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河石油·華錦集團(2013年)
中國石油遼河油田公司
【概況】2013年,油田公司生產原油1001萬噸,生產天然氣7.2億立方米,實現營業收入729億元,其中,上市業務收入350億元,未上市業務收入224億元,多種經營收入155億元。上繳稅費124億元,其中,上市業務上繳稅費105億元,未上市業務上繳稅費19億元。
【油氣勘探】2013年,在茨榆坨潛山、中央凸起南部潛山、西部凹陷曙光低潛山找到規模儲量。其中,茨榆坨潛山茨111井、113井獲工業油流,茨110塊實現規模儲量升級,新增控制含油面積19.6平方千米,新增控制石油地質儲量3096噸;在西部凹陷南部巖性、西部凹陷中北部潛山、東部凹陷中段火山巖等區域重點部署探井22口,火成巖勘探獲得重要進展,東部凹陷中南部儲量規模達5000萬噸。致密油勘探取得突破,雷家地區實施探井4口,3口井獲得工業油流,新增石油地質儲量5118噸,新增預測含油面積47.2平方千米。大民屯沙四段致密油藏落實有利勘探面積190平方千米,預測資源規模2.58億噸,展現巨大勘探潛力。外圍勘探取得新突破,實施的廟31井和庫2井兩口探井獲高產工業油流,預測陸西凹陷馬北斜坡九下段巖性油氣藏有利面積31.8平方千米、陸東凹陷庫倫塔拉九上段有利面積49.6平方千米,為外圍盆地勘探提供了目標。遼北、南黃海地區再獲礦權1.58萬平方千米,擴大了勘探范圍。全年油田公司新增控制石油地質儲量3996萬噸、新增預測石油地質儲量5118萬噸;新增動用可采儲量700.9萬噸,儲采平衡系數0.68,為油田公司的穩定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油氣生產】2013年,油田公司堅持勘探開發一體化,確保新增儲量“當年發現、當年探明、當年建產”,全年完鉆新井332口,建產能76.9萬噸,年產油40.1萬噸,產能貢獻率52.1%。推進蒸汽驅、SAGD、火驅、調驅等多種方式組合開發,抓好生產動態跟蹤調控,加快轉驅實施步伐,新轉井組151個,累計實施井組613個,預計增加可采儲量4043萬噸,提高采收率19.8%。突出“培養百噸井、培植高產井、治理低產井”,推進“低物性段改造”、“驅泄復合”和“氮氣輔助SAGD”試驗,杜84塊48個井組日產油比上年提高130噸;堅持“以采為先、以液定汽、以產定注”的開發理念,齊40塊實施多介質輔助汽驅試驗,區塊日產油穩定在1500噸;擴大常規火驅規模,加快完善注采井網,強化生產動態調控,杜66塊和高升新轉火驅井組66個,實施儲量6261萬噸,增加可采儲量1772萬噸,年產油28.7萬噸,比上年增加2.9萬噸;推進先導試驗項目,錦45塊二類儲量完善“回”形汽驅井網,投產新井4口,5小層采注井數比達到6:1,9個井組日產油穩定在170噸以上,年產油6.1萬噸。開展保壓開采、三元復合吞吐、集團注汽、分層注汽等多方法吞吐注汽,吞吐油藏綜合遞減率12.1%。實施多途徑挖潛天然氣量,確保油區天然氣穩定生產。精細開展老區研究,部署新井10口,完鉆并投產9口,日增加產氣能力10.7萬立方米;開展“老區、老井、老資料”復查和“淺層氣潛力、長停井潛力、已開發區潛力”調查,完成天然氣儲備措施工作量103井次,有效84井次,初期增加天然氣生產能力68萬立方米。全年,油田公司生產原油1001萬噸、生產天然氣7.2億立方米,連續第28年實現千萬噸穩產。
【工程技術】2013年,油田公司工程技術系統全面開展“采油作業聯產承包”等工作,科學組織棄置井封井施工,提升油氣上產保障能力。推廣熱采井帶壓作業技術試驗,為現場應用奠定基礎。成功研制液壓打撈工具等水平井大修專用工具,推廣可控不壓井作業等技術,提升作業效率和保障能力,全年完成工作量2.3萬井次。加大國內外部市場開發力度,確立以稠油熱采、技術服務和天然氣壓縮回收等業務為主的外部市場發展目標。擴大國內市場業務量,穩定勝利油田、吉林油田的注汽項目,鞏固長慶油田、勝利油田、冀東油田、吉林油田和新疆及內蒙古等地區的技術服務項目。在冀東油田開展“采油作業聯產承包”“小修示范隊創建”等工作,實施潛山井帶壓作業,開展復雜疑難大修井專項治理,在勘探試油市場取得突破。明確國際市場目標,加大市場調研,跟進海外市場開發,中標北阿項目公司“長線物資采購代理服務項目”,標的額9807萬美元;與華油公司合作開展哈薩克斯坦薩基斯油田“注蒸汽施工服務項目”,實現國際項目商務管理自主運作。全年工程技術服務外部市場創產值5.66億元,實現利潤4339萬元,比上年分別增長182和209個百分點。
