現聘任制;建立了工作目標考核,實行市場化用人機制。 (范增進)

 

    領導成員名單

    管委會主任、黨工委書記 梁建柏(7月離任)

    黨工委書記 陳寶庫(7月任職)

    管委會主任、黨工委副書記 孟 鑫(7月任職)

    管委會副主任、黨工委副書記 高鳳國(8月離任)

    黨工委副書記 劉 偉(8月任職)

    管委會副主任、黨工委委員 馮曉天(8月離任)張永群楊 棟(3月離任)任智勇(4月任職)

    李可可(4月任職)李 巖(8月任職)

 

盤錦精細化工產業園

    【概 況】 全年工業產值實現70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00%;工業增加值實現1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實現54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08%;實際利用外資實現7061萬美元;新開工項目14項,竣工項目10項。

    【規劃征地】 園區規劃總面積30平方公里,一期規劃面積12平方公里范圍控規已經市政府審批通過,預計年底前將完成30平方公里范圍土地規劃環評及控規工作。完成新增土地約3900畝,其中陸家鄉趙家村約3100畝,雙盛街道上梢子村約800畝。征用土地的農民補償已經給付,對新上工業項目按項目建設程度進行組卷申報土地指標和辦理土地招拍掛等手續。

    【基礎設施建設】 2013年,產業園區大力實施基礎設施建設,完成雨水泵站工程、10KV雙回供電線路工程、66KV盤署線高壓塔整體遷移工程;完成2公里LED路燈亮化工程;全長約2400米砂礫墊層道路工程及地下雨水排水管線工程;全長約1600米一期綜合管廊工程;完成勝科污水處理項目前期可行性研究報告及開工前準備工作;完成400噸集中供熱站一期工程,以滿足園區項目及周邊項目供熱需要。

    【招商引資】 2013年,7個重點工業項目順利簽約,分別是:投資2億元的盤錦中泓化工有限公司反式右旋菊酸系農藥中間體項目;投資2億元的新加坡勝科工業集團10000噸/日污水處理項目;投資15億元的廣東飛揚化工實業集團20萬噸/年丙烯酸仲丁酯項目;投資1億元的盤錦市四海氣體有限公司10萬噸/年二氧化碳回收項目;投資1.5億元的深圳領航者汽車導航開發有限公司車用電子品項目;投資20億元的張明化工有限公司25萬噸/年車用化學品項目;投資10億元的盤錦恒躍彩印股份有限公司與臺灣全秉機械公司合作30萬噸/年瓦楞原紙項目。重點在談項目13個,儲備項目近百個。重點在談企業包括瑞士科萊恩、廣東科順化工、遼陽華興集團、深圳美盈森、北京奧得賽、江蘇怡達、美國AP、石家莊鴻銳、上海佳化、大連恒百銳、聯鴻集團等化工企業。新開工項目14項。北化奧克、北化魯華、生源熱力、同晟石化、中泓化工、宏業石化、鑫安源化工、華錦通達化工2項、恒躍印刷、張明化工、深圳領航者、新加坡勝科、華勝物流。竣工項目10項。宏業石化二期、新恒興化工、藍海石化/大罐物流、海德鑫化工、恒生塑材、恒躍印刷、生源熱力、中泓化工、鑫安源化工。

    【綜合服務】 完善項目“一條龍”服務制度,全程協助企業辦理各類手續。先后完成中泓化工公司的土地使用權證辦理,北化魯華、北化奧克、生源熱力等11家新開工企業的項目備案手續。協調政府各相關部門辦理企業事項160余件,各種數據統計,相關材料報送300余次;幫助企業協調,向上爭取資金扶持20余次,根據省沿海辦重點園區產業項目貼息計劃符合條件并成功申請資金的企業有四家,分別是遼寧海德鑫化工有限公司、遼寧金和塑業有限公司、盤錦鑫安源化學工業有限公司和盤錦新恒興化工有限公司,一共申請計劃貼息1238.4萬元;符合組織申報盤錦市節能專項資金項目一項,為沈陽三鑫集團盤錦路用材料有限公司廢舊輪胎生產橡膠瀝青改性劑項目;安排專人負責盤錦市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對園區內60多戶企業進行摸底清查和經濟數據填報;接待并協調省、市、區各級領導及新聞宣傳部門對產業園區企業調研、采訪40余次,并多次組織市、區行政部門在園區進行現場辦公;定期組織安全生產月宣傳活動,多次會同市、區安監局、消防局等對園區企業進行安全生產大檢查,保障園區企業安全生產。完善園區衛生常態化管理,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 ( 于 鈴 )

 
    盤錦精細化工(塑料)產業園領導成員名單

    主任、黨工委書記 馮 英(女,1月任職)