【工程建設】2013年,油田公司工程建設單位優化配置施工隊伍,積極服務油氣生產,加快重點工程建設,組織上產配套工程,完成重點工程建設項目6項,新建和改建井站18座、采油集輸平臺27座、各類井口裝置408套,鋪設各類管線318千米,供電系統安裝變壓器344臺、架設電力線路73千米,保障了油氣生產。加大市場開發力度,拓展國內工程項目建設市場,抓住國家能源通道建設的契機和集團公司建設“新疆大慶”的機遇,調整發展策略,加大資源投入,開發市場領域。承攬鐵嶺—錦西線、大慶—鐵嶺線、哈爾濱—沈陽線、中國—緬甸線昆明支線、大北區塊地面建設等工程,中標殼牌富順TPO、“西氣東輸”三線甘肅段、中聯煤山西長子深部煤層氣開發示范工程等項目。廣州南沙油庫總承包工程榮獲“國家優質工程獎”,大連LNG項目和廣州南沙油庫工程項目被中國石油工程建設協會評為“優質工程”金獎。積極開發國際市場,承攬并啟動“伊朗北阿TMC項目”“中國—中亞管道帶壓封堵項目”等國外重大項目。中俄原油管道(漠河—大慶段)第八標段、秦皇島—沈陽天然氣管道工程干線二標段線路工程被評為“全國優秀焊接工程”優秀獎。
【燃氣利用】2013年,油田公司燃氣利用系統調整發展戰略,結合燃氣氣源量和國家天然氣價改政策,加大與專業公司、管道公司溝通力度,爭取更多的存量氣源,合理布局和開發下游市場,在困境中搶占市場、搶得先機,深化市場開發,重新評估8個股權項目和10個工程目標市場,開發海倫加氣站、昆侖能源、盤錦高升華潤燃氣、凌海環球化工、遼寧勝友橡膠和遼寧中石新亞6個用戶,年增加輸銷量3000萬立方米。加強投資管理,通過投資分項管控、動態跟蹤、分段節點監督等措施,保證工程進度和投資控制。推進基礎建設,營口氣源廠主體工程竣工,朝陽支線葫蘆島市南票區、遼陽支線宏偉區段施工順利推進;錦州、葫蘆島CNG(壓縮天然氣)母站建設開工,盤錦液化工廠順利投產。全年,燃氣系統輸銷天然氣18.9億立方米,實現收入32.6億元,其中,氣代油工程用氣13.3億立方米,替換燃料油105.8萬噸;昆侖能源銷售LNG(液化天然氣)6萬噸。
【多種經營】2013年,油田公司多種經營系統深化體制機制創新,加強企業規范化管理、正規化建設,增強企業“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能力,推動多種經營可持續發展。圍繞油氣能源產業鏈,專注有基礎、有優勢、有潛力的業務和重點項目,培育核心和主導產品,發展石油裝備、石油化工、工程建設、配套服務等業務,推進特種瀝青、鉆具、頂驅、PDC鉆頭、海瀾聚丙烯酰胺、射孔器材、非金屬管道、旋轉導向等重點項目和產品,提高產品、業務的科技含量和經濟附加值,以創新驅動推動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全年實現收入155億元,比上年增加3億元。
【科技進步】2013年,油田公司科技管理堅持“主營業務驅動、生產目標導向”和“頂層設計”的發展理念,以國家、集團公司重大科技專項為引領,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為中心,強化科技管理,加快人才培養,全面實施6項科技創新驅動工程,發揮科技工作的“引領、支撐、儲備”作用。全年投入科技經費3.72億元,圍繞國家低碳發展戰略,組織開展重大科技專項項目4項,重大、重點科技項目29項。推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渤海灣盆地遼河坳陷中深層稠油開發技術示范工程”建設,形成“基巖油氣藏裂縫預測”“組合蒸汽驅”等35項關鍵技術,取得“無堿二元驅”等18項標志性成果,研制出“無繃繩修井機”等裝置設備120臺(套),推進先導試驗23項,增強科技支撐能力。組織開展集團公司低碳專項“熱采節能節水關鍵技術研究”,形成“不除硅污水回用鍋爐”等2項理論,突破“注汽管線新型保溫改造”和“污水達標外排”等20項關鍵技術,研制裝置8套,現場試驗6項。推動科研條件平臺建設的升級,加強“稠油開采先導試驗基地”建設,新建分層注氣模擬等中間試驗系統7套,形成實驗(試驗)方法16項,總實驗設備達1000余臺(套)。深化以ERP為核心的信息系統應用,夯實數字化油田建設基礎。全年榮獲省部級獎勵16項;申報國家專利305項,獲授權217項。國家級“稠(重)油開采研發中心”通過認定評審。
【企業管理】2013年,油田公司突出價值管理,推進管理提升,構建以利潤為核心的預算指標考核體系,提高資金的保障能力和運營效率,負息資金規模和利息支出連續第3年負增長。優化投資結構,堅持集中統一決策和前期經濟評價,細化項目論證,確保生產、科技、安全和民生等重點領域投入。規范油田市場,壓縮外部施工隊伍,外部承包(服務)商準入量在上年基礎上壓縮50%,減少勞務外包和設備租用,設備更新改造投資比上年減少25個百分點,減少租金支出3000萬元。強化風險防范,依法依規治企,推進制度體系融合,審查規章制度45項,審查重大事項58項,處理糾紛案件66起;堅持事前、事后審計并重,履行監督與服務職能,油田公司順利通過國家審計署和集團公司審計;優化業務流程,修訂業務流程107個,新建業務流程27個,順利通過2013年外部審計測試,連續8年實現內控體系有效運行。嚴格落實“三控制一規范”要求,優化人力資源,組織開展“五定”工作,控制用工總量,采取“減、改、留、包、轉、棄”等措施,全年清退勞務用工2412人,用工總量連續第6年負增長。加強三基工作,理清管理界面、簡化業務流程,油田公司機關管理權限下放30%,作業、采油站隊基礎資料精簡80%。形成全員“兩省一增”和“三穩三增”(產量穩、成本穩、效益更要穩,規模增、實力增、效益更要增)的氛圍,未上市企業實現解困控虧指標7.74億元超額完成0.22億元,油田公司經濟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安全環保】2013年,油田公司豐富完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把有感領導、直線責任、屬地管理與“一崗雙責”有機融合,深入推進HSE體系建設,健全責任執行體系,強化監督監管、專項整治、隱患治理及應急管理,落實設備工藝安全風險控制和氣候、地域、生態、勞動作業環境控制,推廣成熟管控技術和工具的現場應用,實施全員安全教育培訓,培育并傳播安全文化,實現人—機—環境三要素的受控、穩控。突出監管防范的科學性和控制力,全面提升制度、流程、標準化管理水平。投入資金4.25億元,更新投產10年以上故障率較高的通井機、抽油機、管道焊接機、特種車輛等1786臺,引進遠程機械手、互鎖式輔助剎車等先進裝置675套,健全設備操作規程41項,設備運行過程中故障突發率、人機失誤傷害率大幅度下降。組織安全生產大檢查、專項排查整治活動,落實專業、專職、屬地“三位一體”監管模式,局處HSE監督站對生產作業場所全覆蓋式檢查,問題發生率下降26.7個百分點,機關部門聯合開展油氣管道、油田資源、防爆電器等9項整治行動,各級工會組織聘任“首席安全監督員”695人,協助糾查“三違”行為965個、規避風險1843個。投入資金2.4億元,治理隱患項目245個。突出重點領域、特殊時段安全監管,落實海上作業、特種設備等專業風險管控措施,強化應急管理,實現全方位、全過程可控受控。推進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全年節能5.8萬噸標準煤、節水115萬立方米、節地42公頃,固體廢物處置率和有控廢氣排放達標率達到95%以上,減少廢氣排放6.6億立方米。油田公司代表集團公司接受國家及地方政府的檢查、督查和暗訪,全國油氣行業省市百名安監干部到油田公司觀摩安全文化建設成果。油田公司榮獲“全國職業安全健康先進單位”稱號,連續第9年榮獲集團公司節能、節水先進企業稱號。
【黨建思想政治工作】2013年,油田公司黨委組織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采取多種形式學習宣傳,增強各級領導干部和廣大員工群眾對“中國夢”的認識和理解,堅定搞好國有企業的信心和決心,形成全面深化改革、推動油田發展的共識。油田公司領導班子自覺用中共十八大和三中全會精神指導和推動工作,研究提出“穩、增、減、改”四大舉措。組織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集團公司黨組二十條要求,聚焦“四風”、抓住要害,學習教育求深、征求意見求真,查擺問題求準、開展批評求誠,整改落實求嚴、建章立制求實,圓滿完成各項任務。堅持邊學邊改、立查立改,制定落實貫徹中央八項規定措施辦法,油田公司領導班子查擺“四風”問題23個、班子成員查擺問題142個,各二級單位領導班子查擺問題750多個、班子成員查擺問題7600多個。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堅持解近憂謀遠慮,觀全局抓重點,轉作風提效益,抓隊伍強素質,重民生促和諧,樹立務實清廉的形象。推進“四好”班子創建活動,貫徹上級各項部署,積極研究落實有關推進油田可持續發展的認識和要求,在“謀發展、推改革、促管理、益民生、抓隊伍、保穩定”方面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建立健全基層黨組織,深化“六個一”黨支部創建活動,建立黨建工作示范點76個。組織開展黨內創先爭優、建功立業活動,創建黨員責任區3252個、示范崗1917個,共產黨員工程931項。組織開展“三穩三增”形勢任務教育,增強員工群眾的主人翁責任感。組織“全員精細管理,杜絕百種浪費”和青年油水井分析等活動,查擺各類浪費問題14 497個,提合理化建議18 213件,實施整改措施12 655項。加大領導班子績效考核力度,加強三支人才隊伍建設,推進人才強企戰略,加快高端實用人才、科研領軍人才、青年人才培養步伐,深化基本素質達標工程,提高員工隊伍素質。嚴格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明確屬地單位、直線部門的責任,推進懲防體系建設,完善制度、目標、責任和理念四個體系,全面深化反腐倡廉建設,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的監督檢查和案件查辦,立案查處違規違紀案件20件,處理黨員干部35人。抓好老化油管理、市場資源配置等效能監察和專項檢查,對28個單位和個人進行責任追究。