    黨工委副書記 張 野     

    副主任 顧明思玄峰松張玉福

    主任助理 梁云飛 王文艷 

 

北方新材料產業園

    【概 況】 2013年,園區緊緊抓住“增量調結構、創新促升級”這一主線,以“四個一批”項目建設為重點,依托園區產業和空間優勢,促進質量效益增長和速度規模增長;投資結構內源和外源;招商引資與產業升級;提升傳統產業和培養高新技術;龍頭項目的引進和產業集群、產業鏈建設“五個結合”,快速推進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推進、招商引資、產業集群升級、服務環境提升和體制機制創新等“六項工程”,逐步實現產業素質從勞動密集型為主導向技術資本密集型為主導轉變,做大做強塑料新材料產業集群。2013年,入駐企業已達到69家,規模以上企業17家,銷售收入16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60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2473萬美元,實現稅收收入4.5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8億元。被遼寧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級開發區的重點培育對象。

    【基礎設施建設】 園區相繼解決了近10平方公里開發面積內的基礎設施配套問題,達到了“七通一平”企業入駐標準。2013年實現基礎設施投資2.2億元,曙光新區內的道路、給排水、供電、天然氣、供暖、通訊、場地整平、綠化、美化、亮化等工程迅速推進,園區面貌煥然一新。隨著園區基礎設施配套能力的逐步增強,園區的競爭力、承載力得到了顯著提升,投資建設規模不斷加大。

    【招商引資】 園區圍繞石化新材料、精細化工、裝備制造、現代物流等領域,瞄準港澳臺、長三角、珠三角、福建等發達地區,配合市縣招商部門,積極“走出去”、“請進來”,實現外出招商20余批次,接待前來的投資企業50多家,并成功引進遼寧一化、盤錦盛澤燃氣、遼寧恒利橡膠、盤錦錦創等大企業入駐園區。引進超億元項目10個,其中1億~2億元項目4個,2億~5億元項目3個,10億元以上項目3個。新開工超億元項目9個,其中1億~2億元項目2個,2億~5億元項目5個,10億元以上項目2個。新竣工項目7個,其中投資額1億~2億元項目2個;投資額2億元以上項目5個。儲備項目6個,其中2億~5億元項目3個,5億~10億元項目3個。

    【工業產業結構】產業結構的改善,使園區在全縣工業經濟中的主導地位日益顯著。一是規模結構明顯改善。投資5000萬元以上、年產值過億元的企業成為園區發展的主導力量,其中產值10億元以上達4家,其中北方化學、益海嘉里均實現20億元以上。二是支柱產業快速發展,在園區工業發展中的優勢地位日益突出。園區在發展石化及精細化工、塑料新材料、裝備制造、現代物流四大產業基礎上,重點突出了塑料產業發展,使塑料產業在充分發揮當地原料優勢的基礎上,得到了快速發展。三是工業產業升級步伐加快。園區的產業結構由原來單一的勞動密集型開始向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轉化。四是技術進步明顯加快。園區現已有3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家省市級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多家企業同高校建立了廣泛的產學研合作關系。

    【軟環境建設】狠抓服務品牌創建工程,堅持“親商”“穩商”“富商”理念,加強對入駐企業的后續服務工作,隨時掌握企業建設、生產經營狀況,及時解決企業所遇到的實際困難。采取“一站式”、“保姆式”服務方式,全面實施企業入駐全程代理制,加快企業辦理手續的速度,降低投資者辦理手續的運營成本。推行“服務承諾制”、“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和“無償代辦制”,實施產業項目建設的產前、產中、產后跟蹤服務。深入實施“一線工作法”,園區一班人經常深入企業生產建設前沿,了解企業生產運行情況,及時提供政策信息,為企業用好用足國家、省市相關政策,在融資融貸,產品銷售等方面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定期舉辦銀企對接活動,為企業搭建多種融資渠道,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幫助企業用足、用好各項扶持政策,協助企業爭取貸款貼息以及各種獎勵等扶持資金;隨時關注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產業政策、產品行情等各種資訊、信息,幫助企業正確決策。

 

    遼寧北方新材料產業園區領導成員名單

    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 楊 凱

    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紀工委書記、工會主席 孫麗紅

    管委會常務副主任 李政民

    管委會副主任 閆 恩

 

大洼臨港經濟區

    【概 況】 全年經濟區地區生產總值20.5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02.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2.78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04.9%。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2.7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62.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完成4.592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14.8%;新開工投資1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0個;竣工1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6個;新簽約重大項目11個;儲備重大項目14個;實際利用外資1342萬美元。