【礦區建設】2013年,實施民生工程262項,改善員工家屬生產生活條件。其中,投入資金2.1億元整治15個老舊住宅小區生活環境,投入資金1.1億元改造老舊住宅小區給水系統、電力系統、排污系統和供暖管網等配套設施,投入資金3400萬元實施住宅樓外墻保溫86棟、防水大修387棟,投入資金4500萬元新建住宅小區活動室4個、維修改造離退休人員活動場所8個。投入醫療專項資金7000萬元,維修改造遼河油田總醫院和遼河油田第二職工醫院住院病房和院區環境,新建、改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6個,更新醫療設備28臺(套)。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強化醫德醫風建設,優化就診環境和流程。配合盤錦市開展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組織環境綜合整治,完善礦區社會治理組織體系,搭建社區共建平臺,提升礦區系統服務保障能力和管理效率。加強矛盾糾紛排查,暢通信訪渠道,注重源頭防范,妥善處理各類群體利益訴求,保持礦區和隊伍穩定。認真履行社會責任,維護員工家屬切身利益,為改善公共關系營造良好環境。(田英)
中國石油遼河油田公司領導成員名單
黨委書記、副總經理周灝
總經理、黨委副書記、遼河石油勘探局局長、中國石油駐遼西石油石化企業協調組組長謝文彥
副總經理、黨委委員任芳祥張恩臣李志杰孟衛工
副總經理、安全總監、黨委委員張維申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羅文柱
總會計師、黨委委員范國權
華錦集團
【概況】2013年,面對石化產品市場低迷、價格下滑,化肥板塊利潤大幅下降等困難,華錦集團認真梳理發展思路,提出了建設世界一流石化企業的目標,做出了實施“5+1”工程、推進老基地改造等一系列部署;廣大干部職工化壓力為動力,全力抓好當期經營,深入推進技術創新、結構調整和精益管理。全年實現銷售收入513億元,比上年增加57.6億元,增長12.6%;實現利潤6097萬元;重大安全環保事故為零。
【生產經營】石化板塊情況。全年加工原油607萬噸,超過設計產能7萬噸;兩套乙烯裝置生產乙烯67萬噸,其中大乙烯裝置生產乙烯53萬噸,超設計產能8萬噸;生產油品和液化產品395萬噸、聚合物83萬噸,聚合物產量比上年增加8萬噸。累計實現銷售收入382億元,比上年增加66億元;實現利潤-3.9億元,比上年減虧4.4億元,其中,煉化分公司、乙烯二公司比上年分別增利5.1億元和1.7億元,效益實現了顯著增長;乙烯一公司克服設備老化等困難,實現了長周期運行。
化肥板塊情況。2013年,尿素價格比上年下降210元/噸,降幅達到10%;國家發改委7月份上調天然氣價格,每噸尿素成本增加近200元;新疆化肥6月份開始進行節能增產改造,遼河化肥的油田供氣量減至8700萬方。在此情況下,化肥企業努力優化工藝、降本增效,累計生產尿素138萬噸,實現銷售收入26億元、利潤2341萬元。其中,錦西化肥全年生產尿素近60萬噸,取得了利潤1.3億元的好成績;遼河化肥在設備老化的情況下,生產尿素52萬噸,超額完成產量計劃。
瀝青板塊情況。北瀝公司常減壓裝置全年運轉率達到100%,累計加工原油197萬噸,比上年增加17萬噸;生產瀝青86.3萬噸,比上年增加4.3萬噸。全年實現銷售收入100億元、利潤1.75億元,為北方華錦全年經營目標的完成做出了貢獻。
輔助板塊情況。2013年,輔助板塊實現銷售收入1.4億元、利潤2.4億元,利潤比上年增加0.5億元。其中,熱電公司實現利潤1.49億元,物流公司實現利潤0.6億元,工程公司、儲運公司及塑料公司通過挖潛增效也取得了較好效益。
【結構調整】內蒙古100萬噸/年合成氨、160萬噸/年尿素項目一期工程取得新進展。在2012年取得集團公司可研批復、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備案審批的基礎上,2013年,項目的環評報告通過了自治區環保廳的審批,工藝技術方案已經確定,初步設計通過了專家審查,長周期設備開始訂貨,生活區住宅及廠前區辦公樓等完成了主體施工,裝置區具備了開工條件。
北瀝公司40萬噸/年加氫尾油異構脫蠟項目建成投產。該項目于2013年8月中交,10月投產,一次開車成功,延伸了產業鏈,提高了產品附加值,并使北瀝公司成為國內唯一能夠同時生產石蠟基和環烷基潤滑油基礎油的企業。
2.7萬噸/年苯乙烯抽提裝置建成投產。該裝置利用現有兩套乙烯裝置的裂解汽油資源,通過深加工抽提苯乙烯。2013年11月產出合格產品,投產當年創效900萬元。
新疆化肥增產50%節能改造項目建成投產。該項改造于2013年6月全面開始現場施工,11月完成了工程建設。2014年2月27日和3月4日,合成和尿素裝置分別產出合格產品。
大伙房水庫給水工程進入收尾階段,預計2014年6月份全部完工。
“十一五”工程項目于2013年11月通過竣工驗收,為“十一五”工程建設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現有煉化一體化裝置優化升級節能改造項目穩步推進。針對現有煉油裝置規模偏小、資源配置不夠優化、產品結構不盡合理的問題,經過深入調研論證,規劃將煉油能力由600萬噸/年擴至1000萬噸/年,將45萬噸/年乙烯裝置擴能至65萬噸/年。通過改造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改善產業和產品結構,增強老基地的競爭力,并為精細化工及原料工程項目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該項改造得到了集團公司的大力支持。2014年,完成了項目可研報告的編制工作,環評等前期報批工作已開始啟動。
精細化工及原料工程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2013年6月項目取得了國家發改委的“路條”,前期工作全面啟動。同時,兵器集團與遼寧省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遼寧省及盤錦市政府對華錦老基地改造與“十二五”精細化工及原料工程項目給予政策支持,堅定了公司對石化產業發展的信心,為項目推進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技術與商業模式創新】聚合物品牌創建及商業模式創新取得新進展。新開發了透明聚丙烯產品,以及熱水管材料PPR200和鋰電池膜料F302;根據市場需求,確定了PPR200、SP179等5個重點新牌號投放市場,全年產銷4.6萬噸,增效2200多萬元。聚合物新產品以直銷為主,根據下游加工企業的個性化需求,進行訂單式生產和銷售,并加大了技術服務力度,在聚合物銷售的商業模式創新方面進行了新的探索,聚合物產品直銷比例由2012年的5.3%提高到17%。
BB肥(氮磷鉀摻混肥)開發及商業模式創新步伐加快。錦天化公司應用技術中心自主開發的MUSP(脲硫酸復合肥)技術,生產出滿足市場需求的四粒BB肥,并初步形成了“測土、配方、生產、供應、施肥指導”的BB肥商業模式。2013年年初,BB肥開始投放市場,現已銷售1600多噸。
繼續推進ABS產品及工藝研發。與大連理工大學合作,完成了連續本體法制備高抗沖聚苯乙烯樹脂工藝開發、連續本體法制備高腈SAN樹脂工藝開發的中試試驗,高抗沖板材3904的開發試驗取得初步進展。
工藝優化與創新取得明顯成效。先后完成了大乙烯延長裂解爐運行周期、小乙烯調整丙/丁烷進料比例、錦天化不換觸媒更換100E42廢熱鍋爐、煉化延遲焦化裝置重污油回煉等多項重點攻關和工藝創新,解決了一些制約增效的技術問題。熱電公司對4#爐進行改造,實現了全燒褐煤,產汽負荷由380噸/小時提高到430噸/小時,提高了運行效率,降低了氮氧化物排放。
【精益管理】降本增效工作成果顯著。全年與預算目標比降本增效5.95億元。其中,生產方面,煉油裝置綜合商品率比預算增加0.11個百分點,大乙烯和小乙烯的雙烯收率分別達47.57%和47.35%,均好于年度預算,全年因各項技術經濟指標進步比預算增效7433萬元。全年廢液排放減少54%,比上年增效3500萬元。采購方面,原油API度(比重指數)比上年降低1.2,每桶單價下降4.7美元;重油加工比例由58%提高到72%,節約原油加工成本1.1億元;原油卸船差量由上半年的5.48‰降到年底的2.43‰,減少損失600萬元。燃煤采購價格緊跟市場變化,比上年節約成本7000萬元;化學品通過降價談判、打破獨家采購,全年降低成本1500萬元;全年調劑利用庫存物資增效1250萬元。財務方面,全年財務費用比預算和上年同期均降低3.5億元。
全價值鏈體系化精益管理戰略啟動實施。2012年9月,根據集團公司黨組擴大會的部署,以“做強做大華錦、建設世界一流石化企業”為目標,啟動了“5+1”工程,即,在集團公司提出的實施五大工程的基礎上,針對石化企業的特點,增加一項安穩長滿優工程。
安全管理整頓取得階段性成果。健全完善安全管理體系。合并了華錦總部和遼通化工的安全環保管理部門,減少管理層級,實現了扁平化管理;完成了總部安全管理人員競聘上崗工作;進一步強化了各級領導、各部門、各單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安全責任意識普遍增強;8大危險作業中的動火作業、高處作業、受限空間作業3項規章制度已經下發試行;制定了安全環保累進獎考核管理辦法,以此激發一線員工做好安全環保工作的積極性。開展安全隱患和問題集中整治,到2013年底,國務院安委辦檢查出的95項問題已整改87項,集團公司組織專家檢查出的638項問題已整改584項。吸取中石化青島“11·22”事故教訓,排查治理油氣管線隱患,摸清了油氣管線安全管理的現狀和問題。
組織機構及人力資源配置進一步優化。針對華錦集團管理層級多、運轉效率低的問題,對華錦集團和遼通化工的管理機構進行了調整優化,對部級干部和總部處級干部重新聘任,壓縮了管理層級,提高了運行效率,強化了薄弱環節的管控。起草了關于建立科技人員和專業技能人員職業發展通道的實施方案。全年引進大學生385人,其中,“985”、“211”院校畢業生占30.6%。優化人力資源配置,通過內部人員挖潛,進行補員選聘,為新疆化肥改造開車及內蒙古煤化工項目建設提供了人員保障。
企業基礎管理進一步加強。建立了全價值鏈精益管理量化指標體系,并通過細化分解、自檢考評,構建了精益管理的考核體系。深化合理化建議和“一事一獎”活動,全年職工提合理化建議1.9萬條,采納率為52.7%,實施率為70.7%,創效5800多萬元。加強對重大事項的風險審查,采取多種方式進行風險警示,風險管控能力得到提升。在2012年完成遼通化工內控體系建設的基礎上,啟動了華錦總部和北瀝公司的內控體系建設,初步形成了內控體系框架。效能監察立項24項,創效2600多萬元;開展往來款項、存貨、固定資產、工程結算等項審計,促進了管理改善。建立職工補充醫療保險基金,加強信訪維穩、治安及后勤管理工作,促進了企業的平安與和諧。
【黨建工作】扎實有序推進教育實踐活動。活動中,共征集意見和建議876條,聚焦華錦集團班子“四風”突出問題25項,召開了一次高質量的民主生活會,比較深刻地開展了批評和自我批評;堅持邊查邊改,進一步改善了生活區環境,增加了職工的夜班補貼標準,恢復了年功工資,密切了干群關系;班子更加團結、民主、務實、廉政,作風進一步轉變,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加強宣傳思想工作。開展“認清形勢,攻堅克難,愛企獻策,爭創目標”主題教育活動,圍繞全價值鏈精益管理、安全管理整頓、大干60天等中心工作,組織專題宣傳,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持續推進黨風廉政建設。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集團公司黨組23條措施為主線,制定了華錦集團27條實施意見、黨員領導干部廉潔自律“五要五不要”準則等相關規定,開展重大節日、重要領域作風建設監督檢查,以及反腐倡廉教育月、廉潔文化實踐等活動,增強了黨風廉政建設的實效性、針對性。(魏堯)
中國兵器北方華錦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領導成員名單
董事長李金泉
副董事長馮恩良(2月離任)李玉德(8月任職)
董事 劉云文(8月任職)杜秉光(8月任職)于小虎岳連俊于國宏劉一江于焱
監事會主席丁景昌
中國石油遼河石化公司
【概況】中國石油遼河石化公司全稱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遼河石化分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是直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的地區煉化公司,機構規格為正局級。公司位于遼寧省盤錦市興隆臺區新工街,始建于1970年,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已成為擁有29套生產裝置,加工能力500萬噸/年,固定資產原值44億元,銷售額270億元,上繳稅費42億元的現代化煉化企業。公司設12個機關處室、7個附屬機構、4個直屬部門、35個基層單位,擁有員工2847人。公司有3條原油加工工藝路線,以加工遼河稠油、超稠油為主,產品有瀝青、潤滑油、燃料油三大系列及石油焦、聚丙烯、液化氣、硫磺等。特色產品為“昆侖—歡喜嶺”牌重交道路瀝青、機場瀝青、水工瀝青、改性瀝青和環保型橡膠填充油等。公司發揮稠油加工的技術優勢,生產高附加值的特色產品,成為遼河稠油、超稠油的加工基地,是中國石油最具特色的優秀煉化企業。