    【園區規劃及基礎設施建設】大洼臨港經濟區結合沿海臨港的區位優勢、產業定位及發展現狀,由遼寧省城鄉建設規劃設計院對經濟區功能分區進行更加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按照土地集約利用、項目集聚建設、產業集群發展的總體思路,主要規劃布局海工配套裝備制造產業、石化裝備制造產業、醫療器械制造產業、臨港物流產業、中小企業園、生活配套服務、科研孵化和商務辦公八大功能區,進一步突出經濟區的產業特色和服務功能。同時,重點圍繞起步區各項工程收尾和功能完善,在起步區基礎設施“七通一平”的基礎上,實施完成緯三路延長線和居民回遷小區道路工程,3號排水泵站及中華路、緯三路排水工程,大伙房水庫給水接口和華能盤錦大洼風電場66KV電田線改造工程;完成集中供燃氣管線鋪設4.2公里、集中供熱管線鋪設3公里;完成園區綠化面積20.7萬平方米,現代化、生態型園區建設再上新水平。10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一期工程已經入駐企業2家,總面積6萬平方米的臨港新城梧桐苑地產項目作為居民回遷和職工住宅的配套生活區已正式投入使用,第一批動遷居民已經回遷入住。經濟區綜合承載能力和配套服務功能進一步提升。

    【招商引資】 大洼臨港經濟區主要采取延伸產業鏈條與“請進來”招商相對接、摸排企業信息與“走出去”招商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參加省政府舉辦的域外招商推介活動、赴蘭州開展重大裝備制造企業摸排等一系列招商活動,針對全國石化裝備、海工配套裝備、醫療器械、工程機械、礦山機械、輸變電設備及臨港物流等產業進行定向招商,并通過專業培訓等方式不斷提高招商實效,保持招商引資工作良好態勢。2013年,經濟區招商人員“走出去”拜訪洽談企業50多家,“請進來”到經濟區考察洽談的企業達200多家,其中,蘭州通用車制造有限公司、威爾達(撫順)重工有限公司、蘭州高壓閥門有限公司、大連叉車集團、中海油(大連)新能源有限公司、蘇州靈巖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蘇州瑞利華文化投資旅游有限公司、澳大利亞唯達信貸集團等眾多知名企業與經濟區達成初步投資意向。同時,通過廣泛聯絡和專業化溝通,經濟區已建立起百家以上的項目儲備庫,為項目建設的不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項目建設】 大洼臨港經濟區堅持以項目建設為核心,有效整合經濟區各部門職能,強化“一站式”辦公、專人專事、全程代辦和項目包保制度,并結合實際制訂招商項目入駐流程,全面提升經濟區項目建設服務水平。截至2013年末,經濟區已竣工投產項目8個,吸納就業人數達到630人。主要有:遼寧遼油祥宇特種管道有限公司非金屬特種管道生產、盤錦盼安居門業有限公司安全門生產、盤錦發能機械工程有限公司石化工業機械設備制造、遼寧金盤銅業有限公司銅材深加工、盤錦鴻源管樁制品有限公司新型建材生產、盤錦浩盛鋼構有限公司鋼材深加工及LED路燈生產等。續建項目6個,主要有:遼寧華農農機拖拉機生產項目、遼寧奧格蘭醫用高分子材料生產及深加工項目、盤錦華楓數控機床生產項目、遼寧德勝豐潤農產品加工項目等。新開工項目10個,主要有:盤錦中奧燃氣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燃氣設備制造項目、江蘇浩宇科技有限公司投資的釩氮合金生產項目、遼河油田恒泰利實業有限公司與蘭州通用機器制造有限公司合作投資的壓裂車生產項目、遼寧九鼎宏泰防水科技有限公司投資的新型防水材料生產項目、盤錦騰躍鋼結構有限公司投資的石化鋼制構件生產項目、盤錦常盛石化機械有限公司投資的法蘭及彎頭生產項目、盤錦禹王無紡布有限責任公司投資的無紡布及系列產品生產項目等。

    【作風建設】 大洼臨港經濟區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全縣組織開展的“作風建設年”活動,經濟區黨工委、管委會在真正施行“封閉管理”和“一站式”服務的基礎上,先后制定出臺《機關作風建設若干規定》、《財政及資產管理辦法》、《工作經費申請及核銷流程規定》、《公車管理制度》、《公章管理使用規定》、《請銷假制度》、《關于嚴格控制經費支出的規定》等各項規章制度,制定新的機關、招商績效考評方案,細化考核內容,將考評結果實時公布,并與個人的績效工資及職務升降直接掛鉤,調動全體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整合經濟區內部人力資源,加強行政服務中心、城鄉建設監察中隊的力量,組建安全生產管理辦公室,通過理順體制、完善機制,進一步激發全體工作人員干事創業熱情,凝聚加快發展的正能量。 (孫永江)

    大洼臨港經濟區領導成員名單

    管委會主任兼黨工委書記 楊 棟(4月任職)

    管委會副主任 鄒 勇(4月任職)于淼(3月任職)