【企業管理】2013年,公司確立對標項目26項,完成12項,累計創效591.56萬元。在原有經濟技術指標對標的基礎上,公司將中石化及國外同類型先進企業的指標作為標桿,設立優化指標對標項目41項,其中27項指標保持了同行業先進水平。公司開展多項專業管理對標,設立8個專業對標專項,提升了精細化管理水平,公司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全年綜合能耗55.93標油/噸原油,比上年增加12.05標油/噸原油;單位能量因數耗能8.61標油/噸.因數,比上年下降0.74標油/噸.因數。全年綜合損失率0.35%,儲運損失率0.01%,原油加工損失率0.34%,保持歷史最好水平。完成能源計量管理系統項目建設,120臺能源計量表信號數據實現上網,保證了數據的準確性、及時性。全年各裝置平均餾出口合格率達到99.4%,比上年提高0.06%。公司設備完好率99.96%,主要設備完好率100%,靜密封點泄漏率0.1‰,東/西水場循環水質合格率為99.6%。公司組建專業檢查組,全年累計查出設備問題1525項次,整改1266項,整改率達83%。組織開展機泵房標準化管理勞動競賽,泵房衛生明顯改善,潤滑油管理、盤車管理更加規范。執行煉化裝置全過程受控和界面交接管理規定,編制印刷檢修作業規程,對每臺設備檢修實行實時檢修、實時記錄、同步確認,確保檢修過程受控。公司堅持“安全、優質、整潔、高效”的原則,圓滿完成裝置的檢修任務,實施減粘裝置加熱爐空氣余熱回收系統改造,提升加熱爐效率,降低裝置能耗。完善設備隱患閉環管理模式,建立隱患臺賬,全年查出隱患140項,消除116項,整改率83%,設備隱患大幅降低。
【安全環保】2013年,公司落實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環保形勢保持穩定,深入推進HSE體系建設。修訂《遼河石化公司HSE管理考核辦法》,完善考核體系,建立并嚴格執行“5S”管理考核方案。全面完成現場目視化標識,積極推廣上鎖掛牌、啟動前安全檢查管理,組織全員十六項HSE制度培訓和考試。開展“119”消防宣傳月活動,逐級組織火災應急演練,在重整裝置完成一次公司級火災事故應急救援演習。公司強化生產施工現場的風險管理,繼續推行一級動火計劃考核制度,一級動火次數得到有效控制。對生產和施工兩個現場實行了全方位、全天候、全過程督察,將違章與個人安全業績、單位安全業績考核掛鉤。推進作業許可管理制度,對動火、動土、進入有限空間等高危作業,嚴格實行分級審批。公司被評為中國石油集團公司2013年度安全生產模范單位。
公司全面啟動藍天碧水工程,下發《遼河石化公司清潔生產實施方案》,制定下水系統無污油、空氣無異味、噪聲達標的總體目標。開展下水系統污油整治、有害氣體治理、工作場所噪聲達標專項整治工作,實現年度下水系統污油產生量不超過3500噸、廠區環境空氣質量達到了國家二級標準、工作場所噪聲限值≤85分貝。在24個基層單位設立99名環境義務監督員,實現生產現場及周邊環境異味排放情況的實時監督。公司通過遼寧省清潔生產指導中心的驗收評審,成為國內第一家通過整體清潔生產審核評估的煉化企業。公司將所有排污口全部納入了監控考核范圍,廢水、廢氣排放合格率和固體廢物處理均納入屬地月度HSE管理考核和關鍵業績考核,實現了廢水、廢氣穩定達標排放和無害化處置。
公司推進污染減排項目建設。催化再生煙氣脫硫裝置投產運行,煙氣排放達到設計標準。污水處理場廢氣凈化裝置投入運行,凈化后的廢氣達到設計要求。150立方米每小時超稠油污水預處理擴能改造項目裝置建成,已投產運行。工業VOC廢氣治理項目列入遼寧省政府《盤錦市藍天工程暨“十二五”污染減排目標責任書》,進入可研階段。在催化再生煙氣脫硫裝置入口、出口新建廢氣在線監測系統,完善硫磺回收尾氣排放口和東蒸餾裝置加熱爐煙氣排放口的在線監測設施;對污水總排口和延遲焦化裝置加熱爐煙氣排放口的在線監測系統進行了更新改造。在線監測系統已與集團公司、煉化板塊和地方環保部門三方聯網。公司被評為中國石油集團公司2013年度環保工作先進單位。
【工程建設】2013年,公司120萬噸/年柴油加氫改質、40萬噸/年汽油加氫、1.5萬標立每小時制氫、催化煙氣脫硫、100噸/小時的溶劑再生等9套新裝置陸續建成投產,實現了產品質量升級和環保達標。50萬噸/年潤滑油高壓加氫項目前期工作有序推進,完成規劃立項工作。全年組織完成新建項目:40萬噸/年汽油加氫裝置建設,完成投資1.7億元;1.5萬標立每小時制氫裝置建設,完成投資1.5億元;催化裂化煙氣脫硫及余熱鍋爐改造項目建設,完成投資近1.0億元;高架火炬二期工程施工,完成投資1000余萬元;40萬噸/年汽油加氫裝置的系統配套2座1萬立方米汽油罐區建設,完成投資1800余萬元。
【科技創新與成果】2013年,公司順利通過股份公司重大科技專項劣質重油輕質化關鍵技術研究(一期)的課題驗收,在重大科技專項二期啟動會上,確立公司牽頭負責3個課題5個專題的研究工作。全年共承擔地區公司級科研項目13項,部分項目已經完成試驗標定和前期開題論證。持續推進高芳烴環保橡膠油的研發,NAP10型環保油通過國內相關輪胎公司的應用評價,實現批量應用。公司開發的橡膠瀝青、硬質瀝青和橋面改性瀝青產品,進入到路用性能評價的階段。完成機場瀝青標準制定,通過標準制定管理部門審查。首次組織相關交通部門專家對在北京平安大街應用13年的道路瀝青進行后評價工作,在道路瀝青長期性能評價方面填補了該領域的空白,該成果對道路瀝青的研發、生產、質量控制及應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完成煉化裝置腐蝕監測平臺及管理系統的開發工作全部工作內容。組織開展管輸大混合原油以及各組成原油的評價,為公司加工三種管輸稠油資源提供技術支撐。
【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公司黨委認真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按照中央、集團公司黨組要求的方法和步驟,圍繞“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以“反對‘四風’,服務群眾”為重點,完成“學習教育、聽取意見”、“查擺問題、開展批評”和“整改落實、建章立制”三個環節的工作。公司黨委在各級干部、廣大黨員和員工中開展了“干部強化作風、黨員強化表率、全員強化素養,提升公司管理水平、提升企業貢獻能力、提升員工幸福感”主題活動(簡稱“三強化、三提升”)。開展督導調研工作,及時總結宣傳各單位典型經驗。在公司網站和報紙上開辟“三強化、三提升”主題活動專欄。通過組織拍攝專題片全面回顧總結活動成果。公司將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作為學習內容。組織開展“向孫波同志學習”和“向李新民同志學習”活動,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通過讀書知識答題和讀書征文評比等活動,促進“雙十”全員讀書活動的有效開展。完成《2013年上半年公司員工素養調查分析報告》。開展結對共建活動,所屬46個黨支部,有41個開展了結對共建工作。全年新發展黨員31名,轉正黨員49名。
【隊伍建設】2013年,公司黨委圍繞“六抓六促”工作思路,開展“三強化、三提升”主題活動,使干部作風、黨員表率作用和員工素養得到進一步強化。有力促進公司生產經營管理目標的實現,公司黨政融合,干群同心,兩級班子建設進一步加強,隊伍奮發向上的正能量進一步聚合,隊伍的整體素質進一步提升。增強領導班子的整體功能,強化“四好”班子創建活動,提高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力和領導干部的綜合素質。舉辦第三、四期領導人員綜合管理知識培訓班,82人參加培訓。首次與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北石油大學合作舉辦在職工程碩士班,2013年就讀工程碩士40人、本科生20人。通過開展“三強化、三提升”主題活動,解決員工反映的問題42項,占總數的74%。員工的道德素養、文化素養、法律素養和業務技能等都有了很大進步,隊伍整體精神狀態積極向上。在國家級和集團公司級的三次職業技能競賽中共榮獲金牌3枚、銀牌7枚。公司認真履行經濟、政治、社會責任,制定實施三項惠民政策,充分調動了生產一線、艱苦崗位倒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開展扶貧幫困送溫暖活動,公司各級領導走訪慰問困難員工495人次,發放慰問金和慰問品共計114萬元。實施大病特殊幫扶制度,為39名患癌癥員工發放一次性大病幫扶金。持續推進員工健康管理工程,提高干部員工的體檢標準。在公共部位設置員工健康加油站,為員工提供健康服務,文體活動更加豐富,提升了員工幸福感。隊伍建設水平穩步提高,礦區保持和諧穩定。公司榮獲“遼寧省平安單位”、“全運會安保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馬德君)
中國石油遼河石化公司領導成員名單
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李天書
黨委書記、副總經理李京輝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盧鐘
副總經理、黨委委員屠規龍閆鐵倫余昌信相養冬