 

盤錦高升經濟區

    【概 況】 2013年,盤錦高升經濟區園總產值80億元,財政收入1.4億元,園區固定資產投資63億元,新增貸款3億元,向上爭取資金3950萬元,引進內聯資金20.45億元。

    【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情況】 1、2、4號環路建設、高升經濟區燃氣供應BOT項目、波鷹(廈門)盤錦高升經濟區現代健康產業園污水管網鋪設項目等幾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已經完成投資1億元,基本實現現代健康產業園5平方公里范圍的“七通一平”。

    【路網建設】 從2013年8月中旬至10月末近50天工期,高升經濟區鋪設黑色路面4.5公里。2號路至八一水庫的道路已經打開,修建道路及北側村臺3000米,修建橋基2座。

    【給排水建設情況】2、4號路及1號路鋪設雨污管線4900米,2號路鋪設自來水管線1700米。

    【綠化亮化及通訊工程】 2號路人行行道修建路燈座3400米;栽樹1150棵,修建通訊管線1700米。

    【供電建設】 高升經濟區已經鋪設1萬伏電路4.54公里。其中包括:從喜彬變電所至2號路雙回電路2.84公里。寶迪東至1號路電路1.7公里,下步將完成1號路2400米的電路鋪設工程。

    【管理機制】 完善高升經濟區機關的會議制度、接待制度、考勤制度、公章管理四大方面的規章制度建設。加強機關“三公經費”、財務管理制度。完善機關績效考核制度。有效推進經濟區整體規章制度的建立,促進經濟區工作規范化、透明化發展。

    【招商引資】 2013年,已成功簽約遼寧沃德藥業有限公司水飛薊素系列產品深加工項目,擬簽約華杰木業、藝佳門窗、天承鴨業、煙京物流、窟窿臺大市場、首信農產品電子商務等項目,儲備項目7項。

    【項目建設】 華潤燃氣高升經濟區燃氣供應BOT項目。設備基礎、辦公樓用房、輔助房大面完成,辦公樓燃氣門站主體完成,燃氣站建設已經完成90%,鋪設燃氣管道11公里,并進行辦公樓外墻保溫建設。盤錦宋大房食品有限公司熟食制品、豆制品加工項目。廠房辦公樓及配套附屬設施已經完成正在裝修,生產車間及庫房已經完成12000平方米。寶迪食品工業園及20萬頭現代化原種豬養殖基地項目。生豬屠宰車間、豬肉深加工車間及其他附屬配套設施主體完成、正在進行設備安裝,預計年末NP車間試生產。盤錦圣博水飛薊提取有限公司的水飛薊提取生產項目。辦公樓主體完工,進入裝修階段、生產車間主體完工,等待安裝設備。盤錦田園現代農業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廠區路網已經完工,正在進行食用菌生產車間、有機肥工廠、展銷大廈的建設施工建設,2號廠房已經上板,3號廠房正在回填。正邦年產24萬噸飼料廠項目。生產車間、庫房及其他附屬配套設施主體已經完成,進入設備安裝階段預計2014年3月投產。

    【征地、新市鎮項目建設】高升經濟區將在雷家村規劃建設惠民新市鎮,將建設由住宅小區、庫房、停車場、文化體育場館、教育醫療設施等組成的宜居新城,為農民提供城鎮化的公共服務保障體系。移居農民將以“宅基地換房”的方式獲得獨立樓房,同時還將給予移居農民供暖、燃氣、物業費用補貼50%等十項惠民政策。經濟區就新市鎮項目成立專門的工作小組,完成近600戶的走訪和房屋測量認定工作。新市鎮首期將吸聚700戶農民,移居騰地近1000畝。

    【明晰發展方向和舉措】 2013年,高升經濟區最終確定打造“五宜”健康新城的發展思路。將打造“宜工、宜農、宜商、宜居、宜游”的健康新城。“五宜”新城即:“宜工”將重點發展現代健康產業和輕工裝備制造產業;“宜農”重點發展標準化生產、設施農業等現代綜合農業;“宜商”將結合高升經濟區交通節點優勢,重點打造商貿物流集聚和旅游商業、特色文化餐飲等產業;“宜居”將通過建設新市鎮、養老地產、文化旅游地產、園區配套居住區的方式,不斷完善園區的基礎配套提升園區的城市化水平,打造宜居新城。“宜游”將結合境內八一水庫、森林公園、得勝碑、特色民俗村等旅游資源打造一系列文化旅游景觀和旅游項目,形成高升經濟區觀光旅游長廊。 (孫亞男)

 

    高升經濟區領導成員名單

    黨工委書記 唐士寶(8月離任)師 勇(兼,8月任職)

    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 張德坤(8月任職)
   
    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工會主席 張 明

    管委會副主任 劉